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太空迷航黑幕有多大?死絕不止6人 警告被漠視

—「太空迷航」追蹤:深圳華僑城日檢形同虛設


7月3日,死者吳璉的家人在深圳東部華僑城的 「太空迷航」館前為其一家三口舉行追悼會。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6月29?6:40,重力加速遊戲「太空迷航」內的12個模擬飛行艙關上了艙門。「極度刺激的太空飛行體驗」是這款遊戲的賣點,頗受遊客追捧,在深圳市東部華僑城已開放一年零兩個月。

藥劑師竺亞男,據親人回憶,平日膽子很小,想必那時閉上了眼睛,雙手抓住了安全帶,並在希望陪愛人、女兒轉完後,就逃出這裏。而另一個艙的湖南女孩呂娟準備和老公體驗一次「漫步太空」之旅。

每艙僅能容納4個人的飛行艙在直徑24米的球體內緩緩上升,並不停地左右搖晃,坐在裏邊的人感覺就像飛機升空一樣。2分鐘後,「砰」的一聲巨響,懸掛12個「飛行艙」的總吊臂斷了。

這起6死10傷的事故,旋即引起舉國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批示:「全力搶救傷員,盡最大可能地減少傷亡,儘快查明事故原因,及時向社會公佈。全省各地要舉一反三,認真檢查類似設施,防止再出現惡性事故。」

致命120秒

這種奇妙的失重感覺,黃玲僅僅體驗了不到40秒。艙內類似機械人的聲音開始響起:「不好,天黑了,火箭遇到了大氣層。」黃玲先是看到屏幕全黑,然後是「砰」的巨響……

1號艙的黃玲是倖存者之一,她也是現場最有力的目擊證人。

6 月29日16:20,黃玲和不少遊客在「太空迷航」前排起了長龍,前一批遊客出艙的時間大約是16:35,黃玲看到許多人滿身大汗。保安打開閘門,黃玲和其他47名遊客,繞着熒光閃閃的高科技走廊,蜂擁而入。12個飛行艙以逆時針方向排列,黃玲搶到了最裏邊的1號艙,她的同事周珍珍和孫寧玲在2號艙。

這一瞬間,生死已經註定。

艙門自動開了,是玻璃做的,很矮,身高只有150厘米的黃玲必須彎腰才能進入,裏邊黑黑的,不大,很悶,喇叭里傳來工作人員的提醒:「身體重的往裏坐。」黃玲剛一坐下,她就後悔了。

她聞到了類似長途汽車上的汽油味,她想走,但自動下垂的安全帶已把她綁住了,動彈不得。事後證明,這是一個致命的安全帶,斷電後,因為它無法打開,令許多人無法立即逃離事故現場。

座位的正前方,掛着四塊15英寸的電子屏幕,播放着飛行艙衝破太空的畫面,也是飛行艙內唯一的光源。16:42,屏幕上的火箭開始升空,這意味着遊戲開始了。

在總吊臂的帶動下,12個飛行艙正順着一個方向緩慢加速,然後上升、盤旋。黃玲感覺到上升過程中,飛行艙先向左翻,再向右翻,她的腳漸漸失去了力氣,很輕,像在天空翱翔,胸口卻很重,這是人在失重狀態下的感受——血液向下走,上身流量減少,腦部可能缺氧。

按照設計,「太空迷航」的重力加速度最高有2g,這是普通人承受的極限。「一架民航飛機起飛時是1.5g左右,2g可能造成休克。」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說。

這種奇妙的失重感覺,黃玲僅僅體驗了不到40秒。艙內類似機械人的聲音開始響起:「不好,天黑了,火箭遇到了大氣層。」黃玲先是看到屏幕全黑,然後聽到「砰」的巨響。

正在室外排隊的鄧方當時也聽到了,但那是很悶的聲音。緊接着,他就聽到了「咚咚咚」的響聲,那種人在木板樓上不停走動的聲音。

這時,一個保安過來衝着遊客說:「項目暫停,你們不用排隊了,裏邊出故障了。」鄧方問他:「是不是裏邊出事了,傷到人了嗎?」保安回答:「希望沒有傷到人。」排隊的遊客紛紛散去,鄧方看了手錶,16:45。

鄧方在外邊聽到的「咚咚咚」聲,黃玲在艙內聽到的卻是「啪啪」聲——12個飛行艙正快速下墜並四處橫衝直撞。(阿波羅網附網帖:首先大家想想,這麼大的一個太空艙,每次進去的遊客有40多人,在空中發生爆炸燃燒,只有6人死亡9人受傷??剩下的30 多人平安無事? 不說爆炸什麼的,起碼在空中整個太空艙墜落下來也不止這個受傷人數吧?她緊緊閉上雙眼,抓着安全帶的兩端死死不放,由於太過瘦弱,長方形的硬質安全帶在下墜過程中不停拍打着黃玲的肩膀和肚子,過了30秒,1號艙停住了。黃玲聽到外邊有女生尖叫了兩聲,她還以為這都是遊戲的正常環節。

