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一葉知秋 大陸企業資金鍊命懸斷崖

溫州民企老闆 10天7個「走佬」

(香港)   (2011-09-24)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明報報道,溫州最大眼鏡公司老闆,浙江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失蹤了。浙江《今日早報》引述知情人士稱,胡福林在一個電話里說,自己破產了,原因是資金鍊已經斷掉。這已經是10天內第七個跑路的溫州老闆,人們開始擔心天天掛在嘴邊的「民企倒閉潮」究竟僅是前奏還是已至高潮。

  高利貸興起 廠家負債纍纍

  究其原因,可能還是會追溯到近年發了高燒的民間高利貸。眼鏡王國大佬胡福林,能一次拿下多達120畝的土地,僱用3000多名員工,自稱光伏工廠年產能達70億元人民幣,並且坐擁溫州、金華、衢州各地房產。正如他自己說的:「企業投資太大,涉及面太廣。」然而,信泰起家的眼鏡業務去年產值僅僅不到3億元,要完成如此大手筆的投資,錢從哪裏來。不久,債主們陸續找上門來,目前已登記的欠款數額達1.3億元,但因為缺少高利貸數據,實際款項現難以估計。

  資金鍊連環爆煲 全國縮影

  上月中,溫州女老闆鄭珠菊率先走佬,其後被抓獲。據悉鄭珠菊共欠2.8億元,其中現金1.8億元,銀行承兌匯票1億元。然而事態僅平靜了3天,緊接着7家企業的老闆上演一場10日逃跑大戲,涉及機械、閥門等製造行業。《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浙江一金融監管機構官員稱,溫州「連環擔保」和「人情擔保」民間金融爆破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身陷高利貸而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的現象,在溫州表現得明顯一些並不稀奇。


溫州眼鏡大王走佬或引發倒閉潮
2011年 09月 26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本報日前報道,溫州眼鏡行業龍頭企業浙江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負債逃跑。相關部門昨日稱,胡福林走佬引發一系列連環危機,目前溫州眼鏡行業哀鴻遍野,部分互保企業面臨倒閉境地,如果危機進一步加重,溫州眼鏡行業將面臨倒閉潮。
    互保企業無力償還債務
    有報道稱,雖然溫州政府暫時安撫了群眾,但是銀行很着急--溫州金融行業銀行貸款大部分均為互保模式,隨着胡福林的走佬,所欠20多億貸款必須由互保企業負責歸還。
    現在銀行已向互保企業和關聯企業下發通知,追還貸款。
    但這些企業根本無力承擔20億元的債務:除自身現金流困難外,銀行出於擔心更多走佬情況出現,從而對它們加強了防範。「新增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到期的也不會再續貸。」溫州眼鏡商會一位負責人說。
    眼鏡業供應商陸續停工
    更大的風險緊跟其後。溫州市眼鏡商會昨早已接到5家行業供應商宣佈停工通知,原因是由於信泰對上游供應商大量欠款,導致上游供應商也被銀行追貸或關聯企業追債,下午又陸續接到部分企業可能停工消息。
    上述幾重危機導致為信泰做擔保的10多家大型眼鏡企業現金流發生困難。
    有報道稱,溫州市眼鏡商會希望溫商再次抱團渡過危機,並希望政府能出面拯救。現已形成報告,送到溫州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不過,目前,溫州市政府尚未回復。
 

百餘上市房企債務破萬億 資金鍊命懸斷崖?
2011年 09月 26日 01:07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106家上市公司房地產企業的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22%的業績增長背後,一個尷尬的事實讓人驚訝,房企背負的債務也已經超過萬億元。有分析指出,房地產業的靈魂是一條資本借貸的鏈條。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警報在頻頻拉響,最實質性的危險是,房地產的資金鍊開始繃緊。如果這條資金鍊因嚴重泡沫而斷裂,最後崩潰的將是整個金融系統。
    整體資產負債率72%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上半年,上市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2%,負債總額突破1.09萬億元,同比上漲41%。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流動負債已經佔到負責總額的70.6%,同比上漲54%。另有消息稱,今年以來,ST珠江、萊茵置業等上市房企紛紛宣佈由於房地產業務經營不理想,將全面涉足礦產行業。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泰達股份、嘉寶集團、綠景房產等20多家上市房企也都「棄房從礦」,宣佈投資礦業。個別開發商甚至轉戰餐飲業和養殖業。
    與此同時,「招保萬金」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從去年年底的72.37%上升至74.4%。通過對2002年以來的年報數據統計,目前「招保萬金」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再一次刷新近10年來高點。而綠城中國的半年報更顯示,其淨資本負債率高達163.2%,較2010年12月31日132%的負債率上升了31.2個百分點。據此媒體報道銀監會已下文調查其信託業務等。
    兩個環節露不祥之兆
    與持續走高的負債總額相對應的卻是,銀行貸款的不斷收縮。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到8月,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5.4萬億,同比增速為23%,比去年同期下滑11.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上半年106家上市房企存貨上漲39%,達到9640億元。也就是說,房地產全行業存貨總值遠超流動負債總額,只要出貨就可以套現還債。
    但是如果隨着資產負債率的攀升,開發商不得不降價,存貨就會縮水,房地產業便會資不抵債了。分析指,在房地產的這根資金鍊條中,最先斷裂的環節將是開發商與個人貸款購房者。而現在,這兩個環節已經顯示出不祥之兆。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測算,1至8月,大陸商品房空置面積同比增長14.1%。由於長時間巨量的資金套在積壓的商品房上,目前一些開發商的資金鍊條開始抽緊。包括一些實力雄厚的大房地產商。
    據悉,馮侖、潘石屹等人都在積極籌備企業上市。一位房地產分析師說,「這表明他們的資金緊張,上市的最主要目的是融資圈錢。」據境外媒體披露,上海世貿集團目前在大陸融資遭遇困難,正考慮在香港上市。而與此同時,銀行與開發商相互配合大規模推廣個人按揭貸款。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總額已達6600多億元人民幣。
    這條資金鍊同樣面臨風險。中國的購房消費者並不成熟,不少人是很盲目的,沒有考慮到可能發生的風險???過高的月供一旦遇到經濟不景氣,個人的支付資金流就很容易斷裂,而在漫長的按揭期內,誰也不敢保證經濟一直是欣欣向榮。
    中小開發商更加艱難
    由於今年以來樓市調控加碼、銀根緊縮,二三線城市中小開發商資金壓力比往年更大,多地媒體爆出當地開發商「失蹤」或樓盤停工現象。譬如,南京宇揚集團董事長楊軍因公司資金鍊斷裂攜款逃逸,天津新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東北角藝術公寓,停工長達半年仍未復工,而以往樓市調控時並沒有出現今年類似的情況。
    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政策緊縮的基調難以改變,中小房企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民間高利貸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隨着限價、限購、限貸及房產稅等樓市政策進一步深化實施,中小房企的銷售一旦不順,資金鍊隨時有可能破裂。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表示,銀根收緊令房貸更難以落實,成交量持續下跌,如果調控政策持續執行下去,年底二三線城市中小開發商將出現「破產潮」。
 

