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統一之路多風險,兩岸都要變

 

戴東清新著:兩岸終究難免一戰!
圖片來源: 美國之音 木風
戴東清新著:兩岸終究難免一戰!

兩岸關係最近幾年的平穩發展讓台海是否終有一戰的話題早已淡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台灣一位學者近日發表新書指出,新近的發展並沒有消除引發戰爭的憂慮,兩岸如不及早着手建立某種政治安排,戰爭很難避免。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今非昔比,雙方已經建立充分的溝通機制,完全可以籍此而避免戰爭。

*風和日麗之後可是烏雲翻滾?*

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之後兩岸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時期兩岸關係緊繃、多變的特徵已經為舒緩、平穩的特徵所取代。兩岸外交休兵,人員交流擴大,經貿關係密切,高層互動頻繁。台海形勢說是「雨後天晴」, 「風和日麗」應當不算為過。

但是,台灣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的學者戴東清認為,台灣海峽風雲變幻,「風和日麗」之後還會有「烏雲翻滾」,甚至是「暴風驟雨」。從多種角度觀察,戰爭的風險並沒有消失。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介紹了他剛剛發表的新書《兩岸終究難免一戰!?》的主要內容。

他說:「我應該只是起到一種 警示作用了,因為兩岸關係現在看起來是和平的嘛,但是雙方的互信還是非常薄弱的。這就是大陸方面一直要強調政治互信嘛。雙方的政治互信還是有待加強。」

*20年內解決台灣問題?*

戴東清, 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
戴東清
戴東清, 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

戴東清在書中提出了四個可能會導致戰爭的主要因素。一個是,大陸經濟快速增長。預測機構普遍預期,在不到20年內,或者更短,也就是在2030年左右,中國 就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世界力量此消彼長,制衡中國的力量可能會減弱,而中國實力和自信會大大提高,解決台灣問題的意願可能更為強烈,耐心也 會大大下降。到那個時候,大陸對台動武的顧忌會更少,戰爭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他提到的第二個因素是,台灣政黨輪替可能會造成兩岸關係的動盪,從而產生誤判,引發戰爭。現在是國民黨的馬英九執政,但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選舉執政不是沒有可能。民進黨雖然不會輕易宣佈台獨,但加快「去中國化」速度的任何舉措都可能引起大陸方面的強烈反彈。

第三個因素是,兩岸經濟統合是否會必然走向政治統合存在巨大變數。他說,兩岸經貿關係已經持續了20多年,但台灣民眾並沒有因為兩岸經濟關係密切而對大陸產生更大的向心力。新的民調顯示,希望保持現狀的民眾超過90%。

戴 東清說,目前兩岸關係依然停留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階段。從歐盟的例子來看,經貿整合到政治整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大陸的「反分裂法」規定動 武的前提之一就是 「台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統一問題」。大陸當局如果因此而產生誤判,戰爭就不可避免。

*兩岸民族主義碰撞*

第四個因素是兩邊的民族主義情緒的碰撞。大陸經濟實力的加強必然帶動民眾自信心的提高和民族主義情緒的上漲,因而解決台灣問題的呼聲就會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台灣民眾的心態不是朝着尋求統一的方向變化,而是相反,希望把事實獨立的狀況永遠延續下去。這種互動將會強化大陸主張武力收回台灣的輿論,從而影響到政府的決策。

因此,戴東清呼籲兩岸政府,要在戰爭發生之前,做出某種制度性安排,努力降低誤判的機會,保證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能夠經受起台灣政黨更替和大陸民族主義情緒漲落和大陸經濟力量變化的考驗。

戴東清說,目前兩岸之間達成的「九二共識」並不是一個正式的文件,而是國共兩黨之間的一個「認同」或者「默契」,任何一方都很有可能隨着內部形勢的變化而予以否認。

兩 岸關係最近幾年的平穩發展讓台海是否終有一戰的話題早已淡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台灣一位學者近日發表新書指出,新近的發展並沒有消除引發戰爭的憂 慮,兩岸如不及早着手建立某種政治安排,戰爭很難避免。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今非昔比,雙方已經建立充分的溝通機制,完全可以籍此而避免戰爭。

*戴東清:缺乏互信是產生誤判的最大原因*

《兩岸終究難免一戰》一書的作者戴東清提出,兩岸難免一戰的多種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兩岸關係複雜,引起誤判的機會很大。其中兩岸缺乏政治互信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台灣領導人雖然承諾「不獨」,但 「台灣主體意識」 已經成為島內佔主流的意識,即便是馬英九也不得不一面講「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同時也講「台灣也是我的國家」。這種兩面性很容易讓對岸懷疑他們對堅守「一個中國」立場的誠意。

向外,特別是向美國,尋求先進武器不僅是台灣自保的需要,同時也是島內主流民意的要求。但是,中華民國政府的這種做法不斷地刺激着北京的神經。中共忍耐的底線在哪兒是台海觀察家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戴東清指出,從政治層面上說,兩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過去的「互不承認」發展到「互不否認」,也就是說,兩岸互不否認對方政府的存在,而且雙方還形成了「九二共識」。但是在實際交往中,雙方經常在涉及到主權或者管轄權的問題上發生一些誤會。

