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明清時期的年畫

楊柳青年畫

清平度年畫《空城記》
 
 
清平度年畫《大戰長坂坡》

年畫起源於民間歲時在門上張貼門神畫像以避凶逐疫的習俗,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漢代。唐代雕版印刷興起,為年畫的流行提供了技術條件。晚明以來,由於民俗對於年畫藝術的青睞,它的發展遇到了最佳機遇。而民間年畫的內容中,戲曲佔有很大的比重。最初年畫對於戲曲的表現主要是在題材上,即選擇戲曲的故事情節作為表現和構圖的對象,例如早期的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百花贈劍》、《遊園驚夢》、《鳳凰樓》等皆是。隨着人們對於戲曲熱情的高漲,年畫也逐漸發展了戲曲的舞台畫,即把戲曲演出的舞台場面搬上年畫構圖,集中表現一個舞台場景,甚至還有的乾脆連戲台也一起畫了出來。清後期武戲興盛之後,短打靠扎戲及其舞台架勢更多地出現在年畫中。

戲曲年畫的描繪方法常常是由民間畫師親赴劇場,找到一齣戲最具代表性的場景或最優美的表演身段,通常是抓取「亮像」的一剎那,當場描下底稿,然後帶回作坊,再憑記憶反覆修改而成。有時畫的是某名伶,還把他的姓名刻上,例如天津楊柳青年畫《闖宮》,就刻有梆子演員達子紅、皮黃演員高福安、薛鳳池的名字,這是當時梆子皮黃「兩下鍋」情景的寫照。戲曲年畫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刊刻,其中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發展得最為成熟,藝術價值也最高。另外山東濰縣楊家埠,四川綿竹,福建泉州,安徽臨泉,河南開封,山西晉南,河北武強、蘆台等地,也都是戲曲年畫的集中刊刻地區。 

明萬曆年間,蘇州的雕版印刷十分興盛,影響到民間年畫的發展。大約在明末清初,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盛行開來,作品流傳各地,並傳入日本,對於日本的浮世繪版畫產生影響。康熙時英人肯普弗(E.Kaempfer)曾經在日本搜集到不少桃花塢年畫,現藏大英博物館。乾隆時期是桃花塢年畫發展的顛峰,當時的年畫鋪可以考見的就有張星聚、張文聚、魏鴻泰、陸福順、陸嘉順、墨香齋、張友璿、季永吉、泰源、張湜臨等數十家。嘉慶以後,由於現代西方印刷技術的引進,桃花塢年畫的市場受到衝擊,不得不由城市轉向農村,一方面向農民的審美趣味靠攏,一方面也盡力降低成本,逐漸變得繪雕粗糙,構圖平庸,印刷簡陋,因而走向了衰落。乾隆年間桃花塢年畫主要以風景畫為主,戲劇故事畫的比重較小,表現的內容大約主要是崑腔劇目。

以後戲劇畫日益增多,今天見到大量的清代後期作品,內容則轉為以徽戲為主,這是徽戲盛行到京劇產生時期的情形了。桃花塢後期戲曲年畫一個典型的特點是詳細描畫出劇場的狀況,有的畫中除了登場人物外,還繪出舞台建築以及舞台上的全部裝置,例如畫面兩旁各有台柱,柱上懸匾,台上有欄杆、吊燈、上下場門,甚至連舞台上懸掛的廣告版及其上面的演出文字都一一記錄在案。後期桃花塢年畫多用大紅大綠的施色,造成強烈的色彩對比,明快簡樸,充滿了農民的情趣。

天津楊柳青戲曲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清代最早生產年畫的作坊有戴廉增、齊健隆兩家,最盛的時候,有7000戶人家從事此項經營,包括南鄉31個村莊,民國初期楊柳青周圍還有以印製年畫為業者6000多人。楊柳青地近京畿,和桃花塢不同,它的銷售對象是京、津地區的皇親貴戚、官家巨富,因此對畫品風格的追求注意典雅溫潤,側重人物描寫,注重繪製技術。其製作工藝首先由民間畫師起稿,刻版後用墨線水印或套印,然後組織周圍農村繪工進行添彩敷色加工,其顏色中加調白粉,因此給人以素雅、恬淡、調和、文靜的感覺,絕不生硬刺目。楊柳青戲曲年畫現存較早的產生於乾隆年間,如《盜仙草》、《辛安驛》等,為崑曲、京腔劇種的演出劇目。