溫州地下金融鏈條雪崩 中秋節多公司控制人失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06:10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記者 冀欣/文

  溫州典當行借貸利率在3分左右,所謂的寄售行和投資公司一般利息在6分左右,相當於72%年利息

  「是不是誰又跑路了?」

  劉慶(化名)說自己快要神經衰弱了,只要來電顯示是家鄉溫州的號碼,他的心中總是會立刻堆滿不詳的預感,每晚很難入睡,總要喝很多酒,抽很多煙。

  這個32歲的男子,在北京一家化妝品公司擔任市場部總監,祖籍溫州的他前年開始在朋友的撮合下,將20萬元積蓄借給了家鄉一家生產企業的老闆,月息3分的高額回報讓他非常欣喜。今年國內投資渠道進一步收窄,房地產調控力度空前,劉慶思考再三,決定將手中閒置的一套房屋賣掉用於放貸,不僅如此,他還說服了幾個親戚朋友,將共計400萬元左右的資金分別借給了幾家他自認為實力雄厚的企業老闆。

  可誰知,7月底,其中一家企業老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外逃,當然,也帶走了劉慶辛苦積攢下的16萬存款。剎那間,36%的高息迷夢變成了一朝「血本無歸」。

  然而更讓劉慶擔心的事還在繼續發生,溫州地區的民間借貸資金鍊斷裂風險越來越明顯,借貸人「跑路」的消息隔幾日就會通過電話傳來,這意味着他和親友借給其他幾家企業的貸款也被列入高危,數百萬資金時刻命懸一線。

  昨晚他又是一夜未眠。

  中秋夜集體秘密逃亡

  讓劉慶夜不能寐的是一則來自奧米流體老闆跑路的消息。在劉慶看來,這家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分公司,經營狀況也一直不錯,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開始擔心,大規模的「跑路運動」可能馬上就要開始。

  劉慶所說的這家「奧米流體」公司位於溫州洞頭縣揚文工業區內,佔地近64畝,是當地一家知名閥門製造公司。

  一個禮拜前,奧米流體公司300名員工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往年只發一箱方便麵當作中秋福利的老闆,今年居然要送全體員工集體去雁盪度假,包括5名保安,費用由公司全包。

  意想不到的是,當中秋節後他們歡天喜地的遊玩歸來,卻震驚的發現,兩天一夜裏,公司40多台、總價值上千萬的精密加工設備全部不翼而飛,董事長和總經理等負責人也不知所蹤。

  無獨有偶,發生在那個晚的出逃事件還有另外一樁。

  浙江祥源鋼業、溫州寶康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保忠也在那一晚失蹤。

  隔日消息傳出後,憤怒的供貨商和債主以及被拖欠工資的工人將公司團團圍住,廠房內囤積的鋼管被一搶而空,對於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與寶康鋼業毗鄰的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員李先生也始料未及。

  「完全沒有想到突然就這麼跑了,之前毫無徵兆,寶康鋼業日常經營做的還是不錯的。」

  據了解,寶康鋼業專業生產不鏽鋼無縫鋼管及不鏽鋼焊管等產品,自稱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固定資產1億元,流動資金6000多萬元,年產不鏽鋼無縫管10萬噸以上。吳保忠為人所熟知的原因除了企業影響力較大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生活作風甚為高調,當地人形容為「經常開着自己500來萬的勞斯萊斯到處露面」。

