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聯合早報 雪災所暴露的軟肋

 滯留在廣州的80萬名返鄉農民工,不知道他們是否已經在回家的路上或者解決了留城過年的辦法,住宿、生活費是否有了着落?還有被困於各地冰封高速公路的大批乘客們,是否都看到出路了?因深知要在一周內把大多數農民工順利送回家過年的前景暗淡,廣州市幾天前開始勸留農民工在地過年,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提出盡力挽留200萬滯留的農民工在「第二故鄉」過春節,中國氣象局前天的新聞發佈會更號召政府動員農民工在地過年。

  對這些受困的農民工來說,家,今年比過去更遠。

  經濟學家已經預測,由於雪災造成的交通障礙,物資供應緊張,還有對畜牧業和農產品生產的影響,估計今年第一季中國的物價指數還會上漲,有人預測通脹會達到7%,這無疑給正努力抑制通脹的政府帶來更大壓力。

  50年一遇的南方大雪,把這個龐大經濟體的好些脆弱環節給暴露了出來。雪災是天災,但它一舉影響數以千萬計中國人的生活,也說明國家原本的「正常」運行狀態不夠牢固,雪災突然把很多「不正常」的狀態帶到聚焦下:畸形的春運現象,不夠敏銳的國家應急機制,不夠完善的煤電體制,把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強制割裂的城鄉二元結構……等等。

  自兩年前到中國工作以來,我發現每年春節總會寫到春運、農民工返鄉的艱辛。第一次的衝擊來自於我和家聘小時工經驗的對比,我從北京飛到赤道邊的島國過年,六小時;她坐火車得超過一天。家與北京的距離,我這個「老外」,仿佛比中國農民更近。隔年,在中央「以人為本」精神的倡導下,鐵道部承諾春運「提速不提價」,但農民工仍發現坐火車回家的成本比平日高。

  沒想到,今年發生的竟是百萬人連家也回不得的事件。

  1月10開始的南方大雪損壞了不少發電站,南方地區供電不足所以火車開不出去,這是發生農民工回家困難的直接原因。也有西方評論說,煤炭價格市場化,但電力企業不准加價,造成電力企業缺乏發電積極性。再有一說是,前一陣國家和各級政府以行政命令「一刀切」,關閉了許多小煤礦,間接導致許多地方煤電緊張。可以說,後兩個原因其實和天災無關。

  還有,「春運」本身也是一種不正常狀態。

  2006年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曾說,春運客運的日需求量是5000萬,可是中國鐵路每日的最大承載力只有300萬人次,只達到需求量的6%。在這樣的狀態下,「春運」也持續多年,乘客像人肉沙丁魚一樣在車廂里擠上多個小時,從城市回到農村,從農村回城市,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勞動力。受影響的弱勢群體,忍耐一下也就過去了,過了這時期就好了。

  這讓人聯想到中國的發展模式,它也是長期在運行能力的邊緣高速行駛,甚至時以超越自身負荷能力的速度前進,許多矛盾懸而未解,一旦出現意外,損失當然是倍增。

  雪災中,新聞頻頻報道地方政府努力安頓滯留旅客,解放軍出動軍事配備給旅客舒困,強大的國家動員力再次得到展現。但災難以後,平時的「不正常」狀態可以糾正嗎?可能糾正嗎?(作者 韓詠紅)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03/7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