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孫文的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的關係

 

孫文的演講稿:關於中華文化的說明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曾經問孫中山先生:「你的革命思想,基礎是什麼?」


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


四維」一詞,指禮義廉恥而言。據管子「牧民」篇曰:「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四維張,則君令行。…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由此可見四維之重要。賈誼在上漢文帝之治安策一文中,曾特引申管子四維要義,並深以秦滅四維為鑑戒。

民國二十三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在南昌行營發起「新生活運動」,特以禮義廉恥為日常生活之準則,並將其重新解釋為:「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噹噹的行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抗戰時期,又另解釋為:「禮是嚴嚴整整的紀律,義是慷慷慨慨的犧牲,廉是實實在在的節約,恥是轟轟烈烈的奮鬥。」後來政府又將禮義廉恥,規定為全國各級學校的共同校訓;可見其對四維之特別重視倡導。

「八德」,系指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言,國父在民族主義第六講中,特別重視倡導。因共計有八字,故一般慣例簡稱為「八德」 國父當時稱為固有的道德。

國父在述講詞中說:

「窮本溯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就要把固有的舊道德先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後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圖恢復。講到中國的固有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先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放棄。

此刻中國正是新舊潮流相衝突的時候,一般國民都無所適從。…所以中國從前的忠孝仁愛信義種種的舊道德,固然是駕乎外國人;說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駕乎外國人。這種特別的好道德,便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以後對於這種精神,不但是要保存,並且要發揚光大,然後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我們要將來能?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便是我們民族的真精神。」八德之特別重要,由此可以想見。

1、民族主義與華夷之辨

    孫中山的早期民族主義主要是指滿漢之間的衝突,主要是以漢民族的文化傳統去反對滿族對漢族的統治。在本質上是中國思想傳統,尤其是儒學傳統中的華夷之辨的延續和發展。據他自己說:"觀中國歷史之所示,則知中國之民族,有獨立性質與能力,其與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或狎習而與之同化;其在政治不修及軍事廢馳之時,雖不免暫受他民族之蹂躪與宰制,然率能以力勝之。觀於蒙古宰制中國垂一百年,明太祖終能率天下豪傑,以光復宗國,則知滿洲之宰制中國,中國人必終能驅除之。蓋民族思想,實吾先民所遺留,初無待於外鑠者也。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對於滿洲,不以復仇為事,而務與之平等共處於中國之內,此為以民族主義對國內之諸民族也。"

2、民權主義與民本思想

    他不止一次地說:「中國自有歷史以來,沒有實行過民權,就是中國(在辛亥革命之後)十三年來也沒有實行過民權。但是我們的歷史經過了四千多年,其中有治有亂,都是用君權。到底君權對於中國是有利或有害呢?中國所受君權的影響,可以說是利害參半。但是根據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來講,如果應用民權,比較還是適宜得多。所以,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稱堯舜',就是因為堯舜不是家天下。堯舜的政治,名義上雖然是用君權,實際上是行民權,所以孔子總是宗仰他們。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又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他在那個時代,已經知道君主不必一定要的,已經知道君主一定是不能長久的,所以便判定那些為民造福的就稱為'聖君',那些暴虐無道的就稱為'獨夫',大家應該去反抗他。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於民權的見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經早想到了。」

3、民生主義與大同理想

    孫中山先生言:"將來倘能成立新國家,另有新組織,則必不似舊世界之痛苦。預料此次革命成功之後,將我祖宗數千年遺留之寶藏,次第開發,所有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國家皆有一定之經營,為公眾謀幸福。至於此時,幼者有所教,壯者有所用,老者有所養,孔子之理想的大同世界,真能實現,造成莊嚴華麗之新中華民國,且將駕乎歐美而上之。
在思想方面,(孫中山)先生是最熱烈地主張中國文化復興的人。先生認為中國古代的倫理哲學和政治哲學,是全世界文明史上最有價值的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要求全人類的真正解放,必須要以中國固有的仁愛思想為道德基礎,把一切科學的文化,都建設在這種仁愛的道德基礎上面,然後世界人類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而文明的進化,也才有真實的意義。在思想一方面,先生的民族主義同時就是大同主義的基礎。先生認為,中國民族應該為世界大同而盡力。而達目的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恢復中國民族固有之道德文化,因為這一個道德文化,是人類同胞精神的產物,要把這一個道德文化的精神恢復起來,以之救國並且把他來做統一全世界的基礎,才是完成了中國人在全人類中的使命。

*******************

道統

道統說是儒家傳道系統的一種說法。

道統之說最早濫觴於孟子,其言曰︰「由堯舜至於湯,由湯至於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各五百有餘歲,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隱然以繼承孔子自任。

唐朝

韓愈明確提出道統之說,《原道》認為「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1]韓愈又說:「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曾子。自孔子沒,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2]韓愈本人則以孟子繼承者自居,並自謙說:「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3]。李翱說:「孔氏去遠,楊朱恣行,孟軻拒之,乃壞於成。戎風混華,異學魁橫,兄嘗辨之,孔道益明。」[4]皮日休說:「千世之後,獨有一昌黎先生,露臂瞋視,詬於千百人內。其言雖行,其道不勝。苟軒裳之士,世世有昌黎先生,則吾以為孟子矣。」[5]