  而之所以出逃,比較多的說法是因為身背巨債無力償還。坊間傳言,吳保忠所欠債務包括2億元銀行貸款、8000萬民間借貸和5000萬承兌匯票。

  據其介紹,今年7月下旬與8月,海濱街道有4家企業老闆出逃,涉及皮革、機械等行業。

  溫州式風暴失控蔓延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關於企業老闆跑路的消息正在溫州一帶瘋狂蔓延。

  不只溫州,「跑路」之風已經越吹越遠。

  福建安溪縣城廂鎮公德村村委主任許火從經營着一家叫廣融信的擔保公司,已有10年之久,以「低吸高貸」的方式賺取息差,許火從一筆銀行貸款到期後未能再從銀行續貸,導致了整個資金鍊的斷裂,欠下3億元巨額本息。面對蜂擁而來的債主,許火從選擇了逃跑。

  而在寧波奉化,至今已經有18年歷史,且擁有「唐鷹」等多個自主品牌,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褲裝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的寧波市唐鷹服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緒兒從8月27日至今下落不明。

  類似事例已不勝枚舉。

  更讓人恐慌的事情還在後面。

  今年五月,台州最大鋼結構企業珠光集團浙江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立強突然失蹤,3天後,他的屍體被人發現,警方排除他殺。坊間傳言認為盧之死與其債台高築有關,經初步調查,盧及其名下企業向金融機構貸款2.7億元,民間借款1.72億,總借款4.7億元。

  而就在初秋到來的9月,曾經在銀行工作的29歲男子陳某因為參股的多家擔保公司跑路而受到牽連,債務高達數億,在瑞安跳樓身亡的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緊接着,涉高利貸者服毒、自焚等各種傳言開始滿天亂飛,雖然真實性至今待考,但當地多位人士認為,借貸鏈條風險隨時可能釋放的信號明顯,恐慌情緒從溫州向福建再向全國蔓延。

  野蠻生長的民間借貸

  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來,長三角地區至少發生了20餘起借貸人「跑路」事件。而溫州龍灣區是本次爆發的重災區,這一波「跑路」的企業主,都或多或少與借貸領域有所牽連。

  如今,曾經是民營製造業之都的溫州,已然步入了瘋狂把玩着民間資本遊戲的「炒錢之都」。

  在整個溫州,民間借貸的參與度都非常高。央行溫州中心支行前不久進行了一次民間借貸問卷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或個人參與了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

  目前,被列入溫州民間借貸交易活躍指數監測的樣本,包括近1000家融資中介開設的1300多個銀行賬戶。

  在溫州,放高利貸的人有個統一的稱號,叫做「老高」,「老高」整日開着名貴的跑車在溫州街頭來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當地,高利貸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親戚朋友之間的相互拆借;第二種就是批着合法的一個外衣的,比如說像擔保公司、寄售行、典當行、投資公司等等,變相的從事一些借貸的活動;第三種就是行事隱秘的地下錢莊。

  高利貸在今年格外活躍的原因很多,銀根收緊,房企缺錢這些理由都無庸贅述,加上實業製造持續不景氣,於是越來越多缺錢的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民間借貸,從而抬高了利率水平,高息誘惑下,不少原本投資於實業的資本也開始發生了轉向。

  一般來說,國家基準利率4倍以下的借貸尚屬於正常範圍,4倍以上就是高利貸,而目前來看,民間借貸利息大部分遠遠高於目前6.56%的年貸款基準利率,溫州典當行借貸利率一般在3分左右,所謂的寄售行和投資公司一般利息在6分左右,相當於72%年利息。而1毛左右(年利率180%)的高利貸也屢見報端。

  民生銀行(5.72,-0.01,-0.17%)零售銀行部小微金融部總經理周斌此前接受理財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是很難想像做什麼行業可以還得起那麼高的利息,還不起那就都可能是壞賬。」

  而另一位製造業的王姓老闆也表示:「借那麼高利息的貸款,販毒也賺不回來,所以跑路沒什麼意外的。」

  上述王姓老闆表示,原材料、人工各種成本上升、貨幣政策緊縮,製造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低了,有的老闆會把企業資產轉化成借貸資本,這樣賺得更多。於是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高利放貸,這也是這一波跑路潮的主要原因,出問題的其實並不是實業。

  而對於跑路這種行為,王老闆也有話說。

  「跑路分兩種情況,一是為了暫時躲避追債風頭,最終要回來還債,沒準回來就不用還利息了;另一種則是不再回來還債,任憑名下資產被處置,但是部分實力較強的借貸人,逃債之後,又重新假借他人接盤資產。」

  鬼魅潛行的影子銀行

  8月以來,資金斷裂的魅影,吞噬着一個又一個看上去實力雄厚的企業,而諸多「落跑」背後,更多牽涉了「擔保」字眼。

  據了解,近幾年,溫州突然冒出近千家大大小小的擔保公司,明處是為企業提供金融擔保服務收取佣金,暗地裏實際參與吸存放貸、受託發放貸款、受託投資等業務,是有組織的「老高」,也為「老高」輸送借貸資金。其實溫州註冊的擔保公司不過幾十家,大多數屬於非法經營,儘管官方多次整頓仍未見明顯成效,不少此次跑路的公司老闆都與擔保公司過從甚密,有的甚至自己就投資擔保公司。

