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通貨膨脹當頭 中共還未想好咋調控

CPI匯率齊飆 怎麼調控周小川尚未拿定主意

在CPI、油價、匯率齊攀高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1日表示,貨幣政策要應對物價過快上漲,而具體使用何種政策工具須綜合平衡考慮。「貨幣政策有多種工具,也不見得就一定要用哪一種,要綜合平衡一下哪個更好。」

  《上海證券報》報道,周小川是在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時作上述表示的。同樣出席此次會議的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也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裏面包括了多項穩定物價的措施,目前關鍵是使這些措施得到落實。

**************************************

華爾街日報 通脹預期考驗中國

中國持續的高通脹已經成了一個心理問題,很可能讓高漲的價格一直持續下去,就算豬肉和糧食等商品價格的漲勢今年逐漸平息也無濟於事。

  2006年12月,消費價格開始加速上漲,2007年3月突破3%的平均年增長水平。今年1月,通脹率達到了7.1%,是10餘年來最高的。周二將公佈的數據預計會顯示出2月的增幅更大,可能介於7.5%至8.5%之間。

  這些數字給一段時期內通脹還將繼續高位運行的公眾預期火上澆油,而且就算實際的通脹率如許多分析師預計的那樣,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下降,這樣的預期也會令中國的經濟管理複雜化。如果人們認為價格將一直上漲,並作出相應的舉動,比如說趁價格進一步上漲之前進行搶購,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會推高通脹。

  這樣的預期會加大通脹壓力,目前通脹還主要限於食品,尤其是豬肉和禽蛋類。中國央行在上個月的金融政策報告中說,通脹預期加大增加了工資上漲壓力,也會促使企業調整定價行為,容易形成價格上漲的擴散和自我強化。

  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的中國高層決策者已經表示,抑制通脹是中國最重要的短期經濟工作重點,不過一旦美國經濟減緩開始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中國領導層也可能改變看法。

  周一,中國海關發佈數據,顯示出中國的貿易順差2月出現明顯萎縮,從1月的194.9億美元下滑至85.6億美元。由於對美發貨量疲軟,2月出口額僅較上年同期增長6.5%,而進口額增長了35.1%。

  經濟學家表示,最近一個月的貿易數據受到了春節長假和雪災阻斷交通等季節性因素的嚴重影響。但這些數據仍然反應出,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中國出口增長從2007年年中開始逐漸放緩,並一直在持續。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增長將會減緩,中共政府卻一直對價格上漲態度強硬,一大原因就是對通脹預期的擔憂。最近幾乎沒有傳出什麼能平息通脹預期的消息。周一,統計局宣佈,衡量企業成本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2月較上年同期上漲6.6%,這是2004年12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Capital Economics駐倫敦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說:「通脹的延續時間比我所預計的長得多。而持續的時間越長,對人們的預期的影響就越大。」

  政府發表強硬聲明的原因之一是讓公眾相信通脹得到了控制,這本身就有助於控制通脹。但通脹預期看來很難抑制。比如,中國缺乏發達國家投資者可用來對未來的通脹進行預測和對沖的成熟的債券和期貨市場。

  現有的種種跡象不容樂觀。在央行最近的季度居民調查中,65%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的價格還將更高,這個比例是該項調查為時尚短的歷史上最高的。而且上述調查是在去年11月進行的,那時的通脹率還沒有超過7%。

  對通脹預期的擔憂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共政府在加息等更為傳統的手段之外還極力宣傳對食品和燃料價格的控制。許多經濟學家都批評價格控制是弄巧成拙:他們說,如果不用高價格來刺激生產商生產更多產品,短缺的情況就不會消失,價格也會保持在高位。但價格控制確實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即短期內價格不會猛漲。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其最新的中國經濟季度報告中說:「行政手段有助於控制通脹預期,在迅速穩定形勢方面尤其有用,並能在短期內發揮作用。」同時,世行也強調價格控制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長期依賴這種手段。

  由於美國就業數據疲軟加劇了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中國的上證指數周一下跌3.6%。(作者 Andrew Batson)

*************************************

21世紀經濟報道 貿易數據揭示通脹之源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處重要時刻:2月順差僅為85.55億美元,大幅低於1月份的194.9億美元,而同期CPI上漲8.7% PPI漲6.6%。當然,全面的判斷中國經濟形勢還要等信貸、投資、消費等數據出爐。若分析中國海關所呈數據,會發現許多問題,既揭示中國通脹之源,又暗示未來貿易的走向,為減少偶然因素的影響,以下分析若無特別注釋,則都以2008年1-2月累計數據與去年同期累計數據對比。

