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所謂中國經濟奇蹟建立在沙灘上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的所謂經濟奇蹟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文章從中國石油在大連發生的一起事故說起,講述了中共渲染的基礎建設設施存在着令人擔憂的質量問題,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民眾毫無安全感,這樣的經濟奇蹟只是泡沫而已。


 

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的所謂經濟奇蹟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文章從中國石油在大連發生的一起事故說起,講述了中共渲染的基礎建設設施存在着令人擔憂的質量問題,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民眾毫無安全感,這樣的經濟奇蹟只是泡沫而已。

文章說,在中國港口城市大連的一個廣漠的石油化工發展區,又發生了一起意外事故。這次是一個油箱在中國石油公司的煉油廠內着火。同樣是在這座城市,兩個星期前,一個對二甲苯化工廠在一陣颱風襲擊下幾近崩潰,之後大規模的抗議浪潮隨之展開。地方政府迫於壓力,同意關閉這間工廠。

文章表示,令廣大的大連市民不安的是,這其實是在過去的12個月左右第四次石化產品重大安全警報。無怪乎在微博上,憤慨之聲長久不絕。

中國石油在上個月(7月16日)和去年10月已經有過火災事故,並且在2010年的7月,由於附近的一個儲油庫德爆炸引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石油泄漏,1500多噸的石油被泄露進入黃海。一起事故還好,還能說成是意外,但12個月內發生4起呢?倒不如說是對制度缺陷的冷漠無視。

中國的媒體,很明顯被告之,不要對這些做詳細報道。官方新華社只是提到了這次火災,但對之前的三次卻隻字不提,以防人們對事故多發的原因進行聯想。你可能會想,中共大肆吹噓的在過去十年中搞得那些雜亂無章的其它基礎建設設施,是不是也瀕臨崩潰瓦解的邊緣?

文章提到,那種無安全感而帶來的憤怒,也是在溫州動車災難中人們所體會到的;正是這種憤怒,使大連人在兩周前走上街頭;這憤怒就像腐爛的混凝土,吞噬着人們對中共政府僅存的一點信任。

文章作者還說,每晚在回北京公寓的路上,他本人也有同樣的感受。這個住宅樓是7年前由一家信譽良好的美國開發商設計建造的,也正在悄然無息地崩潰着。

表面上,這個公寓看起來非常時髦,但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公共地段的石板正在東倒西歪的下陷,通往後面的過道裂開成了很多碎片,洗手間的設施正在一點點的腐化,牆面裝飾開始剝落。這對一個公寓或許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如果這些悄然無息的崩潰危險發生在鐵路、大橋、石油化工廠、4萬多個水壩、甚至核電站,又會如何呢?文章作者說,我們只能祈禱那些高標準的施工能被執行實施。

也許他們會有足夠多的金錢能夠用來維修所有這些設施,但文章引述中國經濟學專家米高-佩蒂斯(Michael Pettis)教授,本周在他的中國金融市場博客里寫道,中國投資的狂歡之日不會長久。

文章作者表示同意經濟法學教授佩蒂斯的觀點,正如四川豆腐渣工程的學校在2008年地震中倒塌、大連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都讓你不再懷疑中國的經濟奇蹟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905/21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