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大陸流傳驚人文章:每個人都有機會像康熙大帝一般

—人因何遠離了神佛的庇護?

無論人們把天災人禍歸於偶然或必然,「地球進入災害多發期」已成為現實。求生是人的本能,何以自救?過去幾百年裏人類把科學視為救星,在小災小難面前,科技的確讓人類變得強壯些,不過作為一把雙刃劍,科學帶來的次生災害也越來越大,並直接威脅人類生存。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爆炸泄漏,已將地震海嘯的破壞力,從水淹變成輻射殺傷,範圍也從仙台擴散到東京、美國,甚至中國都出現了食鹽搶購風。大自然是公正的。科學放大了人類的力量,同時也放大了災害的力量,人類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科技帶來的精神空虛和由此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災禍破壞力。
 
總體來看,科技帶給人類舒適生活的小恩小惠,根本無法抵消核武器等毀滅性科技帶來的現實危害,因為科技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自我毀滅的能力。正如從前中國軍隊的朱成虎少將所說,假如中美開戰,中國能在頃刻間讓美國東部兩百多座城市化為廢墟,而中國也因此會喪失西安以東的所有國土。
 
越來越多的恐怖分子和戰爭狂人,正利用高科技在逐步毀滅人類。
 
人們追逐物質享樂,不斷把自己逼到沒有出路的兩難境地。現代化就需要工業,工業需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的枯竭,逼得人修水庫、建核電站、造工廠,這些改造自然的產物反過來破壞了生態環境,無論環境污染還是氣候變遷,人類科技的干預促使地球上出現更多的來源於人的自然災害,而且水庫、電站、工廠一旦發生意外,又反過來製造更大的災害。如此循環往復,如漩渦般的直通毀滅的深淵。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前蘇聯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隨後的大火及爆炸把大量有害高輻射物質擴散到大氣層中,其輻射線劑量是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被污染的雲層飄往大部分歐洲和北美東部地區,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被稱為近代最昂貴的災難之一。由於蘇共的掩蓋與封鎖,死亡人數一直成謎。與日本「福島50人」冒死堅守核電站相比,蘇共動員了60萬「義勇軍」將核反應爐密封成「石棺材」。由於政府未提供足夠的保護,近4千人很快死於因輻射引發的癌症或白血病。而調查顯示,僅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1990至2004年間就已造成20萬人的額外死亡。如今專家稱,若新的安全防護工事遲遲無法動工,車諾比將再度面臨核泄露危機。
 
科技一度認為核能是比火力發電更為環保的方式。不過與火力發電產生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相比,核能排放的廢熱會污染當地環境,而且核廢料的放射性毒素需要至少上萬年才會消失。除核威脅外,人類改造自然所修建的水庫、大壩,也日漸顯示出其危害性。
 
美國探索頻道製作的「全球十大科技災害」紀錄片中,1975年8月發生在中國河南駐馬店的潰壩事件位居榜首。淮河流域受尼娜颱風引發的特大暴雨衝擊,沿岸 60多座水庫潰壩,近萬平方米受災,當時就有10萬人被洪水捲走,加上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共計24萬多人,堪比唐山地震的死亡人數。除此之外,1984年12月3日,印度波帕爾一家化學工廠泄漏出的有毒氣體,殺死1.5萬人,並使近60萬人受到傷害。1952年12月5日的倫敦,因燒煤產生的有毒煙霧令1.2萬人喪命。……
 
日本地震造成的核污染危機,引起各國強烈關注。最近中國民眾經歷了一番恐慌的「搶鹽」風潮後,有專家質疑中國食品核污染的標準嚴重滯後、近日媒體又曝光深圳大亞灣核電站隱瞞多次事故、中國大規模發展核電的潛在危險、同時中國核試驗基地由來已久的污染問題等等,因此詢問,中國有沒有核污染的風險?回答是肯定的。
 