  2月貿易順差大幅下降,整體上看是因為2月的出口基期數據較高,且進口過快,2月進口額共計788.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1%。較多分析師認為,1-2月份的雪災可能導致出口較多的東南部地區因交通受阻等原因延遲了交貨,春節較長的假期也影響了出口活動,但僅為猜測,不能量化和證明。

  與去年同比,農產品進出口數量和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如今年玉米出口數量下降96.5%,食糖出口下降47.3%等,而同期進口大豆546萬噸,計30億美元左右,去年則進口361萬噸約11億美元,今年食用植物油的進口額也大增79.5%。農產品價格上漲是此輪通脹的主要推動力,2月的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3.3%。去年,中國糧食(不包括大豆)總出口量是991萬噸,進口不到160萬噸,今年已原則上全面叫停糧食出口,因此,農產品出口大幅下滑,而大豆進口大幅增長,這抵消了部分貿易順差。

  資源類商品進口價格呈現大幅上漲,如鐵礦砂以及精礦進口量只上升16.2%,但金額上漲114.5%,原油、成品油金額分別上漲77.7% 89.1%,而數量僅增長9.5%、17.7%。鐵礦石漲價是在去年較高的基礎上進行,去年中國鐵礦石進口3.8億噸,上漲17.5%。

  分類數據顯示,石油、大豆、穀物乾果、鐵礦石、天然橡膠、紙漿等資源性商品在前兩個月進口金額增速遠遠快於進口數量,顯示輸入性通脹較為明顯,這也說明進口強勁增長的背後,很大部分來自於進口商品價格的大幅飆升,內需對進口的推動因素明顯高估。

  在國別上,去年前兩個月對美出口345.3億美元,進口93.3億美元,而今年出口為346.39億美元、進口131.18億美元,出口增長停滯而進口增加,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升值,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需求減緩。因此,中國可能面臨內外需求雙重減緩,而上遊資源類商品漲價的壓力,從而呈現出滯脹趨勢,即高物價、高失業率並存,如何防止經濟過快下滑與抑制通脹是中國經濟能否軟着陸的主要困境。(作者:張立偉)

***************************************

中國證券報 防止價格上漲「接力賽」

 目前,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較多,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加大。因此,對於價格上漲原因的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弄清物價上漲的來龍去脈,有預見性、針對性地出台相關治理措施將會帶來更顯著的效果。

  雖然當前我國總需求對通脹的影響大於總供給,但隨着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到位,相信經過必要的實施和執行過程,總需求主導的通脹壓力會得到有效緩解。但是我們更應該密切關注輸入型成本拉動的通脹壓力。因為,目前國內外各類要素成本上升拉動總供給而帶來的價格水平上升,可能會「接力」總需求推動的通脹水平的下降而成為主導我國通脹上升的新的驅動力。

  統計局公佈了2月份的經濟數據,CPI增長達到了8.7%,我國的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物價上漲關係到國計民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以較大的篇幅對通脹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並提出了全面治理通脹的措施。報告明確指出,要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要「考慮到居民、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努力避免物價漲幅過大」。目前推動我國價格上漲的因素較多,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加大。因此,對於價格上漲原因的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

 

  總需求主導通貨膨脹

 

  從去年4月CPI同比增長4.4%開始,中國經濟結束了近三年的低通脹高增長態勢,出現了高增長高通脹的趨勢。這一輪物價的上漲,原因確實是很複雜的,有總需求推動的因素,也有總供給拉動的因素。 總需求推動的主要動力是:過度的投資,過大的貿易順差,過剩的流動性,特別是第三個原因,可能是其他原因的根源。總供給拉動主要是要素價格上升,比如工資上漲,石油價格上升,糧價上升對食品成本的拉動等。總需求的推動則使總需求曲線右上行,總供給的拉動型使總供給曲線左上行,結果都是價格總水平的上漲。

  總需求推動型與總供給拉動型對經濟產生影響的不一致之處在於,總需求曲線右上行使價格水平和用GDP描述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步上升,也就是所謂「高通脹高增長」的經濟形態。總供給曲線左上行使價格水平上升而總產值下降, 就是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 「高通脹低增長」的所謂「滯脹」經濟形態。

  目前,中國經濟在通脹上升的同時仍然繼續保持高增長,說明近期通脹預期的變化,成本拉動的成分相對較小。從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增長一直小於CPI增長也可以看出, 能源、礦石等等原材料價格漲幅低於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游產品價格也沒有傳導到最終消費品的壓力,進一步顯示目前通脹水平的增長不完全是成本拉動的通脹,總需求可能是推動通脹水平和通脹預期上升的主要動力。