戴東清對美國之音說:「比如說,去年的東京影展,大陸的一個導演就要求台灣退出,除非使用『中國台北』(的稱號)。他就是想辦法不讓台灣參加亞洲影展。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發生對兩岸關係發展是不利的,對中華民國政府也會有壓力。」

戴東清認為,兩岸缺乏一些制度性安排造成摩擦不斷,給產生誤判提供了空間。他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

*施正權:兩岸交流密切,重大誤判機率小*

對戴東清提出的「誤判」將是兩岸發生戰爭的主要原因的看法,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施正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戴東清的觀點從理論上說是存在的,但從客觀上看,不大可能。

施正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施正權
施正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施正權對VOA說:「(兩岸)交流這麼密切,兩岸資訊的互動不可能障礙到發生『難免一戰』的地步而沒有任何預防的措施出來。雖然兩岸沒有『和平協議』或者『政治協議』,但是可以獲得訊息的渠道(很多),如『二軌』、『三軌』等。」

施 正權教授同時還指出,如果出現重大誤判而又沒有溝通渠道,那麼戰爭就很有可能發生。但是,在溝通渠道如此多的情況下,即便出現一些誤判,雙方也有機會和渠 道溝通,消除誤判。更何況兩岸對戰爭都是非常謹慎的,如果不發生台灣公開宣佈獨立,而且無可挽回的重大事件,雙方就不存在開戰的可能。

*民進黨執政風險有多大?*

《兩岸終究難免一戰》一書中列舉的可能導致戰爭的一個重要擔憂是台灣的政黨輪替。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台灣可以接受「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的立場,這為兩岸和平奠定了基礎。但是,四年以後,民進黨如果捲土重來,台獨步伐加快,兩岸關係將會再次陷入緊張,戰爭的可能性將隨之上升。

淡江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施正權對政黨輪替可能帶來的戰爭風險的評估要比戴東清樂觀得多。他認為,台灣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制度,任何重大政策的變化都不是某個領導人,或者某 個政黨可以單獨決定的。馬英九可以傾向統一,但涉及統一的國策不僅要通過行政部門,還要通過立法院和國民大會才能夠得到落實。在這個過程中,黨派角力,層層把關,沒有全民的共識,是很難完成的。

即便是民進黨執政,它也面臨同樣的局面。民進黨總統如果是個「極獨」派,他也只能夠發表一些激進的言論,而要改變中華民國憲法,採取某種實質性的台獨措施都是很難辦到的。

施正權說,像陳水扁那樣的獨派人物在擔任總統期間也無可奈何地表示,李登輝八年做不到的事情,他陳水扁也做不到。因此,施正權表示,民進黨上台,除了可能增加一些摩擦之外,兩岸大的格局不會改變。馬英九任內簽署的經貿協議也不會被推翻。

施正權相信,大陸對台灣政治的運作應該有很深入的了解,不會由於某個民進黨領導人的個別言論而下決心對台宣戰。

*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共產黨*

在回應戴東清書中提到的兩岸經貿整合非但沒有增加台灣民眾的統一意願,反而促使更多的台灣人希望保持現狀這一現象時,施正權說,對有關的民調的解讀並不是這麼簡單。

他分析說,目前有超過90%的民眾主張維持現狀,但這並不是說,這麼多人都反對統一。在過去幾十年中,台灣人在這塊土地上培養出來的認同感,或者主體意識是相當強烈的。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明確地看到保持兩岸關係穩定和雙邊經貿關係繼續發展是台灣繁榮的重要條件。

但是他們卻寧願選擇維持現狀也不願意選擇統一,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甘心統一到共產黨之下。施正權認為,經過長期的奮鬥,台灣終於建立了民主制度,結果最後又統一到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施正權教授表示,兩岸走向統一不光是要看台灣如何發展,同時也要看大陸如何變化。如果大陸將來能夠走向民主政治,管理運作更為透明,相信台灣民眾對統一的看法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一國兩制」模式太僵化,新的模式待探索*

不過,施教授還指出,目前大陸對統一的模式的理解還顯得很僵硬,認為只能夠採用「一國兩制」。兩岸有不少學者已經意識到「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要解決台灣的問題,思路應該更加靈活。

施正權說,廈門大學有些學者就提出「主權分享」的概念很有啟發性。這個概念是說,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對於170多個國家來說,中國的主權代表權是通過北京政府來實現的,而對23個國家來說是通過中華民國政府來實現的。

施教授說,主權分享是一種現實,這種思路為什麼不能夠上升到兩岸統一的戰略層面上呢?主權問題是困擾兩岸的關鍵。如果堅持「唯一主權」的觀念,那麼兩岸的死 結很難打開。如果在這方面能夠更加靈活,有所突破,無論是「主權分享」也好,或者「歐盟模式」也好,或者「邦聯模式」也好,兩岸走向「一個中國」的步伐可能就會大大加快。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426/24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