比如,深圳大亞灣核電站2010年10月23日發生核泄漏事故,嚴重威脅附近居民性命安全。根據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當局一直封鎖消息,延遲數周才通報。大亞灣核電站距離香港50公里,在1987年開始興建,主要以供電香港為目標。由於1986年剛發生切爾諾貝爾核泄漏事件,當時港人遊行抗議,百萬市民簽名反對。
3月18日,北京遭遇今年首場沙塵暴。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方面的分析結果顯示:來自中國的沙塵含有核輻射物質,但是濃度不至於危害人類健康。3月20日,據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下屬的原子力安全技術院的資料顯示,最近10年中,每年發生沙塵暴的2月至4月期間都可以在空氣和地表檢測到核輻射物質「銫」。韓國民主黨國會議員卞在一表示,這些核輻射物質可能是粘在沙粒中從中國飄過來的。而「南都周刊」3月18日則報道,中國核電「裸奔」20餘年,至今未穿上法律外衣。目前廢料處置無法可依,核燃料、核設備進出口無章可循。
 
除了民用核電之外,中國核子試驗基地的輻射污染不僅同樣被漠視,甚至被拿來當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開發成「著名」的旅遊景點。2010年8月,加拿大環球郵報發表《中國「原子城」的無憂生活》一文指出,位於西藏高原被稱為「中國第一原子城」的安多西海鎮金銀灘草場上的綿羊牙齒變黑、脫落。當地一位49歲的牧羊人蘇豆倌表示,在西海鎮一條狹窄小溪周圍地區的羊群,都有這個問題,而且由來已久。當地獸醫告訴牧民,羊群牙齒變黑是因為核輻射。1964年中國在這裏實現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試爆。
 
1958年,中國決定研製核武器,基地就選在「金銀灘」這片草場。此後,世世代代生活在金銀灘草原上的1,715戶牧民也隨之遷出,「金銀灘」周圍1,170平方公里的草場變成了一個神秘的禁區,崗哨密佈,戒備森嚴。因保密需要,「金銀灘」也從中國地圖上消失,而且屢改其名,一開始叫「國營綜合機械廠」;1970年代初期改叫「蘭字839部隊」,隸屬國防科工委員;1970年代中期改為221廠,對外叫青海礦區,內部又叫「第九研究所」。
 
現在的礦區牧場改名為同寶牧場,面積436平方公里,環抱着整個「原子城」,與當年那些核武器實驗區緊密相連。中國埋藏全部核廢料的坑——號稱「亞洲第一坑」也在這裏。2005年,退役後的「原子城」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海北藏族自治州旅遊部門稱,截止到2010年8月,該核基地已接待了40多萬遊客。
 
一位曾經在新疆工作多年的旅美學者在回憶文章中這樣寫道:「……那裏核污染情況,已到了怵目驚心的程度,凡是靠近核子試驗場方向的樹木,樹葉全部脫光,長滿魚鱗片的皮膚病患者和毛髮脫落等症,隨處可見,試驗基地每進行一次核爆炸,遠在萬里之外的日本,便向中國遞上照會,嚴重抗議,說是原子放射的塵埃,已隨風飄到日本上空,污染了日本的環境,而近在試驗場數百里之內的幾百萬中國人民,包括漢人和少數民族,卻默默忍受着所有核污染造成的種種嚴重後果。」
 
2009年4月19日,英國《星期天泰晤士報》報道,日本札幌醫科大學高田純教授最近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1964年到1996年間的核武試爆禍害無窮,造成多達148萬人接觸到核落塵,其中19萬人最後因輻射相關疾病辭世;報告指出,中國三次最大型核試產生的輻射物,為1986年俄羅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意外的400萬倍,奪去的人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核試造成的死亡人數,高田甚至將核落塵形容為「空氣海嘯」。
 
高田純教授指出,中共政府在32年間進行了46次核子試驗,總爆炸當量達到2千萬噸,給周邊居民帶來巨大的健康損害和環境污染。
 
日本福島的核災難還沒有完。最終會是個什麼結局,沒有一個人做出樂觀的估計。這場災難讓近年來高歌猛進的中國核電業猛受衝擊。3月16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立即停止建設。同時,要求調整完善 2007年10月出台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在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這就是說,中國正式停批新建核電站。
 
