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無恥的南都占才強 為當局強暴鄧玉嬌做打手

—原標題 開始新人生的湖北烈女鄧玉嬌:我已不是鄧玉嬌

[導讀]湖北巴東縣野三關鎮,刺死招商辦主任的女服務員掀起輿情巨浪;一起發生在偏僻小鎮的刑事命案最終演變為廣受關注的「泛政治事件」。 www.

www.


6月16日,鄧玉嬌特意換上一件平日喜歡的銀灰夾克,讓本報記者拍照。這是她恢復自由的一天,也是新的起點。本報記者 占才強 攝

www.

找一份工作,好好地生活。 www.

———6月16日,鄧玉嬌在一審判決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在談到未來打算時這樣說 www.

我不是鄧玉嬌。 www.

———12月22日,已開始新人生的鄧玉嬌這樣對本報記者說 www.

律師如果從鄧玉嬌口中得知內情,悄然固定證據,而不是向媒體哭訴求助;網友如果身體力行進行監督,而不是在網絡大肆喧譁聽風即雨;媒體如果回歸到新聞本源,而非以救世主立場出現;政府如果開誠佈公、公正透明,而不是圍追堵截。 www.

一起簡單的刑事命案或許不至於攪動全中國的神經。 www.

把鄧玉嬌再拎出來是件很殘忍的事。在這棟至少有10年樓齡的家屬樓,連鄰居都不認識她。樓道里貼滿了小廣告,這裏上上下下的人們,生活平淡而瑣碎。平安夜前兩天晚上,大概7點左右,她打開房門,靈敏的感應燈照亮了整個樓梯間。 www.

「我不是鄧玉嬌,」她的臉側向牆壁,用髮髻和手擋着,像受驚嚇的小動物一樣,畏懼自己的名字。 www.

2009年初夏乃至整個下半年,這個名字以及它所代表的纖弱和剛烈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伴隨着網絡,在中國大地上,掀起陣陣喧囂。 www.

最後她默認了,走過兩條街道,她聊起新的工作,身邊的人對她都好。她現在住在一間沒有電視的房間裏①,有了工作,換了環境,生活開啟了新的一面。連名字也該換了,鄧玉嬌說,今晚,她去拿新的身份證。 www.

「泛政治事件」 www.

縱觀鄧玉嬌案走向,由一起簡單的刑事命案演變成公共事件,從律師、網民到政府;從取證到判決;乃至今日對當事人的種種安排,其政治色彩依舊鮮明。 www.

5月10日,22歲的巴東女孩鄧玉嬌刺死招商辦官員鄧貴大後,她的命運隨之改變。她不再是特立獨行的小鎮姑娘,此前開服裝店、小吃車的終極理想離她越來越遠,她前半生22年的軌跡以及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足可以用命運多舛來形容。② www.

處在情緒激憤中的鄧玉嬌直到被送往恩施州優撫醫院接受司法精神病鑑定後的第五天,才開始平復③。 www.

這是家屬請求的結果。鄧玉嬌已有三年抑鬱、失眠病史,警方也從其包里發現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從而佐證了家屬的提議。晚上8點多,從野三關派出所走出來的張樹梅,分別給在宜昌做民事代理律師的表兄以及鄧玉嬌的爺爺———巴東縣法院退休法官鄧正蘭打了電話,並要求他們馬上趕來。在家屬們看來,鄧玉嬌的不幸病情,此時,正是她的救命稻草。④ www.

殺人,自首,現場,證人,病史,環環相扣,在很短的時間內基本確定。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迅速朝着它應有的方向前進,至少在巴東縣時任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的楊立勇看來,這是一件情節簡單、證據充分的命案。⑤ www.

推動鄧玉嬌案走向輿論狂潮的,有兩件事:一是恩施電視台今晚九點半欄目的報道;二是網友屠夫的介入。前者播出了鄧玉嬌捆在病床上哭喊「爸爸,他們打我」的畫面;後者找來了北京律師夏霖等人。 www.

電視台不加解釋的報道,讓中國現實社會中積聚的怨恨在網絡世界裏找到宣洩;5月16日,屠夫敲開了鄧正蘭的家門,談話中,屠夫說,「你要靠我們這些人,光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是搞不過的」,此話引起鄧正蘭的警覺,他們第一次交談不歡而散。兩天後,屠夫協同張樹梅在恩施機場接到了律師夏霖等人,並簽訂了一份沒有蓋章的委託合同⑥。 www.

夏霖律師會見鄧玉嬌後的哭訴求助,以及由此引發的解聘事件,則使得鄧玉嬌案件脫離法律軌道,一時間,各懷目的的人們紛紛湧向巴東。 www.

