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楊佳襲警」與「道亮殺官」中共與民意誓不兩立

—動向雜誌

「楊佳襲警」與「道亮殺官」
─中國官民關係大撕裂
牟傳珩

  楊佳案:中共與民意誓不兩立

  震驚中外的楊佳襲警案二審後,民間輿論普遍希望司法並不獨立的最高法院,能夠網開一面,給予楊佳一條活命。然而,官媒新華網卻公佈了楊佳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已被執行死刑的噩耗。消息傳出,輿論一片譁然。僅僅數個小時之內,海外主流媒體路透社、BBC、法新社等國際輿論平台,都第一時間轉發了這個轟動全球案例主角的死訊。與此同時,國內輿論怒評如潮,引發了民眾對官方如此急不及待地誅殺楊佳的聲討浪潮。那個在二○○八年七月一日,孤身闖入上海公安閘北分局、單刀殺警的孤膽小子,竟被網民推崇為當代「大俠」,不少人在網上塑像,大肆祭奠,哀悼不止,嘆息連連。國內騰訊網僅在發佈新聞後的不到一個小時,就有超過九萬網民留言。

  然而與民間情緒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官方立場及其輿論的對立。他們視楊佳為「喪心病狂」、「窮凶極惡」、「毫無人性的暴徒」。官方對中國各大網站的輿論發帖幾乎全面封殺,網易、新華、搜狐、中華網竟看不到一條發表反面評論的文章,而騰訊網超過九萬網民留言,一律被屏蔽,僅留下幾十條官方立場言論。

  民間對楊佳同情或不平者的民眾,本都與楊佳無親無故,更與上海閘北公安民警個人無怨無仇。然而卻都如此立場一致,毫不含糊地表達出與政府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充分印證了中國民眾對事實真相的渴望和對政府行政與司法執法的絕望。

  由此可見,楊佳赴死的最大社會後果,就是官民關係的徹底大撕裂。這種撕裂,不禁讓人聯想起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年代一起公然在黨的「三級會議」上行刺黨支書記、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的重大刑事案件。這個案件對中國社會的巨大刺激性,一點也不亞於楊佳襲警,只不過當時的訊息傳播沒有今天這樣普及與迅速,以至於此案在海外鮮為人知。由於我的家兄牟傳琳是本案被告的辯護人,我也有幸參與幫助家兄研究材料,提供辯護參考意見,所以對此案具體情節十分清楚。

  王道亮當眾殺官被判死緩

  此案被害人為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某村黨支書記趙某。此人關係上通下達,且系當地區、鄉兩級模範黨員、區人大代表;以他為首的黨組織還是區、鄉兩級模範黨支部,是縣委大樹特樹的先進典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黨的好幹部」,卻在村里霸男欺女,魚肉鄉里。村民都因畏懼其上下盤結的勢力,敢怒而不敢言。這位 「黨的好幹部」因對村民王道亮之妹大起色慾遭拒絕後,竟利用權力,不分給承包地和採用斷水、斷電等手段,欺凌王道亮一家十餘年。為此王道亮與其妹便上訪告狀十餘載,但不僅無人理睬,且所有上訪材料最終都落入了村支書手裏,導致迫害變本加厲。最終,王道亮一家被逼上無法生存的絕路。一九八四年六月十日,王道亮義憤難忍,公然在煙臺市福山區、鄉、村三級黨的幹部會議上,用木匠扁鏟,將該村黨支書記趙某當場捅死。此案一發,立即引起社會輿論大嘩。當地村民聞聽此訊,人人肆酒,戶戶放鞭炮,百姓不僅感謝王道亮為村子除了個公害,更為村子出了個如此壯烈的勇士稱快。而與之相反,當地縣委卻為平息人們非議縣裏大樹特樹的模範典型,忙着召開隆重追悼大會,號召學習殉職於工作崗位上「黨的好幹部」,而且當地官方竟違反程序,讓被殺書記的兒子,繼續當該村黨支書記,向村民示威。

  王道亮殺官的重大案件被起訴到煙臺中級法法院後,專接重大刑事案件的家兄,即接受了被告人家屬委託,為其充當辯護律師。家兄為深入辦好這起官民立場尖銳對立的案件,專程走訪了當地村民。他們見到律師後紛紛聯名為王道亮兄妹鳴不平,要律師代言保王道亮一條生路。

  然而,就在家兄密鑼緊鼓地為王道亮準備法庭辯護時,當地村、鎮、縣三級幹部卻認為王道亮對他們所有幹部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也聯名上書市政法委與法院,指控王道亮公然在三級會議上行刺黨的基層幹部,「喪心病狂」、「窮凶極惡」,不殺王道亮他們要集體辭職。可見當時官民立場的對立與氣氛的緊張。與此同時,家兄也收到不明來路的恐嚇信,阻止他為王道亮辯護免死。然而,辯護人一方並未絲毫畏懼,家兄仍在法庭辯論時指出:王道亮義憤殺人是由於官官相護,蔑視民冤,最終釀出的惡果,並向法庭亮出了村民紛紛為王道亮兄妹鳴不平、要保王道亮一條生路的聯名函件;同時建議法院綜合考慮案發誘因及社會輿論,對被欺凌而迫不得已殺人的王道亮從輕處罰。

  政治腐敗法制倒退的軌跡

  道亮殺官比楊佳襲警幸運的是,當時中國還有改革派領導人參政,社會民主與法制的呼聲不斷高漲。在此背景下,煙臺中級法院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接受了律師與民眾希望保王道亮一條生路的強烈呼聲,對王道亮作出了死緩判決。之後王道亮服刑於山東省監獄,後來由死緩改為無期、有期,現已刑滿出獄。此案,曾被山東作家寫成《一樁兇殺案的始末》的著名報告文學,發表在一九八八《山東文學》期刊上,引起了社會轟動,此刊出版後很快被銷售一空。二○○一年我因言獲罪,也服刑於山東監獄,觸景生情,想起王道亮曾在此服刑,故以他的案子為素材,在監獄裏創作成情節演繹的短篇小說《燦爛一笑》,出獄後已在海外發表。

  現在想來,王道亮殺官與楊佳襲警兩案一脈相承,起因都是由於權益受到侵犯在先,事後官官相護,蔑視上訪,最終把他們逼上了不歸路。他們同樣導致了官民輿論迥然,立場、情感大撕裂的社會後果。王道亮與楊佳最大的共同點,其實都是由官方一手製造成了民間英雄。從道亮殺官到楊佳襲警一路走來,恰恰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官民關係不斷撕裂的全過程。在這兩起一脈相承的重大刑事案件中透視出的民意,拷問的正是我們這個社會公權力產生和運用的合法性。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王道亮當眾殺官被判死緩,到如今楊佳被倉促處死,反映出中國政治腐敗法制倒退的軌跡。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218/11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