  因為認識到目前我國總需求對通脹的影響大於總供給影響。所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9項措施,再加上緊縮的貨幣政策,財政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鼓勵生產增加供給,對總需求推動的通脹是有針對性的。相信經過必要的實施和執行過程,我國總需求主導的通脹壓力會得到有效緩解。

 

  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2008年,可能要加倍關注要素成本上升對通脹拉動的影響。我們注意到兩個現象。

  首先,2月份的PPI已經同比上升到6.6%。 去年CPI從4月開始一路攀升至6.9%。PPI卻一直在2.5%到3.5%之間徘徊。去年PPI最高是11月的4.6%。也就是說,去年在通脹上升的過程中,上游的成本並沒有對最終消費價格產生上升的壓力。這也支持了我們上面強調的這一輪通脹是以總需求推動為主的結論。但是,今年一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CPI達到7.1%的同時,PPI躥上6.1%的水平,幾乎是2007年同期PPI增長的2-3倍。統計局周一公佈的2月份PPI達到6.6%。上游投入品價格上升較快,理論上一定會在一段時間後傳導到最終消費價格上,對通貨膨脹產生成本拉動的壓力。美元的持續貶值,價格與美元掛鈎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鋼鐵,銅,礦石,糧食等等,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或高位運行。這些在下半年帶來的直接後果是高價格的能源、原材料輸入,PPI可能持續走高,而PPI對通脹的成本傳導的壓力加大,輸入型通貨膨脹的風險上升。

  其次,國內工資水平的上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工資上漲是必然的。我國經濟連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與勞動力紅利有很大的關係;出口產業的迅速擴大,也應該得益於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

  近幾年經濟的兩位數增長,勞動生產率提升等等高於GDP的增長,工資呈上升趨勢是必然的。沿海地區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也顯示了工資上升的壓力。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從保護勞工權益的角度做出的各項法律規定,使工資增長的預期加大。經濟學理論認為,在一個通脹預期高的環境中,工資上升是通貨膨脹的剛性因素。而在目前我們的通脹環境中,工資上升可能從要素成本和消費兩方面推動價格總水平的上升。

  由於國內外的要素成本都有上升的趨勢,所以我們應該高度關注有可能推動通脹上漲的成本要素,包括國際市場高價格原材料價格輸入型通脹和工資成本上升的剛性要素。

 

  防止成本因素的「接力效應」

 

  2008年上半年,由於去年價格上漲對今年價格的翹尾影響,年初風雪和農曆春節需求上升的臨時因素,加上一些調控措施的周期並沒有完成,CPI的數據應該不會發生較大的改變。 下半年,這些臨時因素消失,調控措施到位,一些加大力度支持的農產品生產周期完成,特別是,緊縮的貨幣政策累積效應的顯現,相信我國總需求拉動的通脹可能會得到控制。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要素成本上升拉動總供給帶來的價格水平上升,可能會「接力」總需求推動的通脹水平的下降而成為主導通脹上升的新驅動力。特別是當成本拉動的價格水平上漲「接力」總需求推動通脹的時候,非常容易抵消我們正在採取的通脹治理政策組合的作用和效果,使人們覺得政策無效。當然,我們不是說半年以後再關注這些要素成本的上升帶來的影響,因為這個「轉接」過程,或者說「演變」過程,不會如此被清晰地劃斷。

  治理成本驅動的通脹,我們認為,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治理輸入型通脹的結論在目前的國際大環境下可能並不成立。因為這個結論有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沒有被滿足,這就是「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全球大宗產品價格是穩定的,人民幣升值對降低國內的PPI,進而降低PPI的傳導壓力是有意義的。但是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特別是美元不斷貶值,能源、糧食價格不斷大幅攀升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只不過使這些進口產品的人民幣計價有所下降,而不是價格的下降。如果國際價格繼續上漲,按人民幣計價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在目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有諸多變數和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這種相對價格的作用不僅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還可能帶來其他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可能是更靈活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合適時機。

  比較可行的措施之一可能是刺激內需來吸收工資的增長部分。而貿易順差減少增加的國內供給,可以使增長的工資的消費支出不至於推高價格。而因為生產成本的增加而減少的利潤,也有望在更大的市場規模中得到補償。

  總之,從現在開始,在治理以總需求推動為主的通貨膨脹的同時,有必要密切關注總供給拉動的價格水平上漲,提前制定防範措施,防止通貨膨脹的「接力賽」 。(作者:左曉蕾)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312/7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