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方覺:9.13宣告接班人指定製失敗

作者:

今天是「9.13事件」37周年。

1971年9月13日,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林彪自行乘坐專機飛往蒙古方向,在中國境外墜機身亡。

「9.13事件」第一次昭示了接班人指定製的失敗。

 

圖為文革中的林彪與毛澤東(右)

林彪從來沒有從事過黨務工作,也從來沒有從事過政府工作,毛澤東準備讓這樣一個人「治黨治國」,是完全荒謬的不負責任的安排。

1959年夏季後林彪主持中央軍委工作,改變了前任彭德懷注重軍隊正規化建設的治軍方向,把「突出政治」擺在軍隊工作的首位,大搞「四個第一」 、「四好連隊」 、「五好戰士」。同時,林彪也改變了彭德懷作為中國軍隊日常領導者同毛澤東保持相對獨立的原則性,對毛澤東阿諛逢迎、投其所好,將中國軍隊變成了毛澤東的「御林軍」。林彪最大的錯誤,是以軍隊主要領導人的地位,支持毛澤東違規發動和全面開展「文化大革命」。沒有林彪的推波助瀾,「文革」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損害。

林彪還是典型的「病夫」。他1938年被友軍槍擊誤傷後,身體一直不好。特別是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他的身體差到無法正常工作,大部分時間處於養病和休息。即使是「文革」期間成為「接班人」,他由於健康不良也不能參與中共領導層的日常運作。一個基本上不能工作的「老病號」接什麼班?

毛澤東去世後,中共繼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指定接班人的傳統劇本。

1989年「6.4事件」期間,鄧小平指定率先「旗幟鮮明」地在上海查封開明的《世界經濟導報》的江澤民為「接班人」。1992年,88歲的鄧小平又跨代指定「立場堅定」地頭戴軍用鋼盔指揮鎮壓藏民抗議的胡錦濤做江澤民的「接班人」。這兩代「接班人」鑄成了政治不改革、腐敗不改變、人權不改善、治理不改進的「時代特色」。這就再二、再三地昭示了接班人指定製的失敗。

中共內部既沒有黨員直接選舉各級黨委領導人的機制,也沒有全國黨代表大會競爭性選舉黨中央領導人的機制,政治權力、特別是人事權過度集中在最高領導人手裏,從而形成了最高領導人指定自己的「接班人」的家長式做法。

接班人指定製的最大弊端,是用保守政治的繼承性取代政治變革,用僵化政策的連續性取代政策創新。因為「被指定者」需要繼續效忠「指定者」,需要繼續遵循「指定者」的路線,需要繼續維護「指定者」和「被指定者」的共同利益。

在共產黨大國的歷史上,被指定的領導人往往是守舊者,沒有被指定的領導人卻可能是革新者。

斯大林1952年指定保守無能的馬林科夫為「接班人」。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馬林科夫身兼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兩項黨政最高職務。但是,幾個月後,具有改革意識和實際工作經驗的赫魯曉夫就取代了馬林科夫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三年後,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時代的嚴重錯誤,並開創了共產黨國家最初的改革。又過了一年,馬林科夫聯合殘留在蘇共領導層內的所有保守分子,試圖一舉廢黜赫魯曉夫。在蘇聯國防部長朱可夫的傾力幫助下,赫魯曉夫擊退了馬林科夫們的政治反攻。

1985年,掌權一年多的僵化的契爾年科匆匆去世時,沒有來得及指定「接班人」。蘇共領導層內的一些保守分子試圖爭奪總書記的職位。這時,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提議由戈爾巴喬夫接任總書記。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支持葛羅米柯的提議。在蘇共的體制里,從來不設「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所以政治局委員的地位和作用相當高。葛羅米柯和烏斯季諾夫的主張得到了蘇共領導層多數成員的贊同。戈爾巴喬夫成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後,立即重啟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三任最高領導人中斷了21年之久的改革。以「民主化」和「公開性」為主題曲的戈爾巴喬夫的全面革新,比赫魯曉夫的「反對個人崇拜」和「全民黨、全民國家」要深刻得多。

胡錦濤也曾試圖指定「接班人」。當他1992年被鄧小平選中後,即開始培植自己的「接班人」-李克強。經過15年之久的精心安排,到2007年時,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預測李克強將在該年的中共「十七大」上成為下一代的「首領」。

然而,我確信:經過共同努力,胡錦濤試圖指定接班人的計劃一定能夠擊破。

2007年3月,我寫了題為《中共十七大的最大問題》的文章,發表在2007年4月號香港《動向》雜誌,第一個公開反對胡錦濤試圖單獨從自己的幫派里選定「接班人」,並且第一個明確提出實現中共最高領導層政治平衡的其他人選。

