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算算中國大陸百萬富翁的實際財富:居然全是赤貧

關於中國人的家庭財產,看到了三個來源的數據:

一是來自於波士頓資訊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全球財富調查報告(BCG Global Wealth Survey),顯示中國百萬富翁(以美元計價)家庭數量已超過百萬,僅次於美國、日本位列世界第三。

還有一個是國內很有名的《胡潤財富榜》,說截至2010年底,中國千萬富翁(約150萬美元)已達96萬人,其中億萬富翁6萬人。這個數字,可比上一個榜單大多了,100-150萬美元之間怕不還有上百萬個?

再就是官方--國家統計局的了。但遺憾的是沒有最新數據,是幾年前的,說中國平均家庭財產大概是28萬元,其中大約一半是房產。考慮到最近幾年工資收入、金融資產增長有限(沒負就不錯啦),房子價值普遍翻了一番,據此推算,目前中國平均家庭財產大概是50多萬元—平均都是半個百萬富翁啦!

但是說實話,我關注的,不是中國到底有多少百萬富翁。我想研究,或者說想知道的是,中國人,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來說,到底擁有多少實際財富?

還是拿一個百萬富翁來說吧。--不是美元的,是人民幣的,因為這已經是中國人平均家庭財產的兩倍了,再用美元計價就是13倍,太過份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100萬人民幣家庭財富實際價值到底有多少?

根據有關調查統計推算,這100萬元的構成基本是這樣的:大約60-70萬元是房產;金融資產20萬元左右;耐用消費品5萬元左右;經營性資產10萬元左右。

房產是我們中國人家庭財產的最大一部份。但恰恰是這最大一塊,實際價值卻遠遠不是賬面上體現出來的那麼多。

首先,這60-70萬元的房產,只是一套很小、很一般的房子(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只是五環外的一套50平米左右的一居或兩居;在中小城市也不過是一套100 平米左右的正常家庭用房),只所以這麼貴完全是房地產泡沫吹起來的,若回歸正常,起碼要貶值一半以上(以我的觀點實際價值頂多只有三分之一),即只剩下不到30萬了。

其次,這30萬的價值還是高估了。因為我們的房子,我們所有的只是地上建築部份,是典型的「空中樓閣」,房下的土地不是我們的 (城市裏的是租了70年,農村說的是宅基地,但隨時可以被「集體」收回或者徵用的)。可建築材料能值幾個錢?無論城市農村,2000元/平米都不到。一般說來,我們房子若平均已經使用了15年(從開發商拿到銷售許可證開始算,而不是你買了房住進去才開始算),則價值實際已經消耗了五分之一強,只剩25萬左右了。如果考慮到70年到期後這房子將一文不值,那麼現在它的價值還要再打折扣是不是?--大家現在之所以還覺得房子值錢,是都以為自己買的房子就是永久的,而官方也故意不說破罷了。

金融資產在中國人家庭財富中大約佔三分之一的比重。但這20萬,說實話,多半是死錢--炒股被套住了,存銀行則不斷縮水(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本人從不炒房炒股,一是沒錢,二是沒那腦子,前幾年買了點理財產品,想讓專業銀行幫忙理財,如今沒像洪晃那麼慘得血本無歸,但也縮水了四分之一,又不好割肉,就那麼放着了。而若自己炒股,以中國股市的真實價值而論,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是不合格的,嚴格監管的話會被退市,大多數股民手頭的股票不過是張廢紙。所以這20萬也只是賬面上的暫時數字。

耐用消費品,大家都知道,買的時候確實是那個價錢,但可是天天在貶着—不是人人都買了紅木家具吧?電子產品以舊換新,前幾年1萬多買的背投彩電現在作價300元。買輛車,半年後連一半的價也賣不出。那些板材家具,想淘汰還得給收廢品的錢人家才肯來拉走。這也是很奇怪的,在通貨膨脹的狀態下,形成家庭財富的耐用消費品一個勁貶值,而快速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卻快速上漲,有限的收入過手就嘩嘩流走,難怪中國人財富積累那麼難!

至於家庭經營性財產,實際上大多數人家都沒有。那些真正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可以有,但不是我們這樣的假 「百萬富翁」。另外,經營性資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我知道的一些做實業的近年就退出了,轉而搞房地產炒房圈地了,因為生意不好做,本來利潤率就低,再加上苛捐雜稅、朝令夕改、彈性執法,弄不好賠個精光—所以即使有經營性資產也是高風險的。實在不行,收藏古玩字畫吧?可我們又不是馬未都,花10萬元去潘家園舊貨市場買個青花瓷碗,讓王剛一錘砸了還不賠。

清點一下我們就知道,在目前的中國,即使一個號稱的「百萬富翁」,其真實的身家財產,也不過在20萬元上下。目前過日子是能夠維持,但也僅僅是「維持」而已--看看我們自己和周圍,賬面家庭財產過百萬的不少吧,尤其是在房價高漲的大中城市裏,有套房子就上百萬了,可你說我們過的是「富翁」的日子嗎?那過日子的緊巴勁,赤貧也不過如此!