假如一切順利,黃玲只需再在飛行艙里轉七八分鐘,就可以安全出艙了。但緊接着的另一聲尖叫,讓她知道肯定出事了——有個男的在喊:「有沒有人啊,救命啊!」

另一個艙的遊客王彥偉頭部遭到猛烈撞擊,待飛行艙不動了,他分明聞到了一股混雜着汽油、電線燒焦的味道。

黃玲的同事孫寧玲被重重地甩在地上,這是慣性所致——機器停止運動,人還在高速運動。微弱的燈光下,孫寧玲忍着手臂的劇痛,輕聲地呼喊着同伴的名字「珍珍、珍珍」,但看不清人。

如果燈光足夠強烈,孫寧玲將會看到恐怖的場景——變形扭曲的飛行艙懸在半空,玻璃、碎片和機油撒落一地,斷指、殘肢、屍塊混雜其間。

混亂的救援

很多在場的遊客認為,如果聽到巨響後就立刻讓遊客進去,或許能救更多的人。

但外面的遊客仍被蒙在鼓裏。直到10分鐘後,鄧方聽到警車接連響起,才感到「應該出大事了」。


太空迷航事故仿真圖

鄧方跑到了門口,五六個怒氣沖沖的遊客和十幾個保安起了衝突。一高個兒的男性遊客喊道:「快讓我進去,裏邊有我們的人。」從別的景區調來的保安柯民強就在現場,他們被要求,不能讓外邊的遊客進去。此時已約17:10,門口停着一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

幾番爭執後,鄧方和幾個青年砸碎了玻璃門,強行闖入。很多在場的遊客認為,如果聽到巨響後就立刻讓遊客進去,或許能救更多的人。傍晚5點多鐘,黃玲獲救,她邊走邊往後瞥了一眼,看到了兩具屍體:一具被白布蓋着,另一具裸露在外。

黃玲認為,她本可更早獲救的。1號艙停下來的時候,艙門恰好正對着走廊,有一個工作人員匆匆路過時,黃玲叫住了他:「發生什麼事了?」他說:「吊臂上的螺絲掉了,砸到汽油,發生了爆炸,但你們不要害怕,我們很安全。」說完,他就走了。

螺絲脫落了,萬一飛行艙繼續下墜怎麼辦?黃玲越想越害怕,她想掰開安全帶,但手腳已經發麻,怎麼掰都掰不動。坐在她旁邊的另外一位遊客,臉色煞白,黃玲怕他睡着,就不停地拍打他的臉。「趕緊過來救人啊。」黃玲喊得很大聲,但沒人睬他。

此時,各種雜音開始從船外傳來——女人的抽泣聲,工作人員的叫喊聲。

艙內,黃玲和另外三名倖存者互相安慰。黃玲掏出電話,撥給好朋友周珍珍,「您撥打的電話無法接通」。1分鐘,2分鐘……第18分鐘,工作人員終於來了,他們4人被送到走廊上。

走廊像是剛被颱風侵略過一樣:白布、藍布、格子布散落滿地,到處都是血。黃玲回頭看了看,外邊寫着一個8字,而飛行艙與走廊之間相距80厘米。她探頭往下看了看,漆黑一片。

下邊有一個飛行艙內,王彥偉還在不停呼救,但沒人應答。他強忍着疼痛和幾個同伴跳了下去,估計當時離地面有3米高。他們去找一起來的朋友,然後把她們一一背了出去,他趁黑摸了摸女孩劉思言的鼻子,似乎已經斷氣了。

17:30,鄧方看到門口放着五具屍體。六名傷者正等待救援,有的滿身是血。有個胖胖的女孩在呻吟,她的小腿被戳出一個很大的洞。

這個女孩就是黃玲的同事周珍珍,至今還在重症監護室。一直陪同珍珍就醫的室友陳雪說,如果救援調度更合理,或許珍珍的傷情就不會這麼糟糕。

陳雪第一次見到珍珍是在梅沙醫院的門口,這是離東部華僑城最近的一家醫院。醫生只對珍珍作了簡單處理,足足等待40分鐘,羅湖中醫院的車才把珍珍轉送到鹽田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再轉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時,陳雪發現,珍珍的呻吟聲越來越弱,此時離事發已近3個小時。

