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興趣是大腦的肥料」

Titel: Prof. Gerald Hüther
Beschreibung: Der Hirnforscher Gerald Hüther
Copyright: Franziska Hüther
Bild von der Presseseite

教育就業

格丁根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徐特(Gerald Hüther)認為,不能用19世紀的教育理念指導21世紀的年輕學生。學校必須以另外的方式傳播知識,只有這樣,年輕人才能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德國之聲:您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學生的學習,並發表了許多著作。作為大腦研究者,學校重視您的研究成果嗎?

徐特:許多學校非常重視我們得出的結論。但有些卻也認為這是在干涉。不過,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過去多年的大腦研究讓一些知識更為清晰。過去人們以為,兒 童的大腦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建立起網絡的。但我們的科研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即先是構建網絡,而這些網絡留下多少並得以穩定,取決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環 境中,是否有機會使用、調動以及穩定它們。對學校而言,這意味着,必須做到,讓孩子對那些在老師眼裏必須學習的東西感興趣。

Schüler der 8. Klasse in der Aula (aufgenommen am 21. September 2012)
Die Autorin Anna Brockdorff hat die Genehmigung vom Direktor der Schule erhalten, die Bilder zu veröffentlichen.

威斯巴登一所改革學校在上演話劇( Helene-Lange-Schule)

德國之聲:你談到學習這一議題時,經常談到"感興趣"。但不論在德國,還是在其他地方,以"感興趣"為教育原則的做法並不普遍。如果有興趣學習的話,大腦產生怎樣的反應?

徐特:只有當一個孩子真正感到,他做成了一件事、他成功地應對了一個考驗、他能夠設計一個過程,這時,這個孩子才有真正的體驗,感情也與學習進程保持了同 步。這時在大腦中,所謂的感情中心被調動。它們是大腦中樞的細胞群,它們能夠延伸下去,末尾處會釋放神經可塑性的信息物質。這些物質就像肥料一樣為網絡和 神經細胞施肥。這便是以高興的心態和積極的精神去學習,就能學習的更好的原因。如果在這種狀態下學習,成績會上升很快。

德國之聲:在學校里學習的東西,有很多我們並不感興趣。您認為,讓學習變成"真正的體驗"是可能的嗎?

徐特:從神經生物學角度看,這是我們要爭取的。學校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學校也應是一個邀請學生自己掌握知識的地方。而只有他體驗了並覺得重要,他才會去 這樣做。也許出於這個原因,比教學與課堂方法更重要的,可能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怎樣在學校創造出這樣的條件,讓學生感到受到邀請、受到鼓勵和受 到啟發,並主動去掌握在那裏提供的知識。"

德國之聲:學習的能力取決於遺傳因素嗎?愛因斯坦和歌德的天賦是人所共知的,但其他人並非這樣幸運。

徐特:這是上世紀的概念。但所有人的遺傳系統在大腦中都建立了大大超出需求的網絡,超出的部分大約是三分之一。這意味着,每個孩子的"天分"都遠遠大於成 年後發揮出來的。只是,一些孩子有機會利用和固定其中的某些網絡結構,而另外的孩子則沒有這些機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孩子的體格,大腦的結構也 相應不同,因此,每個孩子出世時先決條件也絕無僅有。他們的大腦是完全配合他們身體的。

Kleiner Junge spielt Klavier
Kind; Klavier; Musik; Instrument; musikalisch; üben; glücklich; Junge; klein; spielen; begabt; Melodie; Pianist; Keyboard; jung; sitzen; lächeln; nett; Person; Noten; Kindheit; Spiel; lässig; Spaß; Leute; drinnen; Bildung; lernen; weiß; Porträt; Talent; liebenswert; Wohnzimmer; Zimmer; Farbe; Grundschule; schön; Vorschulkind; Notenblatt; Praxis

一些孩子有機會學習,另一些孩子則沒有

這也意味着,多少個世紀以來我們在學校看到的那種學習方式,也就是大家一道學習同樣的內容,是完全不可取的。共同灌輸同樣的學習內容是不可能的。然而,一 道學習卻貫穿了整個人類歷史。要提出疑問的是,在學校里,是否只能向同樣年紀的對象共同傳授知識。人類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年紀有差異的組合里,孩子的 學習效果最佳。

德國之聲:您對學習提出的理論在國際上具有怎樣的影響?中國的學校仍然沿襲死記硬背的方式,但他們卻是國際中學生競賽的優勝者。這同您的理論相互矛盾嗎?

徐特:不矛盾。對大腦的研究顯示,學習的過程只有在孩子感受到邀請、鼓勵和啟發的條件下,才可能是持續性的,這時的孩子願意去主動掌握知識。當然,可以用 低級手段達到這一目標,也就是獎懲制度。中國的傳統是,為讓父母滿意,孩子會去做所有的事情。因此,那裏的孩子可以一天在學校學習14個小時,並在國際競 賽中拿到好成績。但是他們學習,並不是因為對英語、數學或者對德語感興趣,而是要取得好成績。但是它帶來的副作用也是災難性的,越來越多的孩子走上自殺的 道路。中國的教育決策者已開始對此產生憂慮。

In der Jenaplan-Schule in Rostock begrüßt Lehrerin Britta Petzold am Montag (31.08.2009) die Kinder der Gruppe Pusteblume (1.-3. Klasse) zum Unterrichtsbeginn. Für rund 164.000 Schüler in Mecklenburg-Vorpommern beginnt am gleichen Tag wieder der Unterricht. Für 11.300 ABC-Schützen ist es nach der Einschulung am Wochenende (29.-30.08.2009) der erste Unterrichtstag überhaupt. Foto: Bernd Wüstneck dpa/lmv +++(c) dpa - Bildfunk+++

在啟發中教育孩子學習(Jenaplan-Schule in Rostock)

我們當然希望有好的成績,包括在國際競賽上。但它們不能毀掉孩子對發明和設計的熱情。失去這一熱情的人,或者出於自私動機而進行發明和設計的人,在21世紀沒有前途。

德國之聲:您發起了"變革中的學校"的活動。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徐特:我們的目標是,將家長、教師、學生和學校領導組成一個聯盟,共同改變學校的學習文化。孩子要有學習的樂趣,不能失掉發現和設計的興趣。我們要創造一個不同於現在的共同學習與設計的文化。

德國之聲:

徐特:我想,德國在今後6年內,現在學校的形式便不復存在了。如今在企業和大學需要的人才,是充滿熱情的發明者和鑽研者。他們的特別之處是,懂得同其他人一道共同創業。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030/26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