導致停批新建核電站真正的原因,誰都不想說,或者不敢說。不但中國的核專家不想說,就連美國、法國、英國、俄國乃至印度的核專家也不想說。因為這些國家都突然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這是福島核災難給所有擁有核電的國家出的一道極其艱鉅的難題。
 
這道難題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不想擁有核武器?答案很明顯: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不想擁有核武器,就連在深山老林打游擊的本拉登那賊都想搞點核武器。那麼,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就只有那麼少數的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回答也很簡單:一是有美國這個世界警察一天到晚在盯着,不讓人家造。二是造核武器的門檻雖然已經越來越低,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出得起錢,有核武技術。
 
這一次日本福島的核災難,一開始讓全世界驚訝地不知所措,幾天之後不少無核武國家突然領悟出什麼似的欣喜若狂:以前蘇聯和美國那兩個核災難誰也沒看清楚,現在一目了然,原來核電站是那麼不堪一擊,就連一場大海嘯都對付不住。那幾座反應堆就因為停電就都玩完了,污染直搗東京,整個日本在恐慌,亞洲在發抖,美國在發呆。那要是弄顆炸彈、導彈或自殺飛機往反應堆上一炸,在控制棒關閉核反應之前直接造成爆炸,那還不更厲害!
 
有的人認為,現在新的核反應堆都是很安全的,即使出現最大的自然災害也不至於出現福島那種溶堆、核材料外泄的那種情況,而中國核電安全又是全球領先。不過,雖然新的設計確實很不錯,很安全,但都是用來對付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的。能夠對付軍事攻擊的核電站還沒有設計出來,也許永遠也設計不出來。現在教科書上的核安全,說來說去,就是沒有說假如人家發一顆導彈過來怎麼辦,人家空降一個敢死隊過來如何對付。而這些卻是實實在在的新問題。
 
所以,福島核災難後,世界上突然多了一大批手中沒有半顆原子彈的「有核國家」。
好在美國還不用害怕到這個地步。把地圖打開,美國的戰略防空線縱深幾千公里,憑着世界最強大的空軍力量和密集的地面防空系統,任何一架外國戰機要是穿過這道防空線都是不可能的。紐約市附近有一座核電站,但紐約州長已要求永久關閉那座核電站。
 
然而,中國核電的發展規模卻異常之大,而且集中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中國目前正在使用的核電反應堆有13個,有27個新的反應堆在建設中,另外還計劃建設50個反應堆。除此之外,還有110個提議建設的反應堆,計劃在15年內完成。
 
中國的已建和在建的核電站大都在沿海經濟高度發達人口高度集中的區域(江、浙、廣、福建、山東、遼寧等)。這個區域生產中國70%以上的GDP,佔有50%以上的人口,出口80%以上的產品。評論家解濱在《中國緊急停批新建核電站的驚天秘密》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沿海區域離周邊國家並不是很遠。不像美國那樣有那麼寬廣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墨西哥灣隔着。要防止敵對國家的飛機或導彈轟炸中國的這些核電站相對起來困難得多。假如一座反應堆被炸毀,就是一個福島級的核災難。在中國沿海只要炸掉5座反應堆,造成幾億居民撤離核災區,中國的經濟基本上就完蛋了。
 
在新聞媒體聚焦之下,全球同步見證日本大地震、超級海嘯的威力,以及核電廠爆炸引發的核擴散危機,人們開始反思這起世紀災難究竟帶來什麼樣的警示意義。由於科技無法證實神佛的存在,在無神論操控的共產國家,科技被利用來攻擊神佛,並成為邪魔的助手。那些迷信科學的人,可能還意識不到科學被邪魔利用的可怕內幕,但理智的人是能看到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潛在與現實危害的。
 