在一江之隔的宜昌,政府攔截了數批身披橫幅的網民團體;巴東縣政府新聞發言人歐陽開平每天接到近十個境外電話,其中以法國居多;一些煽動電話甚至直接打到恩施州政法委負責人手機上。巴東縣乃至恩施州政府從未如此緊張過。鑑於一年前甕安事件的教訓等原因,政府在緊張時期內關閉了通往巴東的水、陸兩條通道,在路上設置關卡,並在全州範圍內排查娛樂場所以及賓館⑦。但在此期間內,還是發生了記者被打事件。 www.

在消息發佈方面,以巴東縣政法委書記楊立勇接受本報記者訪談為轉折點。這位坦言自信公正無偏袒且要辦成鐵案的負責人,以開放的姿態回應媒體後,傳播效果卻沒有如願。反而激起了更多罵名,巴東縣政府由此關閉了言論渠道,自此,再也沒有政府官員敢出來接受採訪。 www.

而楊立勇也為「擅自」接受媒體採訪付出了代價,之後他被免職,調離巴東。 www.

巴東縣封閉狀態直到7月中旬庭審之時才有所緩解,在此之前,政府做了兩件事:一是說服已經提交訴訟請求的鄧貴大家屬放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二是庭審前幾天,進行了一場演練,訴辯雙方分別展示了證據材料。庭審當天,法院大院車庫裏,安排了大量武警,以防意外發生⑧。 www.

對於巴東縣法院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正視網絡輿情帶來的效應。乃至9月份湖北省高院副院長王晨做客人民網談為何輕判鄧玉嬌時也認為:本人精神有病,民意有所偏向。 www.

本報記者獲悉,庭審前閱卷時,巴東縣法院主審法官關在辦公室,打開了電腦,把一些寫得漂亮的評論打印存檔,「並不是評論有多深刻,而是文字比較好。網友中也有專業知識很強的人,但他們不知道真相,所以評論也漫無邊際。」 www.

判決結果是:鄧玉嬌免於刑事處罰。在緩刑和免於刑事處罰兩者之間,法官們選擇了後者。其理由是:「兩種刑罰效果一樣,都不用收監,前者需要在緩刑期間內定期匯報狀態,如有再犯,則必須收監實刑;後者釋放得自由;對於公務員而言,判緩刑是要開除公職,普通人則沒什麼;此案中,鄧玉嬌有三個減免情節,一是對方過錯在先;二是投案自首;三是精神病史,所以選擇了免於刑事處罰。如果只有兩個情節,我們會着重考慮判緩刑。」 www.

但在法院系統內部,對於該案程序一說仍有爭議,「判決結果相差無幾,但程序上,這是自上而下中央政法委定的案子,只不過借主審法官的嘴巴念出來而已,」一名法官認為,此舉傷害了「法的精神」。⑦ www.

一紙判決平息了法律意義上的鄧玉嬌案。但政治風波仍在持續,關於鄧玉嬌釋放後的走向則又起波瀾。有公司高薪聘請,也有教授欲錄取為研究生;前者動機難辨,後者單純天真。 www.

當然這也在政府的計劃之內,恢復自由身後第二天,鄧玉嬌被送往恩施州優撫醫院接受免費治療。為了避免外人騷擾,7月初,鄧正蘭對再次來到巴東的屠夫一行8人謊稱,正在武漢醫院治病。9月,家屬請求出院,政府又為鄧玉嬌安排了現在的工作。⑥⑨ www.

11月底,中央政法委派人趕赴巴東錄製了鄧玉嬌事件全過程,與甕安事件並列為四大群體性事件警示片。這起定性為「泛政治事件」的案件,在內部代號為「5·10」案件。 www.


細節的真相 www.

「5·10」事件的政治走向源起律師解聘風波。5月21日下午,律師第一次會見鄧玉嬌後,對媒體哭訴並求助於網絡,聲稱有證據證明鄧玉嬌受到過性侵犯;次日,律師又曝出「關鍵證據遭清洗」;23日,政府在當地媒體通告稱:鄧玉嬌母親張樹梅聲明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 www.

當日上午,這一消息卻被張樹梅否認,但到下午,情況急轉直下,張樹梅又稱:確定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 www.

其間是政府捏造事實?抑或家屬節外生枝?政府和家屬以及律師之間發生了什麼?至今沒有披露。像此前的群體性事件一樣,大幕落下,真相細節,反倒模糊不清,沒人追究。 www.