6個月後,在「十七大」前夕和「十七大」,胡錦濤試圖指定接班人的計劃被中共領導層的多數成員否決。

這就又一次昭示了接班人指定製的失敗。

今天還是中秋節。我願意把1年半前的那篇文稿作為特殊的「月餅」,慰藉失去了「接班人」前景的那個政治幫派。

中共十七大的最大問題

方覺

2007年3月25日

今年秋天將要召開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實際重點是調整中共領導層的人員。

幾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正省級和正部級官員,將在十七大進入中央政治局及中央書記處。一部分十六大產生的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由於政治原因、年齡原因、健康原因,將會退出中共領導層。

十七大在人事調整上的最大問題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是否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在中共的領導結構里,主要決策權和日常工作領導權由最高領導層-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執掌。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能否在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着年輕一代領導者能否開始在中共最高領導層產生重要影響。

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能否在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還有更大更長遠的政治意義:年輕一代領導者能否在五年後的十八大接替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共第四代領導人。

按照1997年中共形成的政治規則,年滿七十歲者不再當選中共領導層成員。只有一個人違反過這個政治規則:1997年十五大時七十一歲的江澤民堅持留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02年十六大時七十六歲的江澤民堅持留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之後的中共領導人不應該重複江澤民的違規行為。

包括胡錦濤在內的準備在十七大連任政治局常務委員的幾位領導人,到2012年十八大時,都將達到或超過七十歲。他們能不能在十八大遵守政治規則退出中共領導層?

只有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在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才可能比較順利地在十八大實現中共第四代領導人適時退休。

在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中,存在着可以在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合適人物。

1955年出生的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擔任團中央常委、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參加了那個時期的改革開放。1993年擔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取得了主持一個全國性組織的政治經驗。1998年擔任河南省省長,2002年擔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2004年擔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積累了農業大省和工業大省的領導經驗。

1982年李克強置身其中的那一屆團中央常務委員會及團中央書記處,是在主張改革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支持下組建和工作的。

1953年出生的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自1982年起先後擔任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常務副市長、地委書記、省會市委書記、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書記、直轄市市委書記,幾乎經歷了地方領導職務的所有層級,在內地(河北)和沿海(福建、浙江、上海)工作了二十五年,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與改革開放,擁有基層和高層、貧困地區和富裕地區的領導能力。到地方擔任領導職務之前,習近平在中央機關從事過重要工作,熟悉中央黨、政、軍領導體系的運轉。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1959年至1962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1962年9月後遭受了將近十六年的嚴重的不公正對待。1978年至1980年主持廣東省工作期間,倡議和實施了廣東改革開放的起步,為全國的改革開放樹立了最初的示範。1981年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82年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並負責中央書記處日常工作後,參與推進全國的改革開放。習仲勛對習近平堅持改革開放有着正面的影響。

十七大調整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需要體現政治平衡。不僅應該有來自團系統的新人選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而且應該有來自其它重要系統的新人選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李克強和習近平分別是中共內部最主要的兩個系統的最年輕的有代表性的人物。

李克強和習近平早在十年前的十五大就進入了中央委員會。他們應該代表年輕一代領導者在十六大進入中央政治局。主要由於江澤民力圖延續自己對中央領導層的影響,儘可能多地安排了自己的支持者進入十六大的政治局,耽擱了中共領導層的年輕化。

目前李克強和習近平是十六大的中央委員。在中共最近的歷史上,有過由中央委員或候補中央委員直接晉升政治局常委的不止一個先例:在1992年的十四大,中央委員胡錦濤直接晉升政治局常委,候補中央委員朱鎔基直接晉升政治局常委。十七大可以參照這種先例。

胡錦濤五十歲時成為政治局常委。如果李克強五十二歲、習近平五十四歲時成為政治局常委,不應該被認為過於年輕。

還有若干政治素質較高工作業績較好的五十年代出生的正省級和正部級官員,可以進入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書記處。四十年代末出生的正省級和正部級官員,具有較強的政治能力和較豐富的工作經驗者,也可以進入政治局或書記處。

進入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新人選,同樣需要體現政治平衡。這些人應該來自中共內部儘可能廣泛的不同系統,恰當反映不同系統的要求。政治平衡並不是政治折中:安排一些能被各個系統接受的平庸者進入中央領導層,或者安排各個系統中的無能者進入中央領導層。

領導人的年輕化是當代的世界性趨勢。主要大國的最高領導人開始執政時,大多是五十多歲,有些是四十多歲。如果以胡錦濤為代表的第四代領導人在十八大退休,那時李克強和習近平都不到六十歲,這有助於中國最高領導層的年輕化。

如果十七大僅僅安排五十年代出生的官員進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這將使年輕一代領導者能不能在十八大接替第四代領導人出現疑問。

中央政治局通常有二十多個成員,一年往往只舉行幾次會議,原則性地討論或通過一些重要決定,不是經常性的工作機構。中央書記處主要是在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處理黨務和政治事務,不是主要的決策機構。因此,一個十七大的政治局委員或書記處書記,難於在十八大直接晉升中共最高領導人。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能不能在中共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對中共第四代領導人五年後能否真正退休的敏感測驗,將對未來中共領導層的政治方針和政策導向產生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 王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914/10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