面對無處可逃的災害,人們開始求助於神佛保佑。不過中國有句古諺:自己欠的得自己還。不可能一磕頭拜佛,自己乾的壞事就一筆勾銷了。假如世界上每個人都求佛保佑,每個債務都不償還了,人間的遊戲規則也就被推翻了,人間大戲就無法再演下去了。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歲月里人們還是敬天信神的,不過隨着現代化潮流的衝擊,很多人已經不相信救世主,從而遠離了神佛的庇護。
 
各種宗教,各個古老民眾都在預言。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上天在人迷失時會慈悲的點化世人。也許我們眼前看到的災害,只是更大災害的前兆和警示……。
 
台灣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未來科學與文化講座主辦人許凱雄指出:「這次的世紀天災,讓我們反思現代人慣用科技方式面對自然,在面對所有天災時,容易迷失在以物質的手段去克服災難,例如牆加多厚、堤要築多高……。我們並不是排斥這樣的做法,但是科技能夠接觸到的僅是粗糙的表面物質,或許人類該從物質的微觀世界以及心靈層面上去思考。」他以人體為例說,我們可以觀察到組織、細胞,但更微觀的身體就看不到了,如中醫的經絡。然而看不見的微觀身體,卻可能扮演着更為重要的運作機制。在「幻覺肢」的研究中,發現「幻肢疼痛」患者的截肢部位,有着看不到的微觀因素,造成他們的幻肢疼痛。若在該截肢部位(看起來已經空無一物)進行物理治療,發現有百分之百的疼痛舒緩效果,這是現有醫療手段還達不到,也不理解的,因為一般的醫療方法,使用表面物質手段如藉由藥物、手術來處理問題。許凱雄觀察到,心靈力量對於微觀的改變,已成為近來科學家感興趣的話題。2010年4月30日法新社報道了一名83歲的印度人雅尼過去70年來都不曾吃喝,藉由冥想來取得能量。這類案例很多人都聽說過,在修煉界稱之為「辟穀」,讓人們看到了心靈力量的威力;也點明了藉由精神層面調控身體的微觀運作機制,並改變身體狀況的可能性。他還說,最近在很多電影中,有意無意地皆企圖描述心靈的力量。例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關鍵報告》,描述美國執法人員利用特異功能形成先知系統,預測犯罪的發生。
 
另外,出生在俄羅斯的7歲「火星男孩」,曾經提及2011年將會有3次大災難,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地球上某個大陸,災難與水有關,他還談到了瘟疫將捲土重來。許凱雄特別指出,比災難更令人關注的是,火星男孩提到了「淨化」的概念,不淨化的就會強制淨化,發生強制淘汰。
 
康熙十八年7月28日(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城地區發生一起強烈地震,二百多個州縣發生震災。康熙皇帝一方面賑恤災民,另一方面則帶領群臣對朝政得失進行認真的反省,「頃者,地震示警,實因一切政事不協天心,故召此災變」,他認為地震是因為他所主持的國政不與天意和諧,不合乎天道才招致地震「天災」,而進行改善。康熙皇帝在面對天災之時,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檢視自我與大自然關係的和諧與否,當不和諧發生的時候,從心靈上去改變,這就是淨化。中國人講天人合一,就是要維持住這一層的道德關係,「道」是大自然的法則,人循着自然法則而行,就會有「德」。
 
但這種天人合一的有序狀態,正一直在衰減。檢視一下我們周邊的環境,吸毒、色情、黑幫、師生關係與家庭倫理,出現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失序、混亂狀況。
 
神佛只能幫助真正敬天信神的好人。
 
日本這次發生的地震、海嘯、核災,是最完整的一次,透過傳播媒體,將最前線的災難畫面傳送到全球。在世紀天災前,每個人都有機會像當年的康熙大帝一般,在自己所在的角色上躬身自省,在災難面前「淨化」自身,從人心中提升道德價值,將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康熙皇帝畫像

---康熙皇帝畫像---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010/22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