  相對比較正規化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在這個碩大的借貸市場中廝殺,他們與擔保公司一起充當着給「老高」提供短期資金的「二傳手」。

  更有意思的是,在大量民間借貸行為發生之後,自然會有大量擔保抵押物滯留市場,在溫州人民路、錦繡路、龜湖路、百里東路等地區,「寄售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據了解,寄售是寄售行將物品折價變賣後再結算付款的過程,寄售行通過收取佣金獲利,如今,手握房產證、汽車等大件的寄售行也參與提供拆借,只是利息更高,一般達到6分以上。

  金融鏈條即將雪崩

  任誰都看的出風雨欲來。

  這條貫穿銀行、擔保機構、小貸公司、典當行、「老高」等的金融鏈條已經越來越緊繃。

  上文述溫州李先生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這是一個連環的套,上家失蹤了,下家只好也跟着逃跑,擔保人也要受牽連,銀行也很難倖免。」

  民間借貸大致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短期借貸,比如某個企業找到一個好項目,短期內需要大筆資金,項目結束,借貸也隨着結束,這種借貸時間短、利息高;第二種是長期借貸,借方有固定的點或固定的人,放貸就跟到銀行存款一樣,隨時存、隨時取,採取這種借貸方式主要是那些已經做出一定規模和積累了較好信用的企業,利息低,但風險小;第三種稱為「老鼠會」,比如,A以2分月息把錢借給B,B又以3分月息借給C,C再把錢以4分的月息借給D,很少有人知道末端是誰。

  以第三種模式為突出代表,一旦有一家企業的資金斷鏈,很可能就如多米諾骨牌,牽扯其他相關企業陷入危境。

  而更加讓人擔憂的是,珠三角地區以人情借貸居多,這是放大上述風險的導火索。以血緣、親緣、商緣為基礎的人際關係資源是借貸關係成立的重要前提,這種「人情保」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數隻憑藉彼此的情面,卻沒有實在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潛在的風險可想而知。

  而在這個鏈條中,銀行扮演的角色也十分微妙,不少銀行職員利用體制性漏洞挪用公款放貸已成公開秘密,而不少高利貸資金的源頭都是銀行的低息貸款,箇中隱患不言而喻。

  像劉慶一樣被捲入這場風暴的人還有很多都在此刻承受着煎熬。

  「現在是一個一個的跑,年底可能一群一群的跑,一旦民間借貸市場體系崩塌,對溫州經濟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大家現在身上都安着個炸藥桶,期望銀行的貸款能放鬆點,那老高的冬天可能會過去。」

  劉慶說他非常害怕在過年回家的時候,看到令人窒息的場景,紅油漆潑得到處都是,老高們為了還債變賣豪車,房價也隨之跳水。

  老高跑路風波已經引發了很多人的警惕,目前不少投資公司和個人債主都在要求提前收款,這也讓原本緊張的資金鍊更加風聲鶴唳。

  故事才剛剛開始。


溫州釀次貸風險 觸發要素既有房價也有企業倒閉

http://nj.house.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11:13  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記者牛思遠 發自溫州

  後方聯動記者 黃倩蔚

  「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到年底『老高』大量破產跑路,樓市崩不崩盤已經不是問題,整個溫州經濟都會面臨巨大的風險。」溫州一位房地產業人士說,樓市多年來的「只漲不跌」已經麻痹了不少人的風險神經,儘管「崩盤」未至,危險卻早已不遠。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溫州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民營經濟佔市場主導地位,而如今羽翼漸豐的溫州民營企業,幾乎沒有一家敢說沒有民間借貸的資本。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康奈、奧康、紅蜻蜓等這些如今上規模、上檔次的溫州知名企業,在創業初期都是靠自籌和民間借貸資金髮展起來的。

  「民間信貸是雙刃劍,可以說沒有民間借貸,就沒有溫州民營經濟的今天。」周德文說,民間信貸尤其是短期借貸,讓溫州企業無法獲得銀行系統的貸款時可以喘一口氣;但另一方面,位處灰色地帶的民間借貸往往是高利貸,也給企業造成了成本壓力,加速了資金鍊斷裂和倒閉。「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毒藥。」

  儘管周德文等當地的人士多認為,此前「崩盤」報道中拿民間借貸資金炒房的投資者只是少數。但其也承認,由於收益豐厚,通過將自有房產抵押貸款,然後將資金進行民間放貸以獲取利差的現象在溫州卻相當普遍。而與虛擬經濟的旺盛相對,溫州實體經濟「空心化」的傾向日益明顯。

  事實上,記者調查發現,不單是溫州,包括珠三角等地區,類似的情況都或多或少存在。眼下,在樓市「崩盤」傳言背後,虛火正旺的民間信貸和嗷嗷待哺的實體經濟正醞釀着更大的危機。有溫州本地的金融業人士就憂慮地表示:「美國的次貸危機是源於房地產,溫州的次貸風險觸發要素既有房價,也有企業倒閉,還有貨幣緊縮。」

  民間借貸呈幾何增長 溫州成珠三角反面教材

  「據借貸人(指資金掮客)的估計,溫州的民間未償貸款總量可能達到7000億元到9000億元,大約有50%—70%的溫州本地人以各種方式加入了民間借或貸。」里昂證券的民間借貸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6月,民間貸款年化利率攀升至66%,創造了2006年3月里昂證券開始此項監測以來的最高紀錄。

