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優秀的父母,都懂得在這3件事上少管孩子,越不管,孩子越有出息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引導;一個孩子成功,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優秀的父母都知道:管孩子,並非事事都要管,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干涉越多,孩子越易逆反。

鄰居李姐是一位家庭教育指導師,兩個孩子培養的都很優秀。大兒子在初二那年,就被保送到了成都市最好的高中;小女兒今年即將小升初,成績也是班裏數一數二的。

相比學習上的優異成績,文文爸更欣賞她們家兩個孩子的獨立自律、犯錯敢於承擔責任的能力與勇氣。

李姐跟她老公的工作都非常忙,還會經常出差,一周大約一半兒的時間都沒在家。所以,倆孩子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很多事情都完全靠他們自己,她也很少管。

聽李姐說了幾次後,文文爸越發覺得她家孩子的優秀,與父母的「不管」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以下3件事,她很少管孩子,不管反而讓孩子更有出息了。

第一: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管

李姐說,她家兩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上下學都是自己背書包,無論是父母送還是老人送,大人都會空手,書包從來都是自己背。

這一點就與很多媽媽不同,在李姐看來,孩子自己能幹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干,不僅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還能鍛煉其獨立自理能力。

不僅是背書包,倆孩子從2歲開始,李姐都不會給他們餵飯了,都是給她們一個勺子或一雙筷子,讓其自己吃。

3歲開始就讓他們自己換衣服,媽媽只會在旁邊看着指導,但不會伸手幫忙,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有自理能力,減少對父母的依賴,養成獨立意識。

從孩子擁有自己的房間開始,李姐就要求倆孩子自己收拾屋子。起初,倆孩子不肯,就算收拾,也是亂七八糟的。但李姐並沒有生氣,反而是耐心引導,手把手教會他們如何收拾。

看到這,有朋友可能就會問:我家孩子不願意收拾啊?一喊他收拾,他就各種磨蹭。

在這裏,文文爸分享一個李姐家的例子,有次,李姐逗倆孩子,說下午2點想去遊樂場玩。一聽說遊樂場,倆孩子都非常開心。

可到了2點後,李姐就開始磨蹭,沒有一點想走的跡象,倆孩子就着急了,紛紛過來催促媽媽快點出門。李姐不慌不忙的說,你沒看我屋子還沒收拾完呢?你看你們玩的玩具、髒衣服、看過的書,都亂扔在地上,你們等等我,我收拾完了就出門。

接着,李姐就慢吞吞地開始收拾,突然又說到,晚上還有朋友來家吃飯,5點左右得去買菜,但現在又還沒收拾完,要不遊樂場改天去?

孩子們一聽遊樂場去不了,紛紛搖頭說不行,不行能怎麼辦呢?李姐問道;

「那我們幫忙一起收拾吧!」就這樣,倆孩子很快就把家裏收拾乾淨了,開開心心去遊樂場了。

總結李姐培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的秘訣,就是孩子自己的事,讓他們自己做,自己只引導不插手。

第二:孩子犯錯後,自己承擔後果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養出熊孩子!不想養出熊孩子,就得從小讓孩子學會犯錯後,要承擔後果。

比如孩子起床拖拉磨蹭,導致上學要遲到了,這時媽媽們不需要催促,只需要耐心的陪着孩子就好,上學遲到了,就讓他自己去接受老師的懲罰。

類似的還有,如果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批評,家長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就幫着孩子找理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確正確的行為,避免下次再犯錯。

對於孩子犯錯後,讓娃自己承擔後果,文文爸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很多父母的懲罰都是無效的,不僅沒有讓孩子意識到錯誤,還會傷害親子關係。

對於懲罰孩子,文文爸建議媽媽們遵循3個原則:

①孩子做錯事,要承擔直接後果,而不是消極後果

有媽媽可能會問,什麼是直接後果?什麼是消極後果呢?文文爸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晚飯上桌了,催促孩子幾次來吃飯,孩子都無動於衷,專注看動畫片。

這時媽媽就不要再催了,直接吃完就收,也不要再給孩子吃任何東西了,讓他自己承擔「飢餓」的後果。

什麼是消極後果呢?就是他明明是沒吃晚飯,你卻懲罰他不能下樓去玩了,吃完飯跟下樓玩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孩子可能是礙於父母的權威,而不下樓去玩。實際上,內心是非常不服的。

②懲罰孩子,別帶主觀情緒

很多媽媽懲罰孩子的強度,取決於自己有多生氣,比如哪天心情好,就不懲罰孩子了;若那天心情不好,就會狠狠的懲罰孩子。這樣既起不到管教的效果,也無法建立規則。

③出現不良行為後,得立刻讓他認識錯誤

文文爸曾在路上看到一個8歲左右的孩子,放學後因為媽媽拒絕給他背書包,他就沖媽媽大吼大叫。媽媽當時很尷尬,但也沒有立刻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只是警告孩子下次不能這樣。

她家孩子下次真的不會再吼父母了嗎?我看未必,孩子在出現不良行為後,父母要立即馬上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而不是警告說下次。

所以說,想要孩子犯錯後,有承擔後果的勇氣,就得從一些懲罰着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確正確的行為,才能真正地避免下次再犯。

第三件事:孩子的學習規劃,要科學引導

家長圈很流行「雞娃」,但優秀成功的家長,卻不會盲目的雞娃,而是會根據孩子的年齡、上學階段,進行正確的規劃。

在李姐家,倆孩子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去小區跳繩、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或者玩雲梯等。等玩過後,才會回家吃飯,吃完飯後也會休息10分鐘,再開始寫作業。

而寫作業,也不是盲目的寫,李姐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引導孩子使用番茄學習法來切分作業任務。這樣孩子寫起作業來既高效也專注。

而在學習規劃上,她與其他家長也有所不同,她只會抓孩子兩件事,那就是計算與閱讀,只要孩子每天完成這兩件事後,其他時間孩子就自由安排了。

總的來說,孩子因為心智不成熟,在很多事情上需要父母引導與幫助,而父母呢,也要做好孩子的幫手,托舉孩子成長,才能讓孩子更優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文文爸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