宋朝

程頤把其兄程顥尊為道統傳人,他說:「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先生出,揭聖學以示人,辨異端,辟邪說,開歷古之沉迷,聖人之道,得先生而復明,為功大矣。」[6]宋代朱熹進一步將韓愈儒道傳授系統的思想概括為「道統」[7],把伏羲列為首位,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裏說:「自是以來,聖聖相承,若成湯、文、武之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統之傳。」紹熙五年(1194年)十二月,朱熹築成滄洲精舍,率諸生行釋菜之禮,祝文曰:「恭惟道統,遠自羲軒。集厥大成,允屬元聖……周程授受,萬理一原。」[8]

但朱熹把韓愈排除在外,認為是程顥程頤繼承孟子,朱子認為「千百年來無人曉得,後都黑了。到程先生後,說得方分明。」[9]又說:「吾少讀程氏書,則已知先生之道學德行,實繼孔孟不傳之統。顧學之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10]黃斡《朱子行狀》說:「竊聞道之正統,待人而後傳,自周以來,任傳道之責,得統之正者,不過數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後,曾子、子思繼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11]又在《徽州朱文公祠堂記》中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孔孟之道,周、程、張之繼之;周、程、張子之道,文公朱先生又繼之。此道統之傳,歷萬世而可考也。」[12]《宋史‧道學傳》更充分肯定朱熹繼承儒家「道統」的地位。

清朝

康熙帝有言「朕維天生聖賢,作君作師。萬世之道統,即萬世之道統所系也。自堯、舜、禹、湯、文、武之後,而有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自《易》、《書》、《詩》、《禮》、《春秋》而外,而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之書,如日月之光昭於天、岳瀆之流峙於地,猗歟盛哉?」[13]清初桐城派以「道統自任」,戴均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補遺序》說:「平心論之,宇宙間無今漢學家,不過名物、象數、音韻、訓詁未能剖析精微,而於誠、正、修、齊、治、平之道無損也;而確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則道看一方,遂以昌明於一代。」梁啓超說:「桐城派又好述歐陽修『因文見道』之言,以孔、孟、韓、歐、程、朱以來之道統自任,而與當時所謂漢學者互相輕。」

民國

民國時代,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也曾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蔣介石說「繼承了國父的革命遺志,而其道德思想和政治理想,更隨國父之後,嬗接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道統。」[14]

批判

道統之說則受到陸九淵葉適等人的批判。陸九淵說:「韓退之言:'軻死不得其傳。'固不敢誣後世無賢者,然直是至伊、洛諸公,得千載不傳之學。但草創未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甚事?」[15]又說:「自周衰此道不行,孟子沒此道不明。今天下士皆溺於科舉之習,觀其言,往往稱道《詩》、《書》、《論》、《孟》,綜其實,特藉以為科舉之文耳。誰實為真知其道者?口誦孔、孟之言,身蹈楊、墨之行者。蓋其高者也。其下則往往為楊、墨之罪人,尚何言哉?孟子沒此道不傳,斯言不可忽也。」[16]

葉適不承認「曾子、子思、孟子」的繼承孔子說法,他說:「曾子不在四科之目,……舍孔子前宗孟軻,則於本統離矣!」又說「程氏誨學者必以敬為始」,認為「學有本始,如物始生,無不懋長焉,不可強立也」,「是則敬者,德之成也。學必始於復禮,故治其非禮者而後能復。禮復而後能敬,所敬者寡而悅者眾矣,則謂之無事焉可也。未能復禮而遽責以敬,內則不悅於己,外則不悅於人,誠行之則近愚,明行之則近偽;愚與偽雜,則禮散而事益繁,安得謂無!此教之失,非孔氏本旨也。」[17]

注釋

  1. ^ 《原道》,《韓昌黎全集》卷十一
  2. ^ 《送王秀才序》,《韓昌黎全集》卷二十
  3. ^ 《與孟尚書書》,《韓昌黎全集》卷十八
  4. ^ 《祭吏部韓侍郎文》,《李文公集》卷六
  5. ^ 《原化》,《皮子文藪》卷三
  6. ^ 《明道先生墓表》,《伊川文集》卷七
  7. ^ 朱子說:「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說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卻何處討分曉?孔子後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後數千載,乃始得程先生兄弟發明此理。今看來漢唐以下諸儒說道理見在史策者,便直是說夢!只有個韓文公依稀說得略似耳。」(《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8. ^ 《朱熹集》卷八十六,第4446頁,《滄洲精舍告先聖文》
  9. ^ 《朱子語類》卷六十一
  10.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建康府學明道先生祠記》
  11. ^ 《黃勉齋先生文集》卷八
  12. ^ 《黃勉齋先生文集》卷五
  13. ^ 《東華錄》康熙十六年記康熙「親制」《日講四書解義序》
  14. ^ 王升《領袖與國家》第六章
  15. ^ 《語錄下》,《陸九淵集》卷三十五
  16. ^ 《與李宰》,《陸九淵集》卷十一
  17. ^ 葉適《葉適集》,第163~164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120/11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