孫寧玲雖然比珍珍更早獲救,但同樣被耽誤了很久才送到醫院。當天下午5點多鐘,陳雪第一次看到了孫寧玲是在太空迷航外的地上,她渾身是血。現場停着一輛救護車,但保安說那是給更嚴重的病人用的,後來,陳雪找來了一輛華僑城的觀光車,把孫寧玲送到了醫院。

官方資料稱,「太空迷航」48名遊客中,6死10傷。這次事故是華僑城成立25年來傷亡最大的一次,世界遊戲歷史上罕見的一次。(網帖:首先大家想想,這麼大的一個太空艙,每次進去的遊客有40多人,在空中發生爆炸燃燒,只有6人死亡9人受傷??剩下的30 多人平安無事? 不說爆炸什麼的,起碼在空中整個太空艙墜落下來也不止這個受傷人數吧?

「有點像飛機失事」

「既不是空難,又不是地震,不應該用人命做實驗。」吳璉的表妹說。

竺亞男,47歲,福建建甌人。親戚們找到她的時候,已經是6 月30日晚上,在深圳市殯儀館。他們在那兒還看到了亞男的丈夫吳璉、女兒吳昊思的屍體。

竺亞男的女兒吳昊思24歲,美國西東大學外交專業在讀碩士。這位喜歡林肯公園的女孩,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在龍華醫院內科工作的吳璉敬業、樂觀,為了給女兒掙出國的學費,他幾乎每個禮拜都和老婆在醫院加班。

6月29日下午,吳璉開着一輛轎車,載着一家三口,駛向位於鹽田大梅沙的東部華僑城大俠谷。「也許這就是命吧。」吳璉的哥哥吳琦感慨。31年前,吳璉曾經在一次大車禍中死裏逃生,「那時候,走掉就走掉了,也留不下什麼,現在還把老婆孩子搭上」。

死者呂娟,29 歲,東莞一所英語培訓學校校長。在父親呂文武的眼中,呂娟能幹、孝順,22歲大學一畢業,就幫父母分擔重擔。弟弟上大學,都是她付的學費。

畢業後到廣東工作,呂娟與大學同學歐明民結婚。「現在,覺得這個緣分有點可悲。」呂文武說。

仍在重症監護病房的歐明民,至今還以為妻子在另一地方接受治療。

呂娟家屬要求調閱當時的監控錄像,遭華僑城拒絕。

吳璉的家人也提出公佈事故詳情的要求,但華僑城工作人員只說是「大吊臂斷了」。「既不是空難,又不是地震,不應該用人命做實驗。」吳璉的表妹說。

7月3日那天,部分遇難者家屬去東部華僑城抗議。當晚,東部華僑城總經理曾輝去呂娟家人的住處道歉。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曾輝面容憔悴,雙手合十,對呂娟的父母低聲說:「老人家,對不起,我來晚了,希望你原諒我,我也是身不由己。」

呂家人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來?為什麼我們的要求這麼難滿足?」曾輝回答:「我這兩天一直在接受調查,有七個調查小組在工作。黑匣子已經找到,這次事故有點像飛機失事,真相不是一兩天能調查出來的。我們先來準備談善後、談賠償,好不好?」


「這樣的事故相當不可思議」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稱:「太空迷航」如果按國際慣例設計,根本不可能出事,出現這樣的事故相當不可思議。

調查組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可能性,質疑落到了機器故障上。

東部華僑城稱,他們一直遵循日檢、周檢制度。而據深圳《晶報》報道,就在事發前的6月21日,鹽田市場監管分局才剛剛對太空迷航進行過一次安檢,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不是一次技術檢測,而是行政上的檢查通過,督促華僑城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根據相關規定,太空迷航這類A型遊戲的技術檢驗主體,只能是隸屬於國家質檢總局的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下文簡稱特設院)。去年4月20日,特設院給太空迷航頒發驗收合格證,同年5月1日對外經營。太空迷航最近一次定期檢驗是在2010年3月,面對記者「是否發現產品隱患」的疑問,特設院拒絕回應。

據介紹,太空迷航由東部華僑城委託總裝設計院研發,北京九華遊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國首個此類設備。北京市工商局資料顯示,九華遊樂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成立,由民營企業九華集團創辦,2005年獲得「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

在黑匣子的詳情公佈之前,官方尚未給予更多的解釋。但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太空迷航出現這樣的事故相當不可思議」。「這在香港是不可能發生的,室內遊戲不應該出事。」從事專業技術工程師40年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倖存者黃玲也難以理解:「坐過山車,人可能飛出去,但太空迷航是封閉的,為什麼人會飛出去?」

