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漢長樂宮內置「空調冰箱」神秘半地下通道

長樂宮四號遺址的發掘現場。(滕磊 攝)

長樂宮四號遺址台階。(滕磊 攝)

    西漢帝國的都城長安,曾與古羅馬城並稱為古代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都會。而漢長安城的面積更是同時期羅馬城的4倍,達36平方公里。考古發掘發現,漢長安城遺址保存非常完整。

    近年來,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讓我們對西漢長安城中最大的宮殿——長樂宮平添了許多新的、有趣的認識。

    長樂宮系長安城最大宮殿

    22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部),中國歷史自此進入了延續200餘年的西漢帝國時期。隨着西漢帝國的不斷繁榮和昌盛,長安城也在不斷修建和擴大。而長安城中最大的宮殿——長樂宮原為秦代的離宮,即興樂宮,劉邦將這裏擴為布政之宮,並更名為「長樂宮」。

    惠帝時,長樂宮西側的未央宮變成理政場所,而長樂宮被改作太后的居所。因為,長樂宮與未央宮分居東西,因此又被稱「東宮」和「西宮」。需要說明的是,漢代的「東宮」與我們一般所指的太子居住的「東宮」並不一樣。

    據文獻記載,長樂宮「周回二十里」,四面各設一門,東、西門外有東闕和西闕。宮中主要建築物有前殿、臨華殿、長信宮、長秋殿、永壽殿、神仙殿、永昌殿等14座宮殿。

    地下建安全通道防不測

    經過多年的考古勘探和發掘,長樂宮的佈局、範圍日漸清晰,並且與文獻中的記載相互印證。

    整個宮城佔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約佔全城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四周建有圍牆。 2003年發掘的四號宮殿遺址有2000平方米,房子為半地穴式,鵝卵石鋪地後砂漿抹平地面,牆壁塗有白灰,並飾有奪目的彩繪壁畫,通道和台階鋪有精美的印花磚,顯示出太后們的審美取向。遺址多處有火燒的痕跡,這與文獻中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長樂宮臨華殿遭遇火災的記載相符,說明這裏就是臨華殿的遺址。後來發掘的五號宮殿遺址形制獨特,遺址圍牆特別厚。專家們推測這裏就是用來儲藏冰的「凌室」,厚厚的牆壁有利於保持室溫,所藏之冰用來儲藏食物、防腐保鮮和降溫納涼。雖然方法原始,但足以滿足宮廷生活的種種需要,在功能上與我們今天的冰箱和空調又有什麼不同呢?

    近年,考古工作者又發掘了長樂宮內規模最大的六號宮殿遺址,它的中心是一座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60米,南北殘寬50餘米,建築佈局有序、結構精巧,出土了大量的建築構件。據考證,這處規模宏偉的建築很可能就是長樂宮前殿遺址。除了房屋、水井、院落外,緊貼夯土台基的一條長34.29米、最寬處1.9米的半地下通道引發了諸多猜想。有專家認為,這條地下通道就是皇宮中的秘道,是皇族們預防不測的安全通道。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822/14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