  「由於一些本地企業開始破產,借貸人估計今年大約有10%-15%的未償貸款將會變成壞賬。」報告稱,這些借貸人向投資人付出的月息是1.5%-1.8%,較一年前的1%到1.2%的月息有所上升。60%-70%的貸款進入本地企業,用於維持企業運轉或償還債務。「個人借貸則主要用於炒股和炒房。」

  而人民銀行溫州支行7月21日發佈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目前溫州民間借貸的綜合利率維持在24%(月息2分)以上,比里昂證券的數據還要高。

  人行溫州支行的報告認為,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處於階段性活躍時期,估計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其中,20%左右即220億元,又會通過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集資炒房等進入到「房地產投資」。而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處於階段性高位的利率則進一步助長了逐利資金「入市」。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民間借貸正呈現三大新特徵:一是範圍廣,民間借貸已從兩年前的江浙沿海擴展到陝西、內蒙等內陸地區,從製造業領域擴展至商貿流通甚至普通家庭。二是利息高,有的民間拆借年息已超過100%,達到近年來的最高。三是參與者眾,在高息和資金需求饑渴等作用下,甚至有銀行資金也充當了民間拆借的「二傳手」。

  事實上,央行從2008年就開始調查民間借貸市場。據統計,到2010年3月末,民間借貸餘額為2.4萬億,融資規模比2008年有所擴大。但從今年上半年情況看,民間借貸比往年呈幾何級數增加。

  「和江浙一帶比起來,廣東民間借貸規模要小很多。」廣東監管部門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廣東民間借貸相對活躍的地方是東莞、佛山、中山,但據其調研後的初步估計,僅東莞的民間借貸量就大概有2000億元—3000億元,同樣存在不小的風險。

年利息超50% 資金逐利「奔虛」實業融資難

  「炒股和炒房使得大量溫州民間資金變成了死錢,銀根縮緊緻使企業尋求民間資本的需求變大,供需不平衡導致了民間借貸利率大幅上揚。」原溫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馬津龍表示。

  溫州銀監分局的報告顯示,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餘額468.2億元,投放量僅相當於去年同期的71%。從銀行取到融資困難的企業面臨着巨大壓力。據溫州市經信委監測,一季度,當地以往貸款滿足程度較高的億元以上規模企業中,49.2%已開始感覺資金面吃緊,而中小企業更普遍感覺貸款難。

  據周德文透露,在溫州總共36萬家中小企業中,今年至少有20%已縮小運營規模或乾脆停業。「導致這些企業停業或半停業的原因很多,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的上漲,匯率變化和用工荒的出現等等,但融資難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對浙江寧波、溫州、台州等7個城市的一些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調查,並發佈了《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在溫州等地,超過50%的小型企業通過民間借貸完成融資。

  事實上,這一情況並非僅限溫州及長三角。全國工商聯剛剛對17個省市中小企業的調研顯示:過去三年中,有90%以上的受訪民營中小企業表示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微小型企業的融資狀態更為窘迫。小型企業選擇民間信貸的高達67.8%,中型企業也有48.3%。

  而根據本報記者此前的調查,由於今年以來成本不斷上升,不少珠三角出口企業和製造企業利潤空間大幅縮減,加上人民幣升值迅速,海外經濟仍舊陷入泥潭,很多企業訂單有所減少,資金無法回流周轉。而融資佔總成本的比例也在大幅上升。

  如佛山的經濟重鎮南海,今年前兩月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達到331家,虧損面達到15%,同比擴大6.6個百分點。虧損額2.12億元,同比增長36.0%。

  而在順德,家具企業成本過年以來至少增加了13%。企業綜合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長,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採購成本上漲,整體漲幅普遍在20%以內。同樣不容樂觀的還有中山,據當地經信部門對市內131家規模以下企業調查結果顯示,93%的企業淨利潤率低於5%,68%企業反映綜合生[簡介 最新動態]產成本高於去年。

  由於成本上漲,企業的訂單價格已不具備優勢。在傳統出口行業紡織業,訂單流失嚴重,不少訂單往越南、印度轉移,且歐美市場萎縮使企業出口訂單削減,行業總體出口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按照目前情況,中小企業百分之十幾的年利潤是可以維持的,但是再高就很難說了,因此財務成本已經成為他們的重壓。」廣東佛山農信社中小企業貸款的相關負責人透露。

  低迷的實業又反過來造就了熱情高漲的民間拆借潮。由於銀根緊縮,許多企業轉向非銀行渠道借貸。本報記者此前在佛山當地調查了解到,目前佛山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小額貸款利率普遍翻了一番,達到基準利率的2倍。目前珠三角大部分民間借貸機構,年利息率已達30%以上,不少都需要50%的年化利率。

  「身邊很多朋友都開始將錢拆給朋友,這樣賺得反而更多一點。」在佛山做出口燈具生產的張先生表示。他對記者說目前他們到銀行融資的成本大概佔總成本的3%-5%左右,但是一旦銀行融資不暢,或者不能及時放款,企業都要藉助民間拆借解決短期周轉問題,「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越來越多的身邊企業的朋友都願意將手頭的閒錢拿出來借給別人。」


