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四行倉庫被遺忘 「八百壯士」後人很鬱卒

—四行倉庫被遺忘 「八百壯士」後人很鬱卒

    巴紐國軍戰俘中包含著名的「八百壯士」,引發對岸網友的高度關注。不過八百壯士當年據守的上海四行倉庫,卻始終沒獲得相對的重視與保護。

    八百壯士原有四二三人,到戰後倖存不到一半,最高階軍官是團附上官志標。他的兒子上官百成表示,隨政府來台並與父親保持聯絡的有多人,可惜現在都已謝世。另外擔任過謝晉元團長傳令下士的厲鼎新,當前住在花蓮榮家,前幾年也曾被紀錄片訪問,不過他在部隊撤入租界後就離營,並沒有經歷後來的戰俘生涯。
    
    中共建國初期,由於不承認國府抗日功績,也不重視八百壯士故事,謝晉元的墳墓還在文革中被毀。四行倉庫則出租作為商場與辦公樓,屋頂還被加蓋兩層。直到二○○二年,才在七樓樓梯間辟出一間小陳行室,但每周只開放兩個半小時。一樓有謝晉元銅像與一幅水彩畫,不過畫中官兵的服裝,卻完全是「八路軍」造型,根本不是當初德式鋼盔的中央軍打扮。
    
    民國年謝團長遭刺客暗殺,上官志標在一旁救援也受重傷,當時的染血軍服至今被上官百成珍藏。上海方面曾經希望捐出來陳行,但他堅持要在倉庫設立紀念館,「把四行倉庫還給壯士們,我一定捐」。
    
    91歲八百壯士 淚憶袍澤
    
    一九三七年,中日上海松滬會戰,國軍第八八師第五二四團的四百五二名官兵焊(當時宣傳為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指揮下,死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離,他們的英勇事跡,深植人心。然而,「八百壯士」有一百多人被日軍俘虜,五人被送往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國,四人客死他鄉,埋骨異地。
    
    住在北京的「八百壯士」王文川,憶起昔日袍澤,老淚縱橫。
    
    一九七六年,台灣把「八百壯士」故事搬上銀幕,由丁善璽導演,柯俊雄、林青霞主演;林青霞飾演泅水攜帶國旗潛赴四行倉庫,鼓舞抗日守軍的女童軍楊惠敏,奪得亞洲影展最佳女主人公。
    
    當年「八百壯士」撤入租界,日軍佔領租界,「八百壯士」成為戰俘。大陸網友「天竺道」指出,「八百壯士」中五名官兵,被押送到巴紐的拉布爾當苦役。一九四六年三月八日,只有三四人回到上海,四人客死異鄉,一人被日軍毆打成傷,在當地治療,一人精神錯亂,留在當地治療。
    
    住在北京的「八百壯士」王文川,是當時連里唯一一挺重機槍機槍手。「京華時報」報導,九一歲的王文川,現住在北京安老院,仍能清楚地報起當年的番號。
    
    王文川回憶,四行倉庫保衛戰後,倖存的士兵退入英租界,被英租界當局囚禁在上海膠洲鐵路的孤軍營。後來,日軍突入孤軍營,將孤軍全都押走。王文川等人被送到安徽蕪湖挖煤,一部分人被送去南洋當苦力,另一部分送往巴紐當苦役。
    
    王文川想起被送到巴紐當奴工的袍澤,分激動,泣不成聲,吃力地一字一字說:「希望犧牲的戰友們,死在異鄉的戰友們,早日回鄉。」 大陸除王文川外,「八百壯士」中還有兩位健在者,一位是楊養正,九四歲,住在重慶,雙目失明;另一位住在上海。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15/12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