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天津薊縣6.25征地慘案 數千人半夜突襲

作者:
當地政府和開發商突然夜襲盤山腳下的蓮花嶺村及盤富莊村,強行摧毀良田和果樹。

天津薊縣蓮花嶺村和盤富莊村民因當地政府低價徵收轉賣土地,封鎖一切財務帳目,用暴力手段摧毀良田和果園,強行進行施工,並截留、侵吞、挪用各種補償款,導致村民生活失去保障。村民堅持上訪告狀,遭到當地政府打擊報復,禁止上訪及不給予任何答覆。

天津「6.25」慘案

2007年6月25日凌晨2點開始,當地政府和開發商突然夜襲蓮花嶺村及盤富莊村,開發商租用大型客車30多輛,黑社會打手兩千多人,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將百年果樹和自種果樹十萬餘棵摧毀,毀掉五個井口,挖毀地下鐵管道4500餘米,變賣樹幹和鐵管80多萬元,損毀兩千畝水電配套齊全的耕地和青苗。

這夥人身穿迷彩服,頭帶鋼盔,手持木棍,對前去論理的村民圍追毒打,對老人、婦女用高壓滅火器噴擊,進入施工現場的村民,見一個打一個。

蓮花嶺村民陳小姐表示,有的村民胳?被打骨折和鎖骨被打裂;有的村民被打昏在地,還用腳踢;有的老人被高壓滅火器噴至休克;就連行人和摩托車也未能倖免;將村民的祖墳,挖的屍骨無存。有20多位村民受重傷,村民多次撥打110報警,也不出警。

當天包括政府人員、公安及黑社會,共出動七、八千人封鎖四周。這次的突擊行為,村民們稱為「6.25」慘案。之後,蓮花嶺村唯一一條對外出行道路,也被挖毀並設路障;河道完全堵塞,果樹被毀,口糧地也被霸佔。

因出行困難,旅店沒有客源,村民失去收入來源。

對於村民被毆打受傷事件,記者致電天津薊縣縣政府辦公室詢問,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他們已經處理了,具體的問信訪辦。

記者接着致電薊縣信訪辦(022-29142005),一位男性工作人員表示,「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我們依法征地,不可能出現糾紛。這是村集體土地跟村民沒有關係……」

*以下圖片是當地政府和開發商突襲蓮花嶺村及盤富莊村*










開發商看中寶地 低征強搶

據悉,蓮花嶺村地處天津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盤山腳下,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村民果品年年賣上好價錢,也興辦了不少農家旅店。村民生活水準逐年提高,跨入小康村的行列。

據村民反映,廣州恆大地產集團因看中蓮花嶺村的地理優勢,和當地官員勾結,非法低價徵佔土地300畝,蓋別墅高價出售。用蒙、哄、騙、威脅和恐嚇等手段強行清點簽字。

陳小姐表示,沒有和百姓協商,補償費太低,至今村民未簽字和未清點的還有53戶,也未得到補償安置和落實社保,恆大就動用暴力強行施工。

2007年3月5日早上5點,由鎮領導張海豐等帶隊,公安、司法人員攔截路口,恆大雇來挖掘機、推土機和黑社會人員,對蓮花嶺及盤富莊村進行毀地砍樹。村民趕來理論,很多村民被黑社會人員打傷。

2007年4月12日,當地政府動用警車七十餘輛,出動公安及恆大僱用人員共一千多人,強行進場施工,村民前去阻止,遭到暴力毆打。

恆大僱用人員把70多歲的老人打昏;10幾歲的孩子被打的滿地打滾;有的村民被抬起猛摔;有的村民被打的渾身瘀青。

當時在場警察拉上警戒線,看着百姓挨打,當天有60多名村民被打傷。由於村民奮力反抗,開發商未能順利施工。

村民揭露當地官員腐敗行為

蓮花嶺村及盤富莊村村民揭露了當地官員的腐敗行為。

2004年,村長李士敏用錢買官,上任後,命他哥哥李士成掌握會計帳目;縣政府興建旅遊線路,徵用蓮花嶺村80餘畝耕地,村主任謊報為50餘畝。

李士敏與鎮領導張海豐、梁慧伯、張佰恆等合夥將村集體十餘畝水電配套齊全耕地,建造七層高樓,李士成也在集體耕地上建造兩畝土地的二層樓。

李士敏與縣、鎮領導組建了勝嶺公司,假借「文化論壇」為名,侵佔村集體西大山林地山場和果園一千餘畝,從中牟取暴利。村民曾找鎮、縣政府反應,都敷衍了事。村民又聯名罷免村主任,而鎮、縣領導將罷免聯名冊原件騙去並銷毀。

還以建停車場為名,將村民承包的耕地果園和水庫400餘畝,歸為他們公司名下,並僱用社會流氓強行進行野蠻施工。

希望外界關注

當地官員還利用補償款去廣州等地旅遊,將村民口糧地、果園謊報為荒山、廢棄地,以換取土地資源部門的批示,利用拆分佔地達到大面積佔地。

村民失去口糧地,沒有了果園,未來生活無法保障,連生存都有問題。他們到處上訪求助,去年兩會去北京上訪,有29名村民被縣政府審問,5人被拘押,鎮政府人員晝夜阻止群眾上訪。

陳小姐表示,不許你去上訪,走到哪裏,跟蹤到哪裏,村民無法生存,沒有生活保證,村民拒絕簽字。現在小孩讀書都拿不出錢,靠借錢生活,今年很多村民都借錢過年,希望外界和媒體關注他們的處境。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天津「6.25」慘案實況錄像)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20/7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