人不會飛出的前提是必須有雙重保護。按照國際標準,保護遊客安全是遊戲設計時遵循的最高原則。梁廣灝說,按國際慣例,太空迷航如果因為焊接不牢、螺絲脫落,導致吊臂斷了,整個設備也不會掉下來,因為有另一個備用吊臂支撐着。即便這個雙重保護失效,也應該有自動剎車裝置,讓各個艙不至互相撞擊。

6 月29日16:45,這一切顯然失靈了。12個重達幾噸的飛行艙,在高速轉動中飛脫,從十多米高處急速墜下,並不斷相撞。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分析,當時撞擊產生的撞擊力,應是其重量的兩倍,足以致命。

被忽視的警告

「我的心好痛,(本來)可以避免發生的事,卻因人為的錯令這麼多人命傷亡。」梁聲在電話里哽咽,他曾在去年寫信警告東部華僑城,這個項目存在嚴重隱患。

有人曾提前看到悲劇的預兆。去年聖誕節,為美國迪士尼服務 30年的香港工程師梁聲帶家人到東部華僑城遊玩。排隊進入太空迷航後,梁聲沒有看到自動停止系統,他就沒玩。梁聲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如果沒有自動停止系統,一旦鬆脫後,將會撞向其它飛行艙。」

梁聲還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危險信號——遊戲頂部應由一個不易拆開的U型鎖扣緊路軌及飛行艙,但太空迷航的U型鎖只有3厘米,這與巨大的艙體極不相稱。「高速下容易脫落,因為只要一粒螺絲甩掉,飛行艙都會鬆脫,可見東部華僑城的所謂日檢並不可信。」梁聲說。

梁聲遂向東部華僑城的工作人員反映,但工作人員讓他寫信給辦公室。梁聲當場用英文寫下問題所在,放在了辦公室,但再無人聯繫他。

半年後,給梁聲的「回信」卻是6死10傷的噩耗。「我的心好痛,(本來)可以避免發生的事,卻因人為的錯令這麼多人命傷亡。」這位60歲的老人在電話里幾度哽咽。

東部華僑城官網介紹,2009年4月20日,太空迷航項目驗收合格,但僅僅10天後,它就投入了試運行。多名東部華僑城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他們在去年免費試玩過這個項目。

如此短的時間就進行商業運作,在梁聲看來這完全違背了國際標準,「按國際標準,應該先由第三方機構對遊戲進行系統測試,得出相關參數後才能進行商業運作。」

近年來,中國遊樂園的數量增長迅猛,僅特種設備第一大省的廣東目前就有300家遊樂場,大型遊樂設施2000台。但中國企業的防範措施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

「他們往往陷入只要遵守和滿足了政府最低安全規範即可的錯誤認識。」國內質檢系統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迪士尼之所以多年無傷亡事故,高額事故賠償也是重要的約束手段。該人士還說:「在國外,除了一般性賠償,還有懲罰性賠償。在中國出事後死一人最高賠償可能就是七八十萬元人民幣,而在國外要幾百萬元。」

在太空迷航所有遇難者中,只有陳光明的家屬在和東部華僑城談賠償,陳光明的叔叔稱,喪葬費等有五十多萬。另陳光明4個小孩的撫養費,還在談。

7月5日,是遇難者的頭七。「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的標語掛在園區內,但東部華僑城內空空蕩蕩,太空迷航的大門被白條封住,死者家屬在哀悼。

哀樂聲中,十幾名穿着袈裟的和尚在為死者誦經超度,親屬們一邊燒紙,一邊哭喊着:「吳璉、亞男、昊思,你們趕緊跑啊,不要呆在這個地方啊!」半山腰上,幾個大型吊機仍在作業,一個新的遊戲項目正在修建中。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黃玲、鄧方、陳雪、王彥偉、柯民強、梁聲均為化名)

-------------------

震驚網文爆:太空迷航死傷 外地重傷員慘遭殺害
阿波羅新聞網2010-07-08訊】  
  緊急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查明真相,嚴懲殺人兇手。 
    
    為了逃避「特大事故」處罰及賠償,十幾名外地遊客死者直接火化,不通知家屬。多名重傷員被故意延誤搶救致死甚至慘遭殺害!
    
    20條鮮活被處理的人命!深圳東部華僑城事故,相關單位謊報傷情,帶領黑社會堵住家屬!
    
    深 圳東部華僑城的娛樂設施類似於歡樂谷這樣的遊樂場所。前不久,由於機器缺陷,人為操作不當,導致當中的太空迷航設備發生爆炸,幾乎全倉遊客都喪命。後來, 該單位對外宣稱6人死亡,9人受傷。而且新聞報紙上全是如此報道。事實真是如此?讓我來揭開真正的秘密!!!!為死去的人爭取最後的權利!
    