嘉慶到光緒年間的存畫眾多,大多反映的是梆子和皮黃戲的內容。楊柳青戲曲年畫通常不用背景或只有簡略背景,而主要繪出劇中人物的當場情態。初期作品人物較少,形象較大,裝束與舞台不同。後期作品則常常場景宏大、人物眾多,登場人物的服飾臉譜裝扮、所持道具砌末、舞台調度以及工架身段等等,都直接仿自實際演出。與桃花塢戲曲年畫面對看戲較少的農村購買者,隨時需用文字對畫面進行解說不同,在極其熟悉戲劇情節的京、津民眾面前,楊柳青年畫常常省略人物標名,這也是它的一個特點。楊柳青戲曲年畫式樣眾多,按照不同的需要來裁截紙張,劃分類別,有「貢尖」(整張紙)、「三才」(一張紙三裁)、「對樓」(用兩張紙分繪,然後拼接張貼而成一幅)、「四條幅」、「八扇屏」、「中堂」、「橫披」以及「炕圍」等。畫面可以為「單出戲」,也可以是由幾個場景組成一出大戲。

還有一些重要的戲曲年畫生產中心: 

河南開封朱仙鎮印製年畫歷史悠久,朱仙鎮在宋代為全國四大商業重鎮之一,當時的開封已經盛行印賣門神桃符一類年畫(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朱仙鎮的年畫可能即從那時發源。乾隆時期朱仙鎮有木版年畫作坊300餘家,其中著名的有「天義德」等。今天見到的朱仙鎮戲曲年畫,內容多為弦索、梆子腔的歷史劇目,線條粗獷,色澤艷麗,帶有濃郁的農民藝術氣息。

河北武強年畫始於明朝永樂年間,最早是手工描繪,稱「生筆畫」,後來改為半印半畫,清初則採用木版套色水印。康熙年間有北方民謠說:「山東六府半邊天,比不上四川半個川。都說天津人煙密,比不上武強一南關。每天唱上千台戲,找不到戲台在哪邊。」所說的「千台戲」就是指戲曲年畫。

山東濰縣楊家埠最盛時期有100多家作坊,每年印製年畫要用3.6萬令紙,村民百分之五十以年畫作為副業,同時還要在左近廣為雇覓印畫工人。濰縣戲曲年畫以人物為主,輔以簡單道具如桌椅等,舞台畫面比較淨化。除了用一幅畫面表現一個戲出場景的以外,還有用四幅、八幅構成連環畫式的表現手法,又有把多場次場景集中在一幅畫面中,而以山、樹、房屋等框范場景空間的。

山西南部今存70餘塊清代戲曲年畫雕版,其中一塊殘版刻有「康熙□年□月」字樣,可見當時晉南的戲曲年畫印刷已經興起,其它還有嘉慶、道光時期的雕版,反映了晉南戲曲年畫生產的延續性,清末知道名字的有益盛成以及永寧堡的年畫作坊。

四川綿竹年畫也興起於明代,清乾隆、嘉慶年間年畫作坊已達300餘家,分佈在縣城和城郊西南一帶的板橋、孝德、清道、新市、遵道、拱星等鄉鎮,年畫藝人逾千人,而從業人員超過萬人。綿竹年畫藝人還成立了行會組織「伏羲會」,會址設在南華宮。綿竹年畫的品類有門畫、斗方、中堂、條屏、案子等,清代中葉時,其產量為每年門神、斗方1000萬份,畫條200萬份上下,行銷雲貴、兩廣、湖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以及東南亞。其生產店家以梁雲鶴畫店和傅興作坊最為著名。綿竹年畫裏的戲曲部分多以川劇為內容,手法常常是突出人物,略去佈景,風格則濃麗柔綿。綿竹年畫還有一個特點,即在門畫上多用世俗和戲曲人物對子,除了它處常見的秦瓊、尉遲恭以外,武將、武生、加官、狀元、諸葛亮、薛仁貴、穆桂英等,都成為表現對象,反映了當地人民對於戲曲的熱愛。

全國各地年畫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彼此交流並發生交叉影響,例如蘇州桃花塢年畫廣為影響了長江下游地區的南京、揚州、上海、南通等城市的年畫創作;山東東昌府年畫於明末受到河南開封朱仙鎮的影響而形成,又給予後來興盛的山東濰縣年畫以影響;濰縣年畫在清代後期又受到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年畫的影響,而它的興盛則影響了山東高密、平度等三十幾個縣的年畫。

門神

男十忙 楊家埠 清末

女十忙   楊家埠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國民間藝術中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130/15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