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外媒:地震曝光共軍弱點

士兵在震央附近的映秀鎮一座倒塌的學校(LIU JIN/AFP/Getty Images 2008-5-15)
外電:地震曝光中共共軍弱點

5月地震之後,中共於在四川省部署了大約與美國駐紮在伊拉克相同數量的士兵。

紐約時報1日報導,來自於中共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部隊的大約13萬人部隊,緊急進入四川山區,這是中共從1979年越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兵力部署。

這的確是一個大規模的軍力部署,攤開給大眾和媒體中共軍事紀律及效率,並且提供國防分析師最佳機會,來評估經濟起飛以來挹注幾十億元的中共解放軍,在危機中的軍事表現。這些部隊在國內的媒體偏袒報導上獲得了好成績,不過並沒有讓一些解放軍的老員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軍事專家莫維農(James Mulvenon)表示,這次地震顯示出部隊的最好和最壞的一面:移動迅速,不過軍隊沒有在最初的72小時內為救人做好準備,當數千人被壓在倒塌的石土下時,每一分鐘都很重要。

「你是擁有一大批人急速徒步過山區,並且用雙手挖掘」,華盛頓的情報研究中心主任莫維農說,「這不是一個現代化軍隊主要的表現。」

在國營人民日報的網路論壇上,一名重要的國防分析人員張召忠(譯音,Zhang Zhaozhong)認為,像第38工兵團、第二炮兵工程兵和海軍陸戰隊這些特種部隊 知道如何從倒塌的建築物下營救生還者。不過他也表示,絕大部分部署的軍隊和一般的作戰部隊不太受過救援訓練。

美國前駐北京武官卜思高(Dennis J.Blasko)表示,解放軍陸軍有大約100架直升機載運食物、補給品和醫療團隊到偏遠的山區並且營救傷者。他表示,「管理在該區活動的飛機和直升機可能是人民解放軍進行過的最大範圍的操作」。不過許多專家認為,直升機太小以致不能搬運笨重設備,而且沒有足夠的飛機跟上營救的速度。

上海復旦大學安全專家沈丁立(Shen Dingli)認為,中共軍隊在地震中的表現,反應出解放軍並沒有立即戰事準備,例如像對台灣這樣潛在戰事。比如說,在地震發生後2天,只有15個傘兵空降地震震央附近的山區,氣候不佳和地勢起伏不是不派出大批軍力的並且更快行動的藉口。他說:「空軍應該能在2小時內派兵進入汶川,卻花了44小時。」

澳洲國防部前任官員倍姆(Allen Behm)表示,中共解放軍在營救受災者的表現並不好,因為軍隊還是專注於傳統的作戰而非工程技巧。雖然努力想現代化,倍姆認為,「人民解放軍還是建構在帶領數十萬軍隊進入戰區的想法上。」

對於密切追蹤軍隊進展的人士而言,軍隊的救援努力也顯示出中共解放軍要成為美國軍隊的勁敵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美國羅德島州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的中國專家波拉克(Jonathan Pollack)質疑, 「中國社會發生混亂,解放軍卻似乎無力招架?」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衝突合作研究所資深學者Tai Ming Cheung表示,除了準備與台灣的可能戰事之外,中共「着重在邊境內發揮力量以確保社會穩定」。

今年,西南部成都軍區的解放軍部隊一月份被部署到南方的大風雪受創地區,3月他們被轉移到西藏平定反政府抗議。之後在5月地震來襲,他們從西藏高原前往營救埋在倒塌建物下的人民。

專家認為,最近這些任務的範圍,以及指定的支持國家建設、國家安全和救災等任務顯示解放軍還在尋找它的角色。

中國和西方分析師都認為,軍隊缺少重型運輸直升機和飛機,造成在救災初期的嚴重瓶頸,軍隊的通訊很差而且沒有即時的監控圖像幫助他們做決定。

「到處都看到他們」,華盛頓的世界安全協會(World Security Institute)中國專案主任哈格特(Eric Hagt)提到這些士兵,「不過這個任務的實際成果遠不值得讚揚。如果有適當的設備、技術、知識和訓練的話,他們可以多救多少人。」

到目前為止,官方的地震死亡數字接近7萬人。中共國防部發言人胡昌明在 5月18日的新聞發佈會中表示軍人從瓦礫中挖出21666人。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數字,可能太過了。一個月後,另一名軍官澄清說軍隊救了3336人。5月15日下午坐在都江堰市路邊抽煙的一名軍人表示,「我們幾乎是在挖屍體。」72小時的救人「黃金時期」早已過去。

一名要求匿名的中國記者與一團解放軍軍人前往震央附近的映秀鎮。他表示,他們在地震發生後大約48小時的黃昏抵達。軍人們攜帶的收音機只有5公里(或3英里)的收聽範圍。一些軍人沒有野戰口糧,就帶餅乾給自己吃。幾千名遇難者還被埋在倒塌的建築物下,包括200多名當地的小學生。

這名記者表示,8百名傷者被帶到空地等待直升機。不過到第二天中午都沒幾架直升機過來,只有大約10人由飛機載走。許多人在空地上等待營救時死去。藥品已經用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703/9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