12月24日,本報記者再次前往巴東,在與鄧正蘭的訪談中,為釐清細節補遺。鄧正蘭說,在聘請律師這個問題上,張樹梅起初是交由他定。但後來張自己與律師簽訂了協議,之後才告知鄧正蘭。這期間,鄧正蘭多次要求會見律師,張樹梅沒有同意。 www.

1982年前,鄧正蘭是名老師,中國第一次開展嚴打專項行動後,他被借調到公安局,1984年分在縣法院,2002年從巴東縣法院立案庭退休。 www.

此前,得知鄧玉嬌被押回巴東縣看守所後,他給看守所打電話詢問其身體狀況。對方回答情緒在逐漸恢復,並且說,鄧玉嬌這幾天吃飯都由她自己點菜。 www.

5月21日晚上,鄧正蘭從網上看到律師夏霖振臂高呼「喪盡天良,滅絕人性」後,頗有懷疑。 www.

他再次詢問張樹梅,有關在野三關派出所時的經過。張樹梅回答說:警方一直沒有給鄧玉嬌上手銬,即便在送往恩施優撫醫院的路上也沒有。 www.

鄧正蘭由此判斷兩名律師是在作秀,他感覺事情有些變味。5月22日,在縣人武部大院,他第一次見到律師夏霖,握手後,只說了一句話,對方被警方叫走。 www.

下午,在人武部大樓會議室,鄧正蘭提出更換律師。原因是受委託律師未履行好職責,沒有對委託人提供實質上的法律幫助,偏離了委託的方向,是在虛構事實,反而會對鄧玉嬌不利。張樹梅不同意,她的觀點是,「出了這事,政府當然是要維護政府的形象。」 www.

鄧正蘭例舉說,「這三年,巴東縣每年抓獲一名貪腐局長,難道也是在維護政府面子?」 www.

張樹梅不再說什麼,晚上,在鄧正蘭家,張樹梅同意解聘律師。在場的還有巴東縣司法局局長以及婦聯主席,後者向本報記者證實了這一說法。張樹梅當着眾人的面,撥打夏霖電話,準備告知,但對方一直關機。當時的情況是,從巴東縣人武部出來後,經歷了「以為一出拳就可以把案子做實」到「所有的希望全部落空,一下情緒就失控」的夏霖⑩,連夜搬離了賓館,並關機,而北京增援律師也在路上。 www.

有政府官員建議到縣廣播電視局錄影,保留證據。張樹梅和鄧正蘭允諾,事後說,只作為證據保存,不能公開。臨走前,張樹梅再次叮囑,不要發佈啊。她說,必須要通知律師後才算數。 www.

當晚,這份錄影資料被送到巴東縣政府新聞發言人歐陽開平手中,他向本報記者回憶說,當時認為:一、證據屬實;二、輿論關心;三、與案件有關,必須對外發佈。當晚,由政府辦擬了通稿,發給當地媒體,宣稱:鄧玉嬌母親張樹梅聲明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 www.

5月23日上午,鄧正蘭去見張樹梅。張樹梅在接聽了一個電話後氣憤地說,說不發佈,現在又發佈了,政府把她玩弄於股掌當中,她不能跟兩個律師解聘,這樣會害死鄧玉嬌,「爺爺,這個事情你不要管,由我和譚支波(張樹梅丈夫)擔着。」 www.

當即,張樹梅打電話給夏霖說,並沒有解除關係,一切見面再說。此後,夏霖在賓館的走廊上來回走動,焦急等待。 www.

如果足夠了解形勢,這天上午,在平靜如常的巴東縣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正在進行,參戰雙方分別是巴東縣政府和律師夏霖,而決勝的籌碼在於張樹梅。 www.

與此同時,5月23日上午,鄧正蘭向巴東縣公安局政委張友剛提出要求見鄧玉嬌。湖北省公安廳副廳長尚武、恩施州政法委書記李雲開此刻亦坐鎮巴東,對方說要請示。十多分鐘後,鄧正蘭的請求獲批准,他再次提出能否帶上張樹梅?經請示後,又被獲准。 www.

上午11時左右,鄧正蘭和張樹梅在巴東縣看守所見到鄧玉嬌,同行的兩名證人分別為巴東縣縣委副書記以及縣政協副主席。 www.

整個會見過程大約15分鐘,鄧正蘭主要問了幾個問題:1.黃德智在水療室的原話是什麼?鄧玉嬌回答:「黃說,『給我洗澡』」;2.有沒有性侵犯,撕扯衣服?鄧玉嬌回答:「沒有,他來拉我的手被我掙脫開了」;3.休息室是什麼樣的沙發?鄧玉嬌回答「單人沙發。」 www.

