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長篇連載 > 正文

被大陸教育部門禁:三字經-流傳最廣的啟蒙書

  這幾年台灣、大陸有些有心人士也在推廣讀經,三字經好像又熱門了起來。到底它在講些什麼?好奇心驅使下,總算仔細地看了一看。看後的第一個感想是:我小時候為什麼沒有背過三字經啊?真是遺憾!

 

作者:任晴雨

導言:

  從元、明以來,每個讀書人第一本接觸到的書,大概就是三字經了。這樣一本在古代人人熟知的啟蒙書,對接受西方教育的現代人來說,還真是既親切又遙遠。

  誰都知道三字經是古代小孩必背誦的書,但,三字經的內容到底在講些什麼?它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影響如此廣泛?相信大部份的人是回答不出來的。

  這幾年台灣、大陸有些有心人士也在推廣讀經,三字經好像又熱門了起來。到底它在講些什麼?好奇心驅使下,總算仔細地看了一看。看後的第一個感想是:我小時候為什麼沒有背過三字經啊?真是遺憾!

  沒想到三字經的內容如此之廣,除了天文、地理、生物、倫常之外,對中國典籍及歷史的編排更是精彩。只要背熟了那短短的五百多字,對於中國文化典籍和五千年的歷史變遷即可抓其梗概,而且背熟後幾乎可以一輩子不忘了。想想要是我小時候背過三字經,國中、高中那六年的歷史課也不用學的那麼辛苦了。

  三字經能流傳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確實是有它的道理的。我覺得它不只適合小孩學習,對於已經淡忘傳統文化的這一代中國人來說,它也是一本成人必讀的『啟蒙書』。

《三字經》簡介

  《三字經》是宋代以來流通最廣的孩童啟蒙教材,兼具語文、識字、知識、品德等教育功能。《三字經》可稱為是先人流傳下來的兒童百科全書,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歷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讚譽。

《三字經》作者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末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註:「《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

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說。

四、世傳王應麟撰。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一般來說,《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

  王應麟(1223—1296),字伯厚,南宋鄞縣人。他少年時通《六經》,淳佑元年(1241年)中進士,歷任過秘書監、吏部侍郎等諸多官職,博學多聞,長於考證,著述豐厚。

  而據《中國帝陵》作者王重光介紹,王應麟的文集未見載有《三字經》。《三字經》誕生於元初,直到明代才廣為流傳,明清人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王應麟嘔心瀝血寫就的弘富著述並未得到廣泛傳播,反而是這本未收入正集的小冊子卻家喻戶曉,流傳數百年。

《三字經》流傳的版本

      在《三字經》的內容上,不同歷史時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僅目前所見的就有宋末元初的 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個版本。並出現相關批註本、插圖本。如明清時期就有《增補三字經》、《節增三字經》和《廣三字經》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經》增訂本,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版本。

《三字經》的內容與價值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個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了;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的影響

      《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於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範圍的推廣。

      此外,歷代也出現不少仿《三字經》形式的啟蒙讀物,如順治年間禮部尚書李天馥的《訓女三字文》、車鼎賁的《女三字經》、齊令辰的《述史三字經》、程思樂的《地理三字經》、陳念祖的《醫學三字經》、周雲章的《兒科三字經》等,豐富了《三字經》的內涵和延伸範圍。

阿波羅網將連載《三字經》教材和相關故事,請到長篇連載看。大概兩天一次。


相關新聞:

湖北學校推刪節版三字經引爭議 孟母擇鄰被刪

熱議三字經禁令:出問題的不是典籍是社會

中共教育部門禁三字經 網友出新三字經網絡流傳

山東教育廳禁止向學生全文推薦《三字經》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世界之門書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103/19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