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人情味缺失的馮小剛何必裝純?

人情味缺失的馮小剛何必裝純?

 

文/京城大煙槍李澤清

 

又來了,淚水、悲情、痛苦、傷亡……充斥熒幕的不是戲劇性的表演,是催人淚下的煙霧彈。《唐山大地震》終於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上映,點映的時候就已經取得不俗成績,還刷新了紀錄。

 

馮小剛導演似乎和陸川一樣有這樣的嗜好,啃完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故事又拿唐山大地震說事兒。這兩段歷史都有一種鮮明的色彩和痕跡,極具歷史意義的傷疤都曾經深埋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從陸川開始,再到馮小剛,一段段悲壯的記憶和屈辱的傷疤就此被所謂的藝術家們剪輯成影片,在全國開展一場猛烈的感情轟炸。

 

小人物的悲哀是最深刻的悲哀,唐山的悲哀是中國人的悲哀,由此開來,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這段歷史。在唐山市政府巨額出資的背景下,這部影片終於在馮小剛導演的夫妻檔中誕生了。從高調開拍伊始,這部影片就蒙上一層「揭傷疤」的遺憾。

 

小人物的傷疤是唐山的傷疤,唐山的傷疤是中國的傷疤。我們並非不願意去正對歷史,我們並非不願意去審視過往的罪孽,我們也並非是要在80後、90後面前湮滅這段往事。

 

在商業利益的趨勢下,馮小剛選擇了這一題材,他的角度洽好就是直擊我們小人物內心情懷。回顧歷史是一件嚴肅而深刻的事情,當歷史的問題在廣告與戲子之間凸顯;當情感上演着與商業利益博弈的場面;當小人物的傷疤揭開觀眾的傷疤,觀眾又揭開中國的傷疤,我們還能如何去封存這些破碎的記憶。

 

從人的受眾心理上,馮小剛選擇了小人物,但情感的攻勢是每個人的眼淚。在金錢的培育下,淚水終究還是帶着商業的氣息,而真情顯得多麼廉價,反而影片的商業性又讓現代人覺得價值連城。這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導演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劇組將票房瞄準5億的時候,觀眾還傻乎乎的為小人物而流淚,而投資者早已在幕後笑彎了腰。一切,只不過是利益博弈的工具。觀眾、票房,這才是核心,眼淚流了終究會幹。價值的平衡點,始終不在你我心中。

 

人、情、味,都是粉飾影片的手段,正是這種不擇手段的偽裝,才讓諸多影迷盲從的為披上「迷彩」的歷史埋單。缺失了人、情、味的馮小剛導演,此刻作何感想?童話大王里永遠不會有馮小剛的角色,謾罵、指責、口無遮攔、炮轟等歷史問題是否更應該引起重視,大腕兒永遠不能如此裝純。(作者:京城大煙槍李澤清,審片網創始人,資深娛評人。)

 

作者原名:李澤清

 

簡介:湖南媒體人,現供職於紅網。作品散見《楚天都市報》、《深圳晚報》、《生活新報》、《新快報》、《魯中晨報》、《鄭州晚報》、《蘭州晨報》、《齊魯晚報》、《南國早報》等刊物。

 

聯繫方式:QQ610034555 郵箱:[email protected] 手機:15211157595

 

通聯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韶山南路258號 紅網新聞中心(410004)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802/17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