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既矛盾又弱智 鐵道部越辯解黑幕揭露越多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發生逾一周,死者家屬及外界的許多質疑仍未平息,被總理溫家寶要求「要給群眾一個實事求是的回答」的鐵道部,昨凌晨透過新華社發表專訪,逐點回應,聲言鐵道部在無生命?象下仍繼續搜救,最終救回女童項煒伊;又否認曾掩埋跌落橋下的車廂。鐵道部此說法不僅與救回伊伊的特警邵曳戎對媒體的公開講法有出入,有本港工程師亦質疑,事故現場圖片和視頻顯示,有足夠空地擺放車廂,不明何以要挖坑和堆填;記者所見和視頻也顯示,工程車曾把車廂軋個稀巴爛,放入土坑堆埋。

新華社昨凌晨1時許發放鐵道部接受專訪的內容,該報道以答問形式刊登,引述不具名的「負責人」強調,鐵道部當日並不存在為搶通線道而放棄救人的情?,指搜救是在事故翌日(24日)晚上11時半才結束,鐵道部在現場無生命?象下,仍堅持搜救,最終救回伊伊。

鐵道部的說法,明顯與救回伊伊的特警邵曳戎及其同僚的說法有出入。本報翻查資料,當局在翌日晚上7時,亦即距事發不足24小時,已宣告具備通車條件,但當晚因為暴雨,為安全才未有即時恢復通車,至25日上午約7時才有首班車通過。24日上午到下午,記者現場所見,處理事故的人員忙於清理橋上及橋下的車卡和碎片,一邊用大型機械推翻和軋碎受損車廂,再堆到挖好的土坑裏堆埋,一邊用擔架抬走遺體。

另一方面,對於外界指控當局掩埋車廂是想滅證據掩埋真相,鐵道部亦否認,強調須搬移車廂,方便吊車進場協助救援,又強調無掩埋,與早前其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所講,有把車頭埋在泥下之說(見圖),顯得前後矛盾。本港資深工程師樊紹基亦說,在現場附近有大片空地,其實只要將車廂挪開便可,毋須挖坑。

除了這兩點再受質疑,不少外界關心的問題,鐵道部只輕輕帶過,例如在實名售票制下,為何沒有據此統計傷亡、失蹤,從而公佈名單?鐵道部只說目前有40人死亡,有關名單已分批公佈,但何以未有詳細的失蹤及受傷者名單,卻未有解釋。

鐵道部又說,會以人為本,處理好善後賠償工作,卻無回應大陸學者指鐵道部多年收取2%票價作為保險費,但賠償額19年從未增加,有違《保險法》,以及多年來達168億元人民幣保險收入去向未明的指控。

鐵道部負責人承認,事故反映現場作業控制不力,人員應急質素有待提高,鐵路企業的安全基礎較弱。

事故後,當局已採取4項措施,包括安全生產檢查等。但對於全國數十條使用相似信號系統的高鐵和動車線,為何不先停運再檢查及維修信號系統,是否有重大安全隱患,鐵道部沒解釋,只表示對中國高鐵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會進一步提高建設和運營管理水平。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731/21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