鄧正蘭這才相信了5月18日公安局公佈的案情,「如果是單人沙發,推坐,這個詞是準確的。長沙發或者床,使用『按倒』一說比較合理。」 www.

鄧玉嬌說,律師當天上午會見後的筆錄給她看了,並簽了字。但下午只是念給她聽,並沒有看到原始筆錄。 www.

臨走前,鄧正蘭問,你在公安機關的供述是否全部屬實?並再次叮囑說:「你已經為減刑創造了條件,但如果你沒有如實交代案情,之前的自首是不算數的。」 www.

據同行證人證實,鄧正蘭走後,鄧玉嬌哭了,並按響了看守所的警鈴,要求見恩施州公安局那個「胖子四眼」警察。 www.

從看守所出來後,張樹梅決心已定,她對媒體聲稱:已經正式跟夏霖律師解除代理關係。 www.

各方角力角色錯位 www.

在5·10事件前一年,貴州省甕安縣三中初二(六)班學生、17歲的李樹芬被發現死於河中。公安機關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結論,死者家屬對此不滿,邀約300餘人在甕安縣城遊行,最終導致暴力事件。 www.

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將「6·28事件」定性為:一起起因簡單,但被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員煽動利用,甚至是黑惡勢力人員直接插手參與的,公然向黨委、政府挑釁的群體性事件。 www.

巴東縣尚在焦頭爛額之時,湖北石首又發生因酒店廚師非正常死亡引發的群體性事件。 www.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鄧玉嬌,正如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甕安和石首一樣,烈女、弱女、俠女還是兇手?千面形象,只在於你相信哪一面。 www.

專家解釋大背景時稱: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矛盾叢生,積怨成禍。不可否認。但問題是,真相到底如何?還有沒有人關心? www.

「5·10事件」中各方角力大致分為律師、網友、媒體和政府。其中,律師與網友關係甚密,相互配合,並與當時的輿論毫無二致:先入為主認為鄧玉嬌屬於正當防衛,應當無罪釋放。 www.

媒體在一旁推波助瀾,以恩施州電視台《今晚九點半》節目為例,被誤傷的恩施州優撫醫院副院長楊永新說,「媒體的本意是激起大家對案件的關注,對鄧玉嬌的同情,可這樣偏頗的畫面一播出,煽動了民眾情緒的同時,卻使醫院遭到了誤傷。」 www.

而政府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並不高明。首先是,壓制當地媒體報道,調查最先報道案件的本地記者;然後,沒有遵守承諾,擅自發佈解除與律師的代理關係聲明;當最後塵埃落定,為了有所交代,又免掉接受媒體採訪的政法委書記楊立勇等人職位。 www.

回溯5·10事件,混亂不堪。其主要原因是各方角色錯位。設想一個清明的局面:律師如果從鄧玉嬌口中得知內情,悄然固定證據,而不是向媒體哭訴求助;網友身體力行進行監督,而不是在網絡大肆喧譁聽風即雨;媒體如果回歸到新聞本源,而非以救世主立場出現;政府如果開誠佈公、公正透明,而不是圍追堵截。一起簡單的刑事命案或許不至於攪動全中國的神經。 www.

鄧玉嬌最終免於刑事處罰,很難說這是哪方面的勝利。對律師夏霖的爭議至今未消;以政治程序介入案件亦損害了「法的精神」。 www.

但正如專家分析的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大背景,捲入群體性事件的各方角色,不可避免地產生錯位。這是橫亘在民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 www.

「如果沒有網友、媒體的這番動作,也不會有鄧玉嬌的今天;如果沒有法律的公正,也不會有鄧玉嬌的今天;如果沒有政府的關心,也不會有鄧玉嬌的今天。」鄧正蘭說。 www.


不便打擾的人生 www.

鄧玉嬌的工作安排始於案件審理當中,州領導慰問時,家屬聊到鄧玉嬌自由後首先要治病,其次是今後的生活。聽者有心,之後,政府承諾提供適當幫助。 www.

但真要找工作,恩施州政法委還是頗費周折。據消息渠道介紹,9月,最先安排的單位是州電力公司,但被該公司總經理擋回去了,而後才安排到現在的某微波站。 www.

與此前網絡報道和評論不同的是,鄧玉嬌並非公務員序列,沒有列入財政編制。核心消息渠道稱,鄧玉嬌的工作由恩施州政法委安排,與單位簽訂的是無限期合同,其第一年的工資和房租都由巴東縣政府承擔,之後再由恩施州想辦法解決。 www.

