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鐵道部瀕臨「爆煲」 獨立王國勢將玩完?

國家鐵道部近來接二連叄出事,先是鐵道部長劉志軍貪污東窗事發,今年2月被撤職,部內近月接連揭出貪腐大案,然後是京滬高鐵7月1日通車,故障停駛事件頻頻發生,之後是7月21日發債200億元出現認購不足,反映投資市場憂慮鐵道部舉債過度,最後是7月23日溫州市郊發生和諧號火車追尾相撞、導致最少39 人死亡逾百人受傷的極嚴重事故。有熟悉大陸事務的人士指出,種種?象顯示,鐵道部已瀕臨「爆煲」,其半軍事單位的歷史造成的獨立王國地位勢將玩完。

2008年初,溫家寶總理試圖推行大部制,把一些職務相近的部門合併一起,加強協作減少資源重疊,民航、交通和鐵道等運輸部門本應合到一起,但鐵道部以其屬於半軍事單位的獨特歷史地位,以及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重大計劃正處於關鍵時期等理由,反對合併,引起輿論強烈批評,指鐵道部儼如獨立王國。當年4 月下旬,發生了膠濟鐵路出軌的嚴重事故,要求鐵道部長劉志軍下台的聲音不絕,但結果劉志軍平安無事,當年夏天還風光地引領政治局眾常委參觀和試坐時速逾 300公里的京津高鐵。當時大陸官場流傳,是江澤民和高鐵保住了劉志軍。

2008年11月,溫總理宣佈未來兩年投放合共4萬億元刺激經濟增長,對抗國際金融海嘯,其中接近1萬億元用於鐵路建設,主要是支持高鐵計劃快速擴展,令高鐵的生產和營運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甚至成為中國着名出口品牌,帶動就業增加。這個消息對鐵道部來說,是莫大的激勵,等於中央開了一張巨額支票,任由鐵道部去花。

在短短兩年之間,鐵道部的負債總額從2008年的8684億元人民幣,激增至2010年的18,918億元,但這段期間鐵路營運的收入並無顯着改善,2010年鐵道系統經營收入為6857億元,但純利只有1500萬元,這一年鐵道部為應付債務連本帶息要償付1501億元,純利是債務成本的萬分之一,只能靠不斷發行新債掩蓋舊債,但認購債券的人不是傻子,誰都看到鐵道部的債務泡沫無法持續,最終只能靠政府出手打救,上周的新債認購不足,說明鐵道部已失去「印鈔」能力,其債務危機已一觸即發。

如今,劉志軍已被撤職,高鐵神話也露出了諸般破綻,這不是說高鐵的概念或技術不好,而是工程發展實在太快,大干快上,安全管理和財務管理都跟不上,更製造了大量尋租腐化的機會。面對如此景?,中央政府相信不用再猶豫,大幅改組和全面整頓鐵道部,已成為唯一選擇;若不根治這個爛攤子,類似7.23 撞車的災難事故,恐怕還會不斷發生。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727/21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