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告訴你啥叫和諧社會 美國沒有城管隊

 

圖像文字由"石破天驚"網友授權本站獨家發表

「如果你愛他,送他去美國,因為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美國,因為那裏是地獄」,愛恨交加的心態,生動的描繪了大陸中國人對美國的複雜感受,也讓在大洋彼岸的國人對美國充滿了好奇。

當那個「垂死的、腐朽的、每個毛孔里都流着血的骯髒的資本主義美帝國」被自己「踩在腳下」,一個實實在在的「美國」,立時將心中的「紅牆」和「主義」擊得粉碎。

要有人問我,在美國這些年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我會說:不是矯情的自由、浪漫,而是簡單的「正常」。無論你是在街上還是在商場,在乘車還是在娛樂,美國國民的平和心態和社會秩序都足以讓我這個生活在美國的「大陸客」感到「知足」。

最近出差去紐約,路上隨拍了一組照片和大家分享,有一句說一句,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管窺」美國的視角。

上路,美國的高速公路佈局合理四通八達,利用率充分,連接了所有5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而且就像他的名字一樣「free way「(直譯為:免費之路),幾乎沒有收費。但有時也會堵車。

高速公路每隔幾十公里會設立休息區,在離休息區不遠處就會看到提示牌。

休息區有能容納幾十輛車的免費停車場,休息區佔地都很大,綠化很好。

如果餓了可以在這野餐

介紹當地自然狀況和各種信息的設施

休息區內的服務設施,這樣的一個休息區有多少人來管理呢? 放心,美國納稅人的錢是不會有人敢濫花的,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全職的僱員, 工資從州政府的財政預算里出. 主要負責衛生, 秩序監控和向行人提供信息.

休息區最核心的功能當然是洗手間,這是男洗手間,乾淨整潔設施齊全,手紙隨便用(大陸人羨慕吧)。

休息區內賣飲水、食品的自動售貨機。大多休息區都有飲水機和自動售貨機.累了花1個美刀買瓶冰涼的SODA和一包薯片, 坐在乾淨整潔的桌椅邊看看當地的風情介紹. 一路上的疲憊馬上煙消雲散. 如果你迷路了,也不要緊.休息區里還有免費的地圖提供.

這個架子上擺放的是當地地圖、旅店、飯店等信息資料,用者自便。對於一個遠道而來的陌生旅行者來說,休息區內的免費宣傳品架一定要留心看看。如果你是來這裏找樂子,那些標着Visitor Guide, Traveler Guide的冊子會告訴你附近的名勝和娛樂設施有哪些.甚至還有小地圖標識出來他們. 你也不應該錯過那些廣告冊子.從這你經常能找到半價的旅館和免費的早餐和餐館的打折券. 一個電話, 你在休息區里就可以便宜地訂下幾十英里外的下個落腳點.

這是連接紐約和新澤西的華盛頓大橋,英語:George Washington Bridge,簡稱GWB,是跨越哈德遜河的收費懸索橋,過橋費是八美元。

喬治華盛頓大橋總共分為兩層,上層有雙向共8線道,下層有雙向共6線道,總共有14線道。除了車行道之外,另外在橋的兩側還有兩道行人路。橋上的速限為每小時70公里(每小時45英里)。

行車中拍到的在河邊鍛煉的人

進了市區,在許多街口都有這樣的小攤,熱狗一塊錢一個。在紐約的上班族一般都會經常光顧這裏,便宜方便。

這位老兄正在午餐。

紐約的存車場,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人們發明了這樣的存車場,很壯觀,一般存一天車的價格在三十美元左右。

存時間長的車都被放在最上層

遠眺帝國大廈,美國經濟復甦的象徵,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誌。

紐約街頭

紐約街頭遊覽車推銷員,他們為遊覽車招攬乘客,但絕沒有強行拉客的現象出現

乘客有秩序的排隊上車

出租車是紐約很主要的交通工具,在紐約出租車業非常興旺。當然,在紐約幹這一行,「功夫」要非常過硬。

街頭紐約客

這衛生狀況,和國際大都市不符啊

紐約法拉盛,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一個區域;近年來逐漸成為亞洲裔移民──特別是來自台灣、南韓、中國大陸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由於在此生活的華人比曼哈頓的唐人街更多,形成一條新唐人街,所以現在被稱為「紐約第一華埠」。

一眼望去滿街都是「中國人」的面孔,要不是有美國警察在街上站着,只看照片都看不出來這是美國。總的觀感,這裏的城市環境要低於大陸幾大城市的平均水平,而且隨着大陸移民的增多和中共媒體的全面滲透,人文環境正有逐漸大陸化的傾向,令人憂心.而美國政府對這種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軟性滲透也沒有有效的方法防範.

招牌都是中國字

在法拉盛看見這個,如雷貫耳的「紐約退黨中心」,辦公室就在街對面,和老太太聊了幾句,老人告訴我:「在這很長時間了,每天都有人來退黨。」

在自由社會享受自由表達權利的幸福的"中國人".

在市中心的聯合廣場欣賞來往的人群,這裏經常有各種政治團體和個人發表演講和舉辦活動,甚至是「反政府"示威。美國的包容精神讓這個國家不強大都難。

廣場中有很多擺攤的小販。他們大多守法經營,為紐約的繁榮和稅收做了不少貢獻。在紐約的小販隊伍中,86%的經營者都是外來的移民。

匆忙的紐約客

廣場對面的大街上同樣是各種攤位。沒來過紐約的大陸人可能難以想像,在紐約這個現代化大都市的街頭怎麼會有這樣多的街頭小販?而且是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

這是賣音樂CD的小販。2005年當時的紐約市市長彭博曾在一個保護無證件移民街頭擺攤的法案上簽字。該法案要求市政府工作人員在小販申請執照的時候不得查詢他們是否公民或者移民身份,也不許警察等執法者查詢他們的身份或者因為其身份干擾小販的生意。

出售黑人飾物

花店的花都擺到街上,即為生意做了廣告也美化了市容。

在一條街上看到一個賣糖花生的小攤販,生意不錯。

這就是他的產品,類似大陸的琥珀花生,兩塊錢買了一包,沾料里放了桂皮,可能有人會不喜歡那個味道。

一邊吃一邊和這位大哥聊了起來,他告訴我,自己從埃及來,叫默罕默德,在美國二十多年了,這個攤位就是自己謀生的工作。我問他,擁有這樣的攤位要花多少錢?他似乎很納悶我會問這樣的問題,他說,就到市政府申請個「許可證」就好了,一年交一百六十塊,"That's all."他還說,「許可證」申請下來後,攤位隨便你擺在哪,因為自己有很多老客人在附近,所以自己基本不會挪地方。

許可證要掛在攤車上

我問了他一天能掙多少錢?他沒直接回答我,但是告訴我自己有三個小孩要養活.

別了賣果仁兒的默罕默德,往前走遇上這位吹薩克斯的"山姆大叔",老人很安靜,腳旁邊放着琴盒,抑揚的爵士薩克斯總能吸引路人駐足.

他選擇的並不是個人來人往的好"地盤".

他可能怕喧鬧破壞了他的"意境"

出差任務結束,坐飛機回家

地鐵里看見這兩位,手握結他我歌且謠

說實話,以我這老搖滾的眼光,這兩位相當有水平,與其說他們在賣藝掙錢,不如說兩人在找機會自我展現,看那陶醉的表情就知道.

地鐵演出的"許可證".

設計台詞:俺們美國沒城管!嘿!俺們美國沒城管!!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704/9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