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49年後教科書從來不講 大多數人變成不是中國人?!

—原標題:華夏文明五千年  第七集-什麼是「中國人」

節目長度:20分57秒  下載mp3(16k) | (128k) 


人類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來創新和延續的。即所謂:「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我們這個欄目的嘉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研究專家文昭。

主持人:文昭您好!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聲的聽眾朋友們好!

主持人:前面幾期的內容我們都是在談華夏文明的「衣冠之美,禮義之大」。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是「中國人」。我記得你在我們節目的第一集說過,「中國」是一個文化和心理的概念,不是一個血統的概念,今天可不可以詳細解釋一下?

文昭:好的。其實中國跟華夏都不是血統和民族的概念,而是文化和心理的概念。當然我們現在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為「中華民族」、稱自己是「華夏兒女」或「炎黃子孫」。但這種民族意識是近代的產物,基本上是十九世紀中後期以後,由於中國和歐美國家有了頻繁的交往,整個地理和世界的概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認識到自己在地理上並不是世界的中心,在文化上也開始懷疑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這之後將中國人視為世界上諸民族當中的一個。又由於國家的貧弱、在對外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為了凝聚人心以振興國家,一些知識分子非常強調中華民族的概念,於是民眾中的民族意識也漸漸形成了。

主持人:那你的意思是說,在更早的古代,古人其實是沒有今天人這種民族觀念的,那他們是怎麼看待自己呢?

文昭:應該說在清朝中期以前,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對自己的認知方式都沒有什麼改變。華夏族人就是擁有一套完備的禮樂文化、並且遵遁這些文化所指出的道德倫理的人。其實也沒有「華夏族」這一說,用孔子的話講,這群人就叫做「諸夏」,因為當時是東周時期,中原由許多諸侯小國組成,它們都奉行這套禮樂的規範,所以叫「諸夏」,而在此範圍之外則統稱為「夷」,但具體的講,東方以漁獵為主的部族叫做「東夷」,陝西、甘肅一代的遊牧部落稱為「西戎」;江漢平原以南,今天的湘江、珠江流域、直至嶺南的廣大地區的部落被稱為「南蠻」;而今天的長城以北的遊牧部落則被稱為「北狄」。所謂戎狄蠻夷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歷朝歷代的版圖都在變化,上面所說的地區陸續也併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圖,但是以禮樂文化推行的地區才叫「中國」的認識沒有變。也就是「中國」的內涵沒有變、地理範圍在不斷地變。古人並沒有今天人所認識的「中國」的概念,「國」的本意是指有城牆的城市;而今天所說的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古人那裏叫「天下」

主持人:「蠻夷」聽起來好象是句罵人話,是說人野蠻、不開化、文明程度很低。一直都是麼理解的麼?

文昭:文明形式上的不發達,不完備,生活狀態很原始,有一部分這樣的意思。但內涵的核心還不是說文明的形態落後。今天人理解的文明概念,主要是看物質和技術成就。你住的是結構很完備的磚木結構的房屋,他住的山洞、窩棚;你穿的是絲綢、他穿的獸皮麻布。於是你很文明、他很野蠻原始。今天的人是這樣看,但中國古人從根子上還不是這樣看,他所說的「蠻夷」主要是指人性上的殘忍、放縱、貪婪、爭奪、為利益驅動而不辨是非,主要說的是這個。

主持人:那就是說,古人認為有禮樂文化教化的地區人們更多的體現出善,而沒有這種文化推行的地區,人們行為則更多的表現出惡,是這樣嗎?

文昭:在中國古人的眼中是這麼看待的,所以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就是說在沒有禮樂教化的地區,就算是有國君來管理老百姓;也不如華夏諸國裏面有禮樂教化,但沒有國君管理來得好。後面這種社會,要更安定、更和諧。所謂禮樂、是個形式,是文明的外在形態,有華美的冠服、有動聽的音樂、恢宏的建築、莊嚴的禮儀,關鍵是要用這些外在的形式來啟發和加強人性中善的部分。孟子曾說人性中有四種最基本的善的部分,他稱其為「四端之心」。惻隱之心,仁之 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就是說同情心、羞恥心、禮讓之心和分辨是非之心,分別對應着儒家推崇的仁、義、禮、智四種品格,所謂的教化,就是加強人性中這些善的成為,讓它們支配人的行為。去抑制相反的殘忍之心、無羞恥之心、爭鬥之心和為利益驅動而不辨是非之心。

主持人:中國古人這些想法是非常好,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會不會在文化顯得有些狹隘呢?因為當今世界推崇的多元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前要溝通和互相理解。即使是在古代,在中原地區之外居住的人,生活狀態雖然原始,可能十分淳樸。而且在當時的中原文明之外生活的人,同樣有許多人具有同情心、羞恥心、禮讓之心這種品德,一概稱之為蠻夷,會不會不夠公平?

