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復旦畢業生「裸奔照」迅速走紅網絡

      「畢業了,總想做點出格的事!」
    
      「畢業了,想搞一場華麗的秀,跟大學生涯做最後的告別。」
    
      這樣的帖子,在今年6月的「畢業季」前夕,在全國各大高校的校內BBS上可謂屢見不鮮。這不,還真有應屆畢業生策劃了令人瞠目的「出軌之舉」。日前,復旦兩個男生以「裸奔照」慶祝畢業迅速走紅網絡,一組如芙蓉姐姐嫵媚自拍式的某男生學士服照也在網上熱傳。
    一時間,個性化的畢業慶祝方式成為備受熱議的話題。
    
      在大學校園裏,另類的畢業狂歡有哪些「經典態」的路子?在這怪招迭出的背後,年輕學子們寄託了怎樣的人生心態?這幕特殊的盛夏「畢業景觀」會給畢業生們留下怎樣的心理印記?為此。《青年周末》記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採訪。
    
      畢業季的N種「出軌」
    
      裸奔
    
      清華可能現在特別同情我們吧。去年是他們裸奔,今年終於南下到復旦了。
    
      復旦「裸奔男」的網絡成名史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青年周末》記者開始「畢業出軌季」的調查時,幾乎每一個被問到的人,都會反問一句:「另類的畢業慶祝方式?你是指復旦『裸奔男』那種?」
    
      連日來,裸奔,幾乎成了畢業出格之舉的頭號標籤。這一切,大概發端於6月27日前後。當時,復旦校內BBS上出現了一組慶祝畢業的全裸照片。在這些圖片中,主角是兩個頭戴學士帽、全身不着片縷的男生。兩人背部上畫了英文字母「I(我)」和一個愛心符號,臀部上畫上了「F」和「D」兩個字母,代表復旦首字母的縮寫。
    
      這組「裸照」一經發表,立刻轟動網絡。照片迅速被轉貼到校外的網上,很快,各大門戶網站上都出現了這批「裸照」。復旦「裸奔男」由此在短短几天內走紅網絡。
    
      當事人顯然沒料到,這一切會來得如此迅猛。
    
      「第二天,他們自己看到網上到處都是(裸奔照)時,已經嚇到了。」7月3日,復旦大學新聞中心老師羅倩就此事接受了《青年周末》採訪。
    
      本來,在給新聞中心打電話前,記者曾聯繫上一位略為知情的復旦本科生。對方透露說,這兩名裸奔男主角並不是網上熱傳的物理系學生,而是 2005 級光科系的學生。因為復旦校方已對此事頗為震怒,當事人本人也不願接受採訪,作為師弟師妹,他們不便告知媒體那兩個男生的電話。他還是建議記者「實在要聯繫採訪,只能走官方途徑」。
    
      於是,當記者嘗試着「官方途徑」時,卻發現,復旦校方對此表現得頗為寬容。電話那頭,新聞中心的老師羅倩笑語盈盈,幾乎有問必答。
    
      「這兩位同學的身份確認了嗎?」
    
      「確認了,是復旦學生。」
    
      「後來復旦是否聯繫過這兩位同學,詢問他們為何以如此特別的方式慶祝畢業?」
    
      「唔……表示愛復旦呀。」
    
      羅倩話未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青年周末)


裸奔者裸露迷失的精神/單士兵

    「又是一年裸奔時」,這是一家網站製作的大標題。的確,裸奔年年有,今年也依舊。不同的只是在新的裸奔的地點,又出現了新的裸露的人。 

    去年的裸奔者,是清華大學的兩名應屆畢業生,而今年則轉到了復旦大學,又了現了兩名赤裸裸的軀體。在大學畢業之際,復旦這兩名裸奔者,他們頭戴學士帽,裸體在復旦校園內奔走,並在學校大門、校訓等多個地方留影,來表達着「最後的坦誠」。(據6月30日《新快報》)
    
    無休無止地赤裸狂奔,有些很黃很暴力。但是,這的確又是一種時代的文化寓言,事實上,這種裸奔行為一直也被一些人標註着「人文」的符號。在一個文化多元價值碰撞的年代,裸奔到底是一種人文與包容的符號,還是一種深度的文化迷失呢?
    
    多元文化當然很吸引人,但在選擇的時候,也必然要學會剔除與拋棄,否則的話,就只能迷失在文化的叢林秩序中。追捧裸奔者扛着「人文」的理由當然冠冕堂皇,特別是總是拿國外大學的裸奔來說事,顯然很有依據。比如,哈佛每個學期都有裸奔節的。問題是,哈佛的人文、開放、包容,就真的是由裸奔使然的嗎?文化這一池水,要保證真正的乾淨,不是靠完全的外部吸納,還有理性的傳統文化承接。
    
    其實,千年傳統文化與當代高等教育體制,已經為我們形成了相對篤定的文化價值與生活秩序。在這樣的現實情境下,那種脫光了衣服露着下體的瘋狂,只不過是外在形態的極度異化,來製造一種流俗的視覺衝擊罷了。它並不意味着裸奔者具備着健康與創新的文化質地,更不意味着裸奔者在思想文化方面獲得足夠的進步。事實上,這樣的裸奔行為,也根本沒有獲得社會普適價值觀的認同,公眾的普遍排斥,意味着這樣的行徑,實際上已經構成對健康文化秩序的衝擊與破壞。
    
    文化表現形態的創新是好東西。但是,把什麼東西都打上人文的旗號,實際是對文化的最大侮辱。龍應台說過,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而這種「裸體」來對待他人與環境的姿態,本身就極不尊重人的文化心理,甚至可能造成特定的心理傷害。這樣流俗的文化,自然也就離人文與包容有着極大的距離了。
    
    一年一年出現的大學生裸奔現象,根本不能顯揚中國高等教育的文化精神厚度,反而成為中國教育文化的一種悲劇標識。裸奔引起的強烈爭議,就足以丈量出高等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斷裂與斷層。裸奔者裸露的不止是蒼白肉體,更多的是迷失的精神。它強烈反證着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必須在學生內心形成篤定的文化價值,使這個群體不僅僅有文化知識,更應該有着行動責任擔當,懂得熱愛正義、自由、善良、忠誠這類的文化價值,更懂得尊重公眾情感與公共倫理,也只有這樣,這些學生才不會陷於深度的精神迷失,才能真成承擔起公共責任來。

責任編輯: 沈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711/13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