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鳳陽御膳豆腐 安徽人游安徽·皖美好味道

鳳陽御膳豆腐

發端於淮南王劉安,曾是道家的長壽膏丹。淮南王聚數千方士,一邊寫就了《淮南子》,一邊在煉丹中發明了豆腐,後來廣為流傳。豆腐自此或居廟堂或處江湖,搭配不拒葷素,雞鴨魚肉、山餚野蔌;烹飪不拘形式,蒸、煮、拌、炒,麻辣、干燒,清燉……遇風則風,遇雨則雨,或溫和,或熱烈,千變萬化,皆是人間至味。

大明皇帝朱元璋,估計和我一樣是個豆腐控。不論正史野史,都記載過朱元璋和豆腐的故事。

鳳陽洪武宴中有道名菜——「鳳陽釀豆腐」。說是朱元璋稱帝後,想念幼時乞討吃過的一碗豆腐,便把當年那小飯店的黃姓師傅召進宮裏,專門為自己烹製豆腐。小黃師傅機智聰明,料得再按原來做法必不可行,於是經過據說至少38道工序的精心製作,使這道家常的豆腐搖身一變,登堂入室,成為明洪武宴席上的一道名菜。這道菜餚即得了「朱洪武豆腐」的雅號,也就是今天的鳳陽「御膳豆腐」。

多年前我經過鳳陽,下鳳陽東高速出口100米處,到一農家小院,院門口一排紅色的燈籠映出紅底黑字的「鳳陽老味道」招牌。小院優雅別致,處處點綴著鳳陽文化元素,連廳堂里的桌椅板凳都是鳳陽花鼓的造型。

就是在這個農家小院,第一次品嘗到正宗的「鳳陽釀豆腐」——外形扁圓,色澤金黃,外面似乎勾芡了一層蜂蜜櫻桃汁,咬上一口,格外綿軟醇香,甜中帶酸;內瓤是鮮嫩無比的肉餡,只是不知這肉餡是如何天衣無縫地包裹進渾圓柔軟的豆腐里的。

許多年過去,御膳豆腐的美味記憶還常隱隱浮現,讓俺口舌生津。不知那家特色的「鳳陽老味道」還在否?

鳳陽,龍興之地,一草一木皆暈染著朱元璋的故痕舊跡。我們現在家常常做的青菜豆腐湯,據說也源於朱元璋。

朱元璋在皇覺寺為僧期間,遇饑荒,寺中香火冷落,只能外出乞討為生,沿途受盡白眼,據說曾一連三日未討得半點可食之物,飢餓暈厥,被一老婆婆救起。老婆婆用家裏僅有的剩飯粒、菜葉,加半塊豆腐,一起水煮後給朱元璋吃,讓困頓中的朱元璋精神大振。這就是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來歷。

這道菜,我們現在倒是經常做的。將青菜洗淨切段,放入油鍋翻炒,加入少許洗淨泡好的木耳、海米,鹽,略加翻炒,加水,湯開時放入切好的豆腐、做好的魚丸,煮到豆腐、魚丸漂起,加入少許香油,即可。一頓大葷之後,喝上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爽口平安。

還有今天大街小巷可見的毛豆腐,據說是朱元璋屯兵紮營期間,老百姓送來的水豆腐太多,因為天熱都長出了白色和褐色的絨毛,為了不浪費,朱元璋就命廚師先油炸,再添加各種佐料燜燒,便成了毛豆腐。今天的毛豆腐已成了江湖橫行的名菜。好的毛豆腐,白毛長到一兩寸長,或炸或烤,配上調料,味道極好。夜市地攤,或盤或串,幾人圍坐,滿滿的煙火氣。

美食承載着記憶和鄉愁。朱元璋對豆腐的記憶既是苦難困頓時得以充飢的某種刻骨銘心,也是對家鄉味道的深切懷念。從廟堂到江湖,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雅俗共賞的豆腐都是他們的心頭好。據說乾隆下江南,猶愛菠菜燉豆腐,老農說成是「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林洪《山家清供》中有道豆腐名菜有個絕美的名字「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湯瀹之,同豆腐煮,紅白交錯,恍如雪霽之霞」。不用品嘗,只看這名字,就已足夠誘惑了。清代最大「吃貨」袁枚曾為一碗「蔣侍郎豆腐」而「三折腰」,現代美食家汪曾祺老先生為豆腐寫下萬字奇文,整理出34種做法,「一箸入口,三春不忘」。美食的誘惑真難以抵擋啊。與他們相比,我實在只能算個小小的豆腐控,只是偶爾味蕾貪戀一下這「食品瑰寶」,餐桌每見豆腐必不放過,百吃不厭而已。

豆腐七十二變。我一直喜歡最簡單最原味的豆腐吃法——涼拌。一塊豆腐,橫、豎、側,三刀切成8小塊,開水過一下,裝入青花盤,撒上些許蔥葉、鹽,澆上生抽、香油,浸潤一會,即可食。方方正正,清清白白,吃起來,格外乾淨清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給我的土加點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