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台商,誰能活着走出中國?

作者:
一家台商做聖誕燈的公司在2012年2月無預警深圳政府公文,要求它與同一工業區內的10餘家公司,4月底前搬遷,騰出廠房好引進軟體產業。
一家台商做聖誕燈的公司在2012年2月無預警深圳政府公文,要求它與同一工業區內的10餘家公司,4月底前搬遷,騰出廠房好引進軟體產業。沒有動遷費,未來只有微薄的廠房租金收入。

  聖誕燈到深圳是在20年前,當時台商到中國投資是皇帝等級接待大禮,如今一張命令,就要他結束20多年背井離鄉累積的心血。

台商走入尾聲!勞力密集、高污染廠都不受歡迎了

  此刻仍在中國大陸奮鬥的8.6萬家台商,正面臨着最後一役,生死存亡之戰。誰,能夠活着走出中國?

  2006年後,出口退稅減少、兩稅合一、勞動合同法、十二五規劃工資翻一倍等連串政策,這一路上,中國其實早已敲鑼打鼓,大聲警告台商,你們的黃金年代,正一步步走進尾聲。

  兩個計劃也在中國大陸「試點」。一個是「騰籠換鳥」,把籠子騰空,舊的鳥趕出去,讓新鳥進來。老鳥怎麼辦?自生自滅。很多靠勞力密集、生產效率不高、高污染的行業,都屬於這種不受歡迎的鳥。

  另一個是「築巢引鳳」,例如深圳改革開放30年後,變成全中國大陸綠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現在她只歡迎金融、物流、高新技術。如果你是「鳳」,你來,我給好條件。

中國大陸十毒齊發!缺工、缺電,加上缺訂單、缺前景

  照此推估,未來5年裏,現存近半的台商會消失,自願退場或慘遭淘汰。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認為,「營業額不到新台幣一億元,毛利率在8%以內的台商,是極度危險的,因為他還有很多隱性成本沒算進去。」

  2011年中,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陳明璋走過中國23個城市,與800多位台商會談後,認為2011年,「大陸台商是十毒(十缺)齊發。」包括缺工、水、電、土地及資金,再加上原料、訂單、油料、通路、前景,湊成十缺,變成台商的「凶年」。

  環境越來越壞,而台商年齡卻越來越老、健康越來越差。電子零配件廠陳老闆的工廠,營收曾經超過50億元,是隱身在台灣上市主機板廠背後,數一數二的供應商。但2008年,他毅然把整片工廠結束出售,接手的中國人,將這個曾經風華的廠,變成了倉庫,就近服務數百米外的商圈。

大廠同樣失色!華碩10年內,員工數從8萬人減半

  1999年,華碩選在蘇州設廠(現已分割為和碩),這天,警車鳴笛開道,後方車內坐的,是首次到訪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現任商務部部長、當時還只是蘇州市長的陳德銘親自接待。

  短短不到10年裏,華碩蘇州員工數就從300人激增到8萬人,成為江蘇省出口總額第一名,六、七年前最風光時,接連好幾年登上中國進出口總額第二名,僅次於鴻海富士康集團。現在華碩集團蘇州廠樣貌依舊,但員工數已銳減一半、剩下4萬人,今年營收估計也只有5年前的水準。

抗爭燒到內陸!滬士電高污染,遭黃石居民抵制

  甩開高污染行業、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升級策略,是珠江、長江、渤海三大沿海聚落,總數近兩百個中大型工業園區,一致的目標。

  楠梓電轉投資的滬士電子今年五月決定在湖北武漢附近的黃石設廠,轉移效益較差的中低階產品。黃石政府特別為印刷電路板廠設立了專區,但急着搶業績,沒先做科學環評、與居民溝通,等到一張張的投資合約簽下後,要動工了,民眾卻開始「上訪」了。

  上訪,指的是民眾群聚到上層機關抗議,規模從數十人到數百人都有,「最近黃石抗爭得很厲害!」一位知情人士說,他上周才收到在廣東中山投資的友人簡訊,當地爆發上萬人的抗爭事件,消息被壓了下來,原因眾說紛紜,「這裏的政府,一方面很強勢,一方面卻又很畏懼民眾。」

  但,最具殺傷力的,是中國經營製造業的能力,已超越台商。

陸企取代台商!中國員工變強,回頭「殺」台灣老闆

  葉航10多歲就離家到上海當學徒,當時薪水「只夠買一雙鞋」,一路到被新加坡外商延攬至海外當主管,論技術、論工廠管理,葉航的能力讓聯德董事長徐啟峰願意掏出大筆錢,共同創業。2012年,葉航靠着產品升級,拿下宏達電、奧迪(Audi)、日本古河等客戶,讓營收翻倍。

  更有中國員工青出於藍,回頭「殺」台灣老闆的例子。

  王來春,大陸人,21歲進入富士康當作業員,11年後,她自立門戶、創設連接器廠,成為立訊董事長,還在深圳證交所掛牌,身價數10億元。

  她的同業,來自台灣的宣德卻連虧5年。2012年3月,宣德以廣東長安廠作嫁,與立訊合資人民幣8千萬元、設立新公司,宣德持股比率僅25%,營運全由對方主導。宣德董事長江長霖直言,現在標的客戶是聯想、中興、華為,要打進這些中國公司,「陸資才有機會。」

工資飆漲最痛!18年增加逾8倍,讓人受不了

  比起管理難度,工資、保險暴增,更教台商受不了。「我算過,包含吃住所有費用,每人平均用人成本,2011年噎超過人民幣5.8萬,」滬士電發言人李明貴說,這個數字在1993年只有人民幣6000元,18年來增加8.7倍。在本次超過30家台商的訪談過程中,工資飆漲,高居「令人頭痛」排行榜第一名。

  隔着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第一百樓、金氏世界紀錄「最高觀光廳」的玻璃,往浦西方向望去,外灘的燈火噎點上。腳下正興建的,是預計2014年完工、樓高118層的新地標——上海中心。

  你可以別過頭去,不看中國大陸這20年驚人的變化;但有一群人卻必須正視它、接受它、甚至改變自己以迎合它。如果,你要向中國市場下戰帖,好戲才剛開鑼.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商業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810/25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