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二十大後"習式外交" 東盟國家成"優先位置"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檢閱儀仗隊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順利連任後,也開啟他的外交工作。東盟國家被擺在"習式外交"的優先位置,除了越南總書記訪問北京,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也出訪新加坡,習近平也可能在十一月中訪問印度尼西亞與泰國。東盟國家為何成了"習式外交"的重點區域?

11月2日,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結束了對中國的正式訪問,這是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問中國的外國領導人,也是越共十三大後阮富仲首次外訪。

「總書記同志是我在中共二十大後會見的首位外國領導人"。即使中國的清零政策仍在持續,但人民大會堂里,不戴口罩的習近平雙臂大開,與阮富仲又握手、又擁抱,並舉行了一連串的歡迎儀式、會晤、晚宴及"中國友誼勳章"頒獎典禮。用習近平的話說,"充分體現對發展中越兩國、兩黨關係的高度重視"。

越南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五個由共產黨統治的國家。其他三國為古巴、老撾和朝鮮

習式外交第一站東盟

習近平二十大確立權力基礎後,他第三任期的外交工作也已展開,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被擺上了優先位置。

除了越南總書記訪問北京,11月1日至2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赴新加坡,展開疫情以來的首次外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二十大後的首場外事活動,也是在北京會見東盟國家的駐華使節。

「中國將繼續視周邊外交為對外關係首要,把東盟放在優先位置。」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月底表示,隨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將在今年11月先後主辦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全球治理迎來『亞洲時刻』。中國將繼續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雖然中共官方尚未正式宣佈,但習近平預計將在11月中出訪印度尼西亞和泰國。

「習近平的親自訪問會是對各種級別的外交、商業渠道的一種認可。」在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研究美中關係的鐘瑞(Rui Zhong)告訴本台。

為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則觀察,習式外交中「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形態,就是把所謂「國家發展權」(right to development)寫進《聯合國公約》,改寫國際上「民主人權」的定義。實際上,這個「國家發展權」是以經濟發展之名,提升各國政府掌權者權利的話術,讓其他國家無權干預,包括打壓個人人權。

「順利連任後,習近平在外交上會着重在繼續鞏固他跟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或是開發中國家的關係。」王宏恩告訴本台,「習近平會更加強調各國要全力反對歐美的『干政』,就會讓各國的獨裁政府、威權政府也繼續長期執政。他也透過這一點繼續拉攏第三世界國家一起在各地的國際團體之中,繼續打壓台灣、或推動對中國有利相關進程。」

東盟國家與中國既是鄰居,又有複雜的歷史關係。中國已連續13年是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東盟國家更是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合作夥伴。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所追蹤的2022年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中,東盟十國里有四國屬於威權政體,包含越南、柬埔寨、老撾以及緬甸。值得注意的是,與2015年的數據相比,這四國的民主指數都在下滑。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今年四月發佈一份有關中國的全球影響力調查也發現,在全世界36個國家與地區當中,東南亞是受到中國不當影響力最深的區域。有五個東南亞國家位列全球前十名遭中國惡意影響最嚴重的榜單上,包括受害最深第一名的柬埔寨、第二名的新加坡、第三名的泰國、第六名的菲律賓、以及第八名的馬來西亞。調查發現,這些國家最容易在經濟、科技、執法三大領域,受到中國不當的政經操弄。

星國外長:我們拒絕選邊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下周展開對東南亞的訪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造訪柬埔寨與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國家非常歡迎美國有區域性的參與,但是他們怕中國方面會有反彈。」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本台,「東南亞國家很多希望跟中國有持續的經濟合作,同時也相當畏懼來自中國的制裁。」

事實上,過去五年,美國駐東盟大使一直處於空缺狀態。拜登政府剛在今年五月任命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秘書約翰尼斯·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為駐東盟大使,並首次在華盛頓舉行為期兩天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在今年2月出爐的《印太戰略報告》中,東盟就出現了19次,東南亞也出現了12次。

觀察家們認為,東南亞國家對於美國重返亞洲感到期待,卻又在美中博弈中感到為難。

「東南亞國家一直將美中之間的大國動態視為需要應對的事情,隨著過去五年美中兩國之間的關係日益敵對,東南亞國家感到有些無助(helpless)。」關注東南亞議題的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研究員郭艾薇(Ivy Kwek)告訴本台,儘管美國與中國都對東盟的地位作出承諾,但這些國家仍在對地緣政治施展影響力上感到力不從心。「拜登訪問該區域將是美國與東南亞國家接觸的好機會,也是保持印太經濟架構(IPEF)勢頭的一個契機。」

「不要讓我們選邊,我們拒絕選邊!」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11月1日在東盟圓桌會議的演說中對美中在東南亞的博弈做出這番表態。他說,東盟國家成員希望與華盛頓與北京都保持良好關係,「朋友圈是可以重疊的,我們對在亞洲搞分界線不感興趣。」

(記者:唐家婕 責編:鄭崇生 網編:洪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