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十年砍柴:大雪的煩惱為什麼被放大了

寒流襲擊整個中國北方,京、津、冀等地大雪紛飛。

不僅這些地區的公眾和媒體關注着寒流和大雪,打開整個中國各地的報紙和廣播電視,都在報道北方的寒冷與大雪。降雪城市的能源供應、交通、教育等方方面面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大雪、寒流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的不便是顯而易見的。連在溫暖的香港,原定3日赴京公幹的特別行政區財政司長曾俊華一行因航班不能及時起飛,不得不延遲行程,亦成為一條新聞。可見大雪滿幽燕的蝴蝶效應。

落雪,引發了中國古人許多浪漫的想像和詩意的情感。「雪滿山中高士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此類詩詞比比皆是。由此並不能說現代人更脆弱古代人更堅強,最關鍵的原因是在農業社會,由於多數人生活在鄉村,經濟形態為自給自足,人與人彼此依賴的程度遠不如現代社會,所以大雪帶來的蝴蝶效應遠不如今日。

在古代,大雪同樣會給人帶來不方便甚至災難。但這種不方便或者災難影響程度有限。比如韓愈有詩:「雪擁藍關馬不前 」,李白有詩:「欲登太行雪滿山」,可見大雪、冰凍影響最大的是旅人。可在那個時代,行走在途中的士宦、商賈、江湖俠客佔整個社會總人口的比例實在太小,對社會運行不會有實質性影響。而對農民來說,如果是不亂時令的大雪,秋收已經完成了,幾乎沒有影響,還有「瑞雪兆豐年」之說。外面大雪紛飛,一家人貓在熱乎乎的炕上嘮嗑,這是農業社會北方農村尋常而又溫馨的景象。

而現代的中國,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其一大標誌是社會分工日益細密,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只能是都市人難圓的夢。人們已成了依附在都市這個龐大機器上的一個個小螺絲釘,這個機器出一點小毛病,就會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大雪如果影響電力供應,斷電的社區居民一天都難捱,2008年初南方的冰災讓湖南郴州變成一座死城便是典型的例子;多數人再不可能像古人那樣靜臥孤村不懼暴雪終日,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上班路會成為畏途;山東的蔬菜如果不能及時地運進北京,上漲的菜價會讓主婦憂心忡忡。。。。。。在這種情形下,大雪的「蝴蝶效應」便被空前放大,用中國人常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現代社會的這種屬性,就要求政府的具備更高的公共服務水平。在古代中國,朝廷基本上可以對龐大的帝國實行粗放型管理,假如那時候「燕山雪花大如席」,朝廷只需下文要求各級官吏防止一些貧民凍死或餓死即可,不用擔心首都機場滯留多少旅客,也不用擔心多條高速公路關閉帶來的影響。

今天的人們對政府比古人對政府「苛求」得多,這並非現代人矯情,而是不得已。同理,之所以現代人向政府繳納的稅額要超過古人,原因就是他們需要購買政府更多的公共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大政府」還是「小政府」,凡是好的政府,都必須是高效而公正清廉的政府。古代政府某些行政不作為,影響的可能只是一隅;而如果今日政府某些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影響的則可能是全局。為什麼高效和公正清廉要聯繫在一起?如果沒有後者,即使有應對大雪這種氣候的技術與設備,其運行成本可能會畸高,效率也會大打折扣,有時候牛刀都宰不了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華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110/15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