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年終報導:中國大陸經濟是否在轉型?

北京民眾在一家沃爾瑪商場購物
圖片來源: AP

北京民眾在一家沃爾瑪商場購物

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外貿出口造成重創。經濟學家紛紛警告,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將無以為繼,拉動內需才能保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一年過去了,分析人士對內需能否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仍然表示懷疑。

據中國海關統計,受經濟危機,需求萎縮的影響,中國出口從2008年10月起陡然下降,11月出現負增長。隨着危機影響的擴大,出口陷入深度衰退。今年2 月,中國外貿進出口下跌至谷底。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高級官員12月初表示,今年中國出口有可能下滑16%。與此同時,專家警告,2010年,外需形勢依然嚴峻,而且即便全球經濟復甦,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需求也無法回到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針對這樣的局面,國內外專家紛紛建議,中國必須推進以擴大內需為中心的結構性調整。中共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不能完全依賴發達國家的需求來刺激外貿增長,擴大內需成為中共政府去年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目標之一。在今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政府還表示,2010年將把擴大內需,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作為政策重點。

但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能否真的做到從出口導向到拉動內需的轉型?

海關總署12月11號公佈的11月份的幾個經濟數據似乎顯示,中國國內需求在增強。11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2%,進口出現強勁回升,同比上漲將近27%。與此同時,零售額同比增長15%,消費者價格指數開始上升。但是,經濟學家們對中國是否就此走向經濟轉型的回答是否定的。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菲利普.利維(Philip Levy)說,

「幾乎沒有什麼跡象顯示中國正向這個方向(拉動內需)轉型,雖然鼓勵國內消費是中國經濟刺激計劃明確列出的一個目標,但是,經濟刺激計劃中很大一部分資金看起來還是在強化現行趨勢,也就是提升外貿出口企業的產出。」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11月份的數據首次顯示中國經濟有可能轉型,但不能就此推斷中國從此走向消費型經濟。他說:

「中國應對經濟危機主要的反應是大幅度增加銀行的信貸,很多銀行貸款流向了企業,而企業把這些資金用於增加產能。在經濟危機階段,中國確實也刺激了消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對工業產出的刺激要遠遠大的多。我們看到中國進一步邁向生產經濟,而不是消費經濟,更進一步走向投資主導,而不是消費主導的經濟。」

他還解釋說,中共政府早在2003年起就提出了擴大內需,實現經濟轉型的目標,但是,卻沒有看到太大的成效。而且由於經濟刺激計劃,中國企業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累積了很多過剩的產能,中國國內需求無法消耗所有產能,只能依賴出口市場的幫助。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利維說,中國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讓人民幣升值,但是人民幣匯率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中共領導人在12月初的中共中央經濟會議上同時表示,將繼續把促進出口穩步回升作為明年工作的政策重點。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拉動內需的最大障礙仍然是中國缺乏社會保障體系,雖然中共政府在努力加強社保體系的建設,並擴大了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加拿大人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徐滇慶說,

「那麼怎麼才能讓大家都花錢都消費呢?如果你的退休系統沒搞好,你的醫療系統沒搞好,那麼大家不敢花錢,要攢着錢來養老,來看病,在這種形勢之下,內需當然不會很強。」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利維表示,高失業率也是中共領導人目前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因此,中國不會在現階段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傳統基金會的史劍道說,實現經濟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許當中國人口結構出現改變,就業壓力沒有那麼大時,中國會改變目前的增長模式。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1221/15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