       *死去的人裏面有我的遠房親戚,這是我做這個帖子的動力。事先聲明,做這個帖子本着良心,毫無半點假冒對不住良心,各位領導們,你們在通報事故時敢摸摸自己的良心嗎???
      
      首先大家想想,這麼大的一個太空艙,每次進去的遊客有40多人,在空中發生爆炸燃燒,只有 6人死亡9人受傷??剩下的30多人平安無事? 不說爆炸什麼的,起碼在空中整個太空艙墜落下來也不止這個受傷人數吧?
      
        家人能直接接觸死者家屬,獲得完整資料。***太空艙升起時,已經出現不穩定,並伴隨異常搖晃,工作人員持續上升,最終搖晃嚴重無法控制時,工作人員強 行斷電。導致太空艙爆炸,這是爆炸真正的原因。*** 而在過後的事故通報中,華僑城對外宣稱為機器故障,排除人為原因,我想問問,拉下電閘的那位兄弟是否會有不安。
      
       ***死亡人數6 人? 大錯特錯!死亡人數20餘人。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死了6人,因為這是慣例,死亡人數不超過6人可以不上報中央!!!***受傷人數呢?就這麼說吧,整個艙 40多人上去之後,發生了爆炸,只有相對離地面近的一個小艙里的3位男性平安無事以外,死亡20餘人,剩下的全是受傷的!該次事故實際死亡人數為20餘 人,受傷人數20餘人,只有3人平安無事。
      
      那麼,剩下的死者到哪裏去了?
      
       最初傷者送往醫院時,剩餘傷者相關工作人員稱有些死者屍體被炸飛(原話!!),現在屍體下落不明,找不到。
      
      但是過了幾天之後,難道還找不到屍體?慢慢的,這些屍體就被人遺忘了?
      
       讓我的一個親戚告訴你真相,自己的女兒是如何死的冤枉的!出事當晚,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老人趕往了醫院,卻被醫院門口大量的保安和社會青年阻擋,和門口 同樣心急如焚的家屬談過後才知道,出事之後,華僑城調來大量黑社會性質的青年和保安,將屍體分散運往各個醫院。為了保密,派遣大量人員堵住醫院門口,不同 意家屬記者等人進入。並對強行進入的家屬大打出手。有些沒有救治希望的直接被運往殯儀館。並嚴格鎮守門口,最終,老人在周轉了8個小時之後,在殯儀館找到 自己女兒的屍體,全身已被燒糊,面目全非,最終依靠女兒手上的手錶才認回了屍體。這就是為什麼,剩下的死者不見了。親戚告訴我們,有些是外地來深圳旅遊的 旅客,沒有家屬陪同的,直接處理了,神不知鬼不覺。估計這些人的家屬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死了。而且這些帶黑社會性質守門的青年和保安警告他們如果敢 說真相就讓他們吃不了兜着走,讓他們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死亡人數6人和6人以上的差距,6人可以不上報中央,中央不調查你,為了這個關鍵的數字。華僑城的領導和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做了多少努力?
      
      太空艙這個項目又國外引進,後來因安全等問題,國外禁用了這個娛樂項目,但在深圳華僑城,這個項目進行的如火如荼。這是為什麼?
      
      明明是淘汰的機器,且因人為操作強行斷電導致爆炸,為什麼對外宣稱機器故障,無人為因素。 何不宣稱自然因素?這樣連賠錢都不用了。
      
        而過後,東部華僑城總經理曾輝在召開記者會時數度哽咽,以下是新聞播報原話:【昨日下午6時許,深圳東部華僑城召開新聞發佈會,東部華僑城總經理曾輝含 淚兩度在媒體面前向死傷者及其家屬、遊客等表示歉意。曾輝說:「我們作為國務院國資委旗下的中央企業,一直堅決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對此事故,我們不回 避、不躲閃,一定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善後處理和事故原因查明等工作,承擔所有我們該承擔的責任」。]
    
    多感人?但是實際上你們謀害了多少人?掩蓋了多少生命?還有幾十條活生生的生命,此時正被直接火化處理,沒有親人陪同,沒有喪禮悼念。
    有位親人回來時哭着說:幾十具「屍體」(其中有的遊客尚未死亡)在殯儀館列成一排,他從裏面拉出了受重傷的女兒送往了醫院,要是自己晚一步,女兒就直接被處理掉了。
    
    多名外地遊客重傷員直接進了焚屍爐。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709/17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