百萬富翁尚且如此,平均線以下的百姓生何以堪? 怪不得中國盛行「房奴」之類,可不是「奴」是什麼?累死累活打工賺錢,最後還是一場空!一輩子掙套房子,指望留給獨生的孩子,卻不等傳到孫子就到了年頭,該被收回或推倒了--那時,想弄套拆遷房都辦不到,得重新再買去—又是幾十年的血汗勞動。

美國人的平均家庭財產,不過15萬美元左右,居然跟我們的「百萬富翁」基本持平。可他們的生活質量是什麼樣的?而如果真到了百萬富翁階層,那就跟我們以往對於百萬富翁的認識差不多了,雖然不是往壞里想的驕奢淫逸、花天酒地,但高質量的生活水平還是有保證的。

當然,我寫這篇小文,也不是為了探討中外百萬富翁真實身家和生活質量的差別。我真正想搞明白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百萬富翁居然也是赤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實際上,通過前面對於中國家庭財產的分析我們就已經知道為什麼了:公有,是剝奪百姓財富、甚至讓百萬富翁成為赤貧的根源所在。因為土地國有或集體所有,中國人的財富積累才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憑,隨時可以雨打風吹去;因為股市以保國企為主,所以才產出了那麼多垃圾股,而且還不能刮骨療毒;因為金融領域高度壟斷 (理由是重要領域必須保持公有控制力),所以好的金融企業以及附帶的好的理財產品也發展不起來;因為國企肆虐權力橫行,才使市場扭曲、秩序混亂,民間資本步履維艱,利潤微薄,風險巨大(富翁移民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產安全);因為國家資源(自然資源如土地、礦產、石油等;市場資源如金融、電信、交通、重要產品貿易等)被少數國企壟斷,從產業發展角度看是降低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國家財富產出,從個體國民角度看也是增加了民眾的財富消耗、減少了民眾財富的創造和積累……

中國現時所有的病症,都可以找到一個共同的病灶。經濟、社會、文化、教育、醫療、交通、市政……所有領域莫不如是。腐敗墮落與強行拆遷,也是殊途同歸。環境污染,濫砍濫伐,植被毀壞,水土流失……如果國家的歸國家,民眾的歸民眾,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我在農村長大,近年做農業調研曾經跑了國內20多個省市,看到農民為了增收無節制地使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板結也不在乎;過度養羊,啃光了草原啃壞了山;有些工廠排污,毀壞了大片大片耕地;肥得流油的東北黑土地,原來一兩米厚的黑土層,因為過度使用,只有幾十厘米厚了……若地是自己的,誰捨得這麼糟蹋?誰會讓別人這麼糟蹋?為什麼一再強調聯產承包30年不變、50年不變,卻就是不肯把這個「不變」固化下來,把地「還」給農民?那地,祖祖輩輩本來就是他們的啊!一個集體所有,根本上動搖了農民對於土地的依戀和愛護,土地資源破壞不可逆轉;產權不彰,則法治不彰,村支書可以隨意賣地、政府可以隨意征地,一萬塊一畝給農民,轉手就賣上百萬。公有土地居然成了各級政府的錢袋子,一賣70年,拿到手當年就花光,形象詮釋了竭澤而漁、寅吃卯糧、崽賣爺田不心疼。即使不考慮百姓利益,城市農村的所有土地政府都可以予取予求;即使政府高度壟斷土地市場,嚴格控制供給,也不可能一直把價格維持在高位上,不斷造就「地王」,持續給政府財政輸血--那麼,就是從這個體制來說,下一屆、下下一屆政府(假如有的話)怎麼辦呢?拿什麼來支撐自己舉世無雙的官員隊伍、名目繁多的公款消費、難以遏止的投資衝動以及最低限度、必不可少的公共支出呢?目前在位的官員,不為百姓着想也就罷了,難道也不為自己的後任同僚着想嗎?果然是「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

公有不是國民共有,而是國民沒有,交由權力擁有和支配。而權力是要量化到個人或群體的,是有時間限定的,所謂「有權不使,過期無效」,所以權力擁有必然導致急功近利、加快兌現。而民眾主動或者被迫放棄了公有財產的擁有者權利後,已沒有任何力量來制約以自己之名而行使的權力及其化身了。

失去了財產權,同樣也就失去了中國人個體的、社會的一切其他權利。中國剛過去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大二公」最厲害、個人財產最少的時候,也是其他權利最少的時候;近年來個體權利的增加,還是因為改革開放,個體財產權得到確認,並且個體擁有的財富確實也大大增加了。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判斷:從廣泛而非個人意義上說,個體權利的多少,與個體財富的多少正相關。所以,藏賦予民,決不僅僅是增加老百姓收入那麼簡單。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626/20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