成本升 周轉緩 盈利薄 融資難 珠三角中小企陷四困境
2011年 09月 26日 01:36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廣東銀監局近期組織對珠三角中小企業經營融資狀況調研後發現,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四大困境,包括成本上升,資金周轉速度減緩,「用工荒」、「用電荒」限制產能,盈利空間被壓縮超過40%,處於虧損邊緣,產業鏈上下游融資的難度加大。
    供應商逼迫現金支付
    調研認為,廣東中小企業發展目前面臨的困境,一是生產要素價格全面上升,利潤空間遭到壓縮,在產業鏈中缺乏議價能力,無法通過定價轉移成本,處於虧損邊緣。如東莞地區62.5%的企業反映目前原材料價格較去年上升15%-30%。
    二是「用工荒」和「用電荒」影響企業經營。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73.6%的企業表示經營受到「用工荒」的影響,目前企業員工低於去年同期水平;30%的企業受到了「用電荒」的影響,自4月起,部分地區開始對工業用電中小企業實施「開五停二」,甚至「開四停三」的供電限制。
    三是企業融資難。今年銀行信貸增長有所放緩,貸款成為稀缺資源。但同時企業受成本上升、資金周轉速度減緩等因素影響,融資需求明顯增多,這樣加劇了中小企業資金供需的矛盾。同時產業鏈上下游融資的難度加大,調查問卷顯示,73.8%的中小企業上游供應商要求小企業以現金支付貨款。
    四是人民幣升值吞噬出口企業利潤。出口的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利潤率較低,一般在銷售收入的3%-5%,如果以美元計價的銷售收入兌換成人民幣前,人民幣出現較大比例升值,企業將很難盈利甚至虧損。據某外貿公司測算,受人民幣升值影響,企業的盈利空間被壓縮超過40%。
    廣東銀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相關各方,特別是小企業本身、銀行、政府以及包括信用擔保機構在內的中介服務機構各司其職,各擔其責,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商和配合,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推動改善對小企業的融資服務。
企業倒閉未影響產業鏈
    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所長林平凡表示,廣東中小企業生態鏈健康,沒有出現「倒閉潮」。與他觀點相印證的是來自廣東省工商局的數據,截至上月底,廣東實有私營企業104.77萬戶,註冊資本24369.54億元,比上年底分別增長10.49%和31.39%。
    林平凡表示,前段時間不少媒體對順德均安牛仔業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了報道,一度有「均安牛仔業遇到倒閉潮」的說法。他說,根據均安鎮政府提供的數據,今年註銷的服裝製造企業共有272家,其中167家是2009年年檢不合格,真正在今年1到7月關停的服裝企業為105家。但均安現在有服裝企業2100多家,關停的只佔5%。但1到7月該鎮新開服裝企業155家,全部服裝產業人員71952人,比去年增加2.3%,足足多了近3000人。
    他認為,部分企業倒閉並沒有影響廣東中小企業的產業鏈,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有助於同一產業鏈上好的企業的整合,促進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的調整。

銀監會調研地方中小企業資金鍊現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0日 00:28  21世紀經濟報道

  李伊琳

  新一波調控政策下,中小企業的危機到底有多深?

  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此次浙江再成中央相關部委密集調查的區域之一。知情人士透露,一場地方政府和部委聯合的調研正低調開展。

  「這場調研是有關部委層層下達的。」浙江省政府相關政府人士透露。實際上,這是一場中小企業「危機」引發的關注。而這段時間前後,關於中小企業歇業或倒閉的事件密集性湧現,引起了中央相關部委關注。

  據知情人士透露,浙江是中國銀監會近期的重點調研區域。此次在溫州展開調研,也是浙江省、溫州兩級銀監局同時展開。

  跟上次側重不同的是,上次調研企業出口貿易為主,本次則着重在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和區域金融生態。而溫州,是此次浙江調研的重點。

  資金危機

  自清明節以後,溫州陸續有知名企業主出走,企業陷入歇業或倒閉狀態,而此類企業,起碼有3家以上。比如溫州3家老牌企業三旗集團、波特曼(餐飲連鎖企業)、江南皮革,便接連因遭遇資金鍊斷裂而破產或倒閉(本報曾做詳細報道)。

  中國中小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向各界呼籲,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控下,因資金鍊、人民幣升值、勞務成本等因素疊加下,危機還將進一步蔓延。

  以溫州區域內為例,永嘉縣有企業主向記者透露,就黃田鎮,近一個月有100多家企業關閉。

  記者從浙江政府多個渠道獲悉,國務院副總理王歧山對溫州區域內的經濟和金融生態做了調查批示,浙江銀監局和溫州銀監分局高度重視,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做出批示:迅速組織專題調查組,深入各個經濟領域展開調查。

  五月初以來,這種危機也引起了工信部的重視,並對此展開了調查。工信部要求各省區市主管部門開展涉及中小企業資金缺口、民間借貸實際利率、因資金鍊斷裂而倒閉的中小企業戶數等16項內容的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據全國工商聯此前對廣東、浙江、江蘇等16個省進行系統調研結果,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狀況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艱難。

  溫州企業危機同時也是全國性的代表。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虧損面達15.8%,同期增長0.3%,虧損額度增長率高達22.3%;規模以下的小企業,虧損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小企業的利潤空間則在進一步壓縮。

  人行溫州中心支行曾在今年一季度隨機抽取區域內的50家中小企業調查,發現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僅增8.67%,毛利率僅為16.04%,同比下降0.96個百分點。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企業利潤則較大增長。

  與人行的調查同一個時期,溫州市經貿委監測855家年產值超億元、年耗能1000噸標煤以上及行業龍頭企業,利潤總額卻同比約增長20%。

  顯然,這估計是小企業在新一輪調控下難敵危機的自身因素之一。

  5月18日是央行本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實施的日子,自此之後,這些是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分別施行歷史最高的21%和17.5%。原本繃緊的中小企業融資鏈承壓能力到底有多強?