鄧玉嬌工作的微波站位於僻靜的樓頂,環境優雅。機房重地,樓道間配有鐵門,閒人免入。總站計劃明年更新設備,如今,機房只有少數幾台老機器,辦公室有兩台顯示屏,用來檢測微波信號。 www.

由於缺乏專業知識,鄧玉嬌每天工作便是開關機器。具體業務需等到日後再做培訓。但儘管如此,微波站同事仍不放心由她一個人值班,「也叮囑她慎進機房,裏面有300多伏電壓,且都是即將淘汰的裸機,怕出事。」 www.

微波站更側重培養她遵守工作紀律,融入集體,一名同事稱,「畢竟此前她的經歷比較散漫,需要一個過程。」 www.

這名同事說,「同事年齡幾乎都與張樹梅相仿,每個人都把她當做自己的子女看待。」鄧玉嬌剛來時面色蒼黃、憔悴,至今仍睡不着覺,需要服用3片安定片才能入睡。同事勸她,過量吃安定片以後會有依賴。 www.

鄧玉嬌表示,如今正逐漸減少用量,現在減少到1片,甚至半片。 www.

在辦公室的外間,一台嶄新的跑步機和踩踏車,是單位領導為鄧玉嬌配備的,「她不怎麼吃肉,體質差,失眠的話,靠藥物不是辦法,只有鍛煉身體,改善體質才是治本之道。」 www.

入職前,鄧玉嬌改了名字,也不再是之前報道所稱的「鄧清零」。關於「5·10」事件的話題,是同事們不去觸碰的禁區。有一次,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女的要殺死一個男的情節,後來終於被男的說服,放下了刀。同事嚇壞了,很着急,想換台,遙控機卻握在鄧玉嬌手上。後來聽到鄧玉嬌說,「那還不是因為女的長得漂亮。」 同事心石落下,覺得她能這樣想就好了。 www.

換了新環境的鄧玉嬌,時常會被別人認出來,通常在電梯間,她將臉側向牆內,但時間一久,大家也覺得正常起來。鄧玉嬌說,離開巴東後再也沒見到野三關的朋友,有點想她們。現在因為沒有朋友,她也不太願意出去玩。 www.

回野三關,對於鄧玉嬌來說,需要足夠的勇氣。在那裏的山坡上,還殘留着一些難以抹去的痕跡。鄧貴大在讀高中的兒子轉學了,因為受不了社會壓力。他的家人從此對任何聊起此事的人,都充滿敵意,那些話題是無形的枷鎖。 www.

但生活還在繼續,基本上,鄧玉嬌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早上8點半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上班累了,閒時她專注於繡十字繡,有助於修身養性。她的作品還沒完成,放在辦公室的是一個鑲花邊框的帶翅膀的小天使,邊框繡好了,接下來,她要繡完一個長翅膀的小天使。 www.


註: www.

①12月22日對鄧玉嬌的訪談 www.

②對鄧玉嬌密友楊紅艷的訪談 www.

③對恩施州優撫醫院副院長的訪談 www.

④對張樹梅的訪談 www.

⑤對楊立勇的訪談 www.

⑥12月24日對鄧正蘭的訪談 www.

⑦對恩施州政法系統幹部匿名訪談 www.

⑧對巴東縣法院幹部匿名訪談 www.

⑨對恩施州電視台領導匿名訪談 www.

⑩《方圓律政》2009年7月,《夏霖:代理鄧玉嬌案始末》 www.

鄧玉嬌案37天 www.

◆2009年5月10日晚上8時許 www.

鄧玉嬌刺死鄧貴大。 www.

◆5月12日 www.

《恩施晚報》以《野三關招商辦主任喪命娛樂場所》為題進行報道。當日下午,鄧玉嬌被送往恩施州優撫醫院做司法精神病鑑定。 www.

◆5月13日 www.

幾家媒體陸續刊發追蹤報道,官員索要「特殊服務」一詞見諸報端。網絡上,強烈的民眾情緒正在醞釀當中。 www.

◆5月18日 www.

巴東警方公佈案情,將「特殊服務」改為「異性洗浴」,更激起輿論爭議,營救烈女子成為網友的廣泛呼聲。之後數日,各種角色的介入,使得鄧玉嬌案蒙上了多層色彩,甚至影響到辦案和判決的進展。 www.

◆5月27日0時44分 www.

長江巴東網發佈消息稱,警方決定對鄧玉嬌變更強制措施,由拘留改為監視居住。 www.

◆5月31日 www.

新華社發佈消息稱「鄧玉嬌案」已偵查終結,依法向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 www.

◆6月16日 www.

湖北省巴東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鄧玉嬌被免於刑事處罰。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新民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1230/15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