文昭:這就是我們如何在今天的條件下去理解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因為我們今天居住的世界使我們有比古人更廣闊的眼界、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兩三千年前的古人一生的活動範圍都非常之小,也沒有現代化的傳媒,能獲得的信息非常少。而我們今天可能很輕易地接觸到各種不同文化。文明的表現形態確實是千差萬別,比如服裝的樣式、音樂的風格、建築的風格不同地區差別各異,不能說某一種形態的文明就唯一地代表了人性中的善。善良和美好可以有許許多多種方式的呈現。但是我們要體會的是祖先的用心、他們廣闊的胸懷。在那個時代世界上的大多數地區,人類的眼光還非常狹隘,人性中善惡的兩部分表現得十分明顯、對立性也很強。你是本部落的人,就把你作為親人看待,對你非常的好;如果你不是本部落的人,基本就不當作人看待,就可以去殺戮、搶奪、或者把別人變為奴隸。而我們的祖先是一種世界主義者的寬廣眼光,並不是狹隘的居住地或是血緣來區分敵友。所謂惻隱之心就是普遍的,對任何人都要有同情心,包括敵人。只要你認可以這些基本的倫理和價值觀,你就是我們華夏族的一份子,並不看你的出身和血緣。

主持人:所以你的意思是說,華夏族並不真正是一個「族」,而是包括了各個族裔的,接受一套共同的道德倫理的人群。

文昭:對,這麼說是比較準確的。孔子說: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就是,你即使是中國人,到了夷狄的地方去,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事,你就是夷狄;你即使是蠻夷部落出生的人,來到中國,按照禮樂的要求去做事,你就是中國人。子夏曾說:「一個人如果能尊敬賢者而又不好色,事奉父母能竭盡心力;事奉國君能捨身忘私;與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儘管不識字,也沒有正式接受過儒家的教育,我也必定說他是學成了的」。就是說,所謂禮樂、文明、教化,最終都是看個人內心行為是不是達到了要求。而其他一切外在的東西是不看的。

主持人:也就是說判定是否是華夏族人,是看個人的,不是看群體的。不是說某一群人因為具備了某種血統,他們就都是華夏兒女。而是要看每一個具體的個人,你的內心和行為是不是照華夏文明的要求去身體力行的。

文昭:所以這和今天的人理解的「民族概念」差的很大。近代的「民族」概念是個群體特徵,你在人種、血緣、風俗上歸為某一類,你就是某一個民族,這個身份是與生俱來,你自己沒法改變的。而我們古人的「華夏子孫」這個概念並不是這樣,是看你的內心和行為,是針對每一個個體的。有個故事,唐宣宗大中二年,有一阿拉伯人來到中國定居,取名李彥升。他在中國居住久了,漢語十分流暢,而且熟讀四書五經,於是也要報名考進士。還得到了宣武節度使盧昀的推薦。這件事在當時的朝庭還引起了辯論。那會兒還沒有「永久居民身份」這一說。一個外國人,可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應不應該有公平的機會,考中了是不是也要做官呢?最後辯論的結果是,他既然讀了四書五經,內心接受了聖人之道,那就是中華兒女,既然是中華兒女,當然就能參加科舉考試,就能做中國的官,就和其他士子完全平等。最後這個李彥升最後真的是考取了進士。到底什麼叫做「中國人」,這個故事能說明得十分透徹。

主持人:這樣看中華文明真的是有十分廣博的胸懷,可能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兼容並蓄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傳統,延續了五千年吧。像李(lǐ)彥(yan)升(shēng)的這種事,即使在當今的社會、在比較開明的國家也不容易出現呢!

文昭:中華文明就是這個傳統,不管你是哪一個族裔,來自於哪一個地方。就算是以戰爭的方式入主中原的,只要你認可這裏的倫理和價值,就把你視作我們的一份子。也是因為如此,許多軍事上的征服者,最後被中華文明所征服,今天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你要問中華民族的血緣構成是怎樣的,要從血緣上和別的民族區分,實在是分不出來,各種來源都有。但說我們的倫理和價值觀,也不是泛泛而論,還是有一個具體的代表,就是延續了數千年的以儒家為代表的文明的「道統」,它是中國政治文明、社會倫理的正統代表。孔子曾經寫過一本史書,叫《春秋》,後人反覆說「春秋大義」,也就是說最最重要的原則、最最重要的道理。是通過「春秋」這部史書體現出來的。「春秋大義」是什麼呢,用四個字可以概括,就叫「華夷之辨」,也叫「夷夏之辨」。就是華夏和夷狄的區別是什麼,這是最關鍵的原則。這是構成我們民族文化基因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也就是說,你如果在傳承中都失去這個基因了,當然也就不再是這種人了。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什麼叫「華夷之辨」這個頂重要的問題,我們下集來說,謝謝文昭。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216/2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