  融資鏈生態

  「貨幣政策寬鬆的時候,銀行信貸很少惠及中小企業,收緊的時候,則往往是中小企業最先被『緊縮』。」工行浙江分行一信貸人士表示,而且,中小企業就算在政策寬鬆時期,銀行融資成本相對比大型企業要高,越臨緊縮,成本越高,已成一條規律。「現在這個時候,能獲銀行融資,已經很不錯了。」

  民間借貸與銀行資金在資金流向上此消彼長,正規金融銀根收緊後,民間借貸趨於活躍。

  據溫州市金融辦最近對350家企業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末,企業運營資金構成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三者的比例為56:28:16,銀行貸款佔比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個百分點,民間借貸佔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個百分點。

  在央行多次上調基準利率的影響下,民間借貸利率水漲船高。

  據溫州銀監分局監測數據顯示,1-3月份溫州民間借貸年利率分別達到17.29%、18.09%、18.46%。另外,按人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口徑顯示(監測對象增加融資性中介機構),1-3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年利率分別為23.01%、24.14%和24.81%,單季上漲11.91%,比上季度漲幅高8個百分點。

  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稱,該協會中的2000多家基本都屬於中小企業,其中有不少會員企業因為融資無門向協會求助,大概在4月份,他曾經幫兩家企業牽線搭橋。但更多的中小企業,現階段下,融資只能轉向高利貸。

  而且,當下,中小企業的融資鏈是生死存亡的重點。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發展規劃指導處處長應雲進表示,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習慣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生存發展,所以每次宏觀調控伴隨銀根緊縮,總有一些企業在一夜間猝死。資金管理,是中小企業最薄弱的。


溫州約89%家庭個人參與民間借貸 誰來埋單?

  • 來源:金融時報
  • 發佈日期:2011-09-11 09:20:20

日前,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發佈的一份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市大約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在另一個民間借貸火熱的地區——鄂爾多斯,有媒體報道,普通居民中至少有80%的人有過民間放貸行為。

  是什麼原因,讓如此眾多的普通百姓捲入高利貸漩渦之中?答案顯而易見:發財夢的驅使。繼炒股、炒樓、炒礦之後,「炒資金」成為又一個近似瘋狂的遊戲,並且涉眾更為廣泛。伴隨着遊戲範圍的擴大以及先行者暴富的故事引誘,一些地方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將辛苦的積蓄,投入到這場夢幻般的遊戲中。

  從既有的案例看,一個典型的高利貸圖譜,大都呈現金字塔狀,這頗似已近百年的「龐氏騙局」,最底層的資金提供者,始終是普通個人。在江浙沿海、在鄂爾多斯,民間借貸資金利率不斷走高,年化利率100%已不罕見,與之相伴,「全民放貸」撐起了數以千億計的民間借貸盛宴。

  但當曲終人散,盛宴結束,埋單者又會是誰?有逃跑的債主,有自焚的借貸者,有入獄的大鱷,而最底層的芸芸眾生,夢醒時分卻難逃一劫。

  發財夢的誘惑

  6月初的北京,西城區一位蔣姓男子,將其原本出租的房子迅速掛牌出手,價格可談,但只接受一次性付清全款,原因不在於其對未來房價走勢的判斷,而是「手頭需要錢」。交談中,這位先生稱,房子原本抵押給了擔保公司,抵押貸款交給朋友「運作去了」,但抵押貸款利率有點高,「不如直接賣房,拿自己的錢去做,月息能到兩分」。

  蔣先生含糊的表述,恰是民間借貸活躍的影子。

  江蘇泗洪高利貸案件便是一個典型。在這個金字塔狀的高利貸網絡中,一方面從上到下分佈着不同類型的借貸者或放貸者,這些人的信息並不對稱,但親戚朋友居多,最誇張的是同村80%或90%的村民都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從上到下的利率層層盤剝,最高層月息一毛五甚至兩毛,向下分別一毛、八分,依次遞減,到最底層普通百姓,降至五分、三分或者兩分。

  這些案例,為我們勾勒出民間借貸中底層人的眾生相以及資金大致的來源。民間借貸活動,主要基於個人信用,大都以地緣、親緣為紐帶,即所謂的「熟人經濟」,吸納的資金基本來自同事、朋友、親戚,或者同一個村子裏的村民。參與其中的既有普通居民,又有公務人員,甚至還包括了學生、下崗職工、退休人員等。資金來源也五花八門,有從其他投資渠道轉回的資金,有個別處置房產的資金,更主要的還是儲蓄、土地補償金、拆遷補償以及部分銀行貸款、信用卡套現等。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發佈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民間借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主和普通家庭的閒置資金等,也有部分資金來自銀行信貸,主要通過個人貸款的渠道間接流入了民間借貸市場。

  驅使眾多普通百姓涉足民間借貸的,是高利的誘惑,是一個個美好的發財夢。不斷被「炒高」的民間借貸利率,為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描繪了夢幻般的財富圖景。以溫州為例,2008年溫州最高的借貸年利率曾達到130%,隨着2009年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行,民間借貸利率一度下滑,最低年利率只有15%左右。但到了2010年,一波更為兇猛的上漲來臨,民間借貸「量價齊升」。有報道稱,最近幾個月,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已經超過歷史最高值,有的甚至高達月息15分,即年利率180%。

  曲終人散誰埋單

  當資金利率被炒得越來越高時,本來是銀行信貸有益補充的民間借貸,卻變了味,異化成一場近似「龐氏騙局」的遊戲。參與者似乎被美夢迷住了雙眼,滿腦子充斥着「鄰家老太發財了」的故事,這時資金流向開始變質,甚至沒有人關心錢去了何處,只盯着上家承諾的利率。

  「身邊人都這麼玩的時候,自己也就會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心一橫,就上了。」江蘇泗洪縣一村民就曾這樣描述當地「全民放貸」的現象,「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針一紮就破了。」浮華盛宴結束,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以及底層參與者無助的眼神。

  在最為火爆的今年上半年,江蘇泗洪縣出現了「全民放高利貸」現象,甚至一些公務員也參與其中。據媒體報道,一時間,泗洪街頭寶馬、奔馳等豪車雲集。數月後,頂層借貸大戶突然「失蹤」,高利貸市場隨即崩盤,甚至爆發討債血案。全縣20億元的民間財富瞬間蒸發,捲入其中的民眾資金,既有養老錢也有拆遷款。一切恍若一場夢,夢中人醒來時,卻只能獨吞苦果。

  「龐氏騙局」得名於查爾斯·龐茲,這位1903年移民到美國的意大利人,編織了一個投資計劃,從1919年開始以高資金回報率為許諾,不斷吸納新投資者的錢,並將其付給前期投資者。前期投資者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就開始四處宣稱龐茲為投資天才,於是,更多的投資者攜帶更多的現金紛至沓來。而此時,這位「投資天才」卻悄無聲息地捲走了新投資者的錢財,逃得無影無蹤。大約4萬人被捲入騙局,被騙金額高達1500萬美元。

  儘管不是所有的民間借貸都異化為「龐氏騙局」,但如此高的借貸利率,究竟誰能承受,又能撐多久,恐怕沒有人知道。從江蘇到溫州,從廈門到鄂爾多斯,已經相繼爆發多起民間借貸崩盤案例,每個故事略有不同,但結局卻大致無二,頂層的人或逃跑或自殺,或破產或入獄,而底層的參與者,大都成為最終埋單者。

  早在2002年,人民銀行就發佈了《關於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通知指出,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對於參與高利貸而最終血本無歸的人,一旦追不回來,只有個人承擔損失。

  回歸正常投資渠道

  人性是貪婪的,抱着發財夢想而放貸,自有人性弱點的原因,也有投資渠道狹窄的原因,龐大的民間資金急需一個保值增值的「蓄水池」。

  現實的情況是,眾多中小企業或房地產企業需要資金,而大量民間資金在四處找尋投資機會,供需兩方「一拍即合」,催熱了民間借貸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在信貸緊縮、樓市調控背景下,民間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同時,中小製造類企業、房地產、礦業等行業資金需求量大,民間借貸空間迅速擴大。也有人說,當前持續走高的通貨膨脹令實際利率長期為負,把錢存銀行被人們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轉向民間借貸市場,民間借貸漸漸成了居民新的「投資渠道」。

  溫州資本流動的軌跡,正是民間資金投資方向變化的一個縮影。從之前的炒股、炒樓,到此後的炒礦,精明的溫州人將大量的資金在各個投資領域閃轉騰挪。最近的房地產調控,逼迫很多資金從樓市撤出,民間借貸市場恰在此時持續升溫。人民銀行溫州中支的統計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而2010年溫州地區GDP總值不到3000億元,這意味着溫州的民間借貸規模竟然達到了該地區GDP總值的三分之一。溫州也因此進入盛況空前的「炒錢時代」。

  眾所周知,民間借貸自古有之,但如果演變成全民放貸,演變成「炒資金」的遊戲,則極不正常。而其中更需要警惕的,則是異化為並不高明的「龐氏騙局」。業內人士告誡,關鍵在於不要貪心,不要以為天上會掉餡餅,不要相信那些輕易就能賺大錢的鬼話。但是,現代社會在金錢欲望的驅使下,有時候越是違背常理的賺錢大話,卻越容易使人相信。

  在當前「全民放貸」行為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民間借貸者應放棄曾經抱有的發財夢,早點清醒,儘快收手,或可避免損失。而從更長遠看,應拓寬正規投資渠道,讓普通民眾有更為可靠的理財方式,有效引導民間投資回歸常規渠道。

  「大家如果都是普通老百姓,還是遵紀守法,不要去非法集資,不要去放高利貸,不要去參與金融傳銷活動,股票跌了,股總還在。普通人家經不起折騰,合理投資,切勿盲目投資,盲目跟風。」一位曾經經歷過「日日會」高利貸而深受其害的網友,在網絡上這樣苦口婆心地勸說着。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926/21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