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慢性便秘分三種類型,究竟該如何正確治療?

慢性便秘是指多種原因造成的大便次數減少和(或)感覺排便困難。大便次數減少是指每周少於3次。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及需要手法輔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分型及臨床表現

慢性便秘通常分為三型:結腸慢傳輸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

慢性便秘的嚴重程度:可將便秘分為輕、中、重三度

輕度指症狀較輕,不影響生活,經一般處理能好轉,無需用藥或少用藥。

重度指便秘症狀持續,患者異常痛苦,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

中度則鑑於兩者之間。所謂的難治性便秘常常是重度便秘,可見於出口梗阻型便秘、結腸慢傳輸型便秘以及重度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等。

01

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原多有痔瘡、肛竇炎、直腸炎等肛腸疾病,由於長期受慢性炎症刺激,導致肛門處肌肉(恥骨直腸肌)肥厚痙攣,或直腸前突,鬆弛下移,形成肛門不完全性堵塞。

包括直腸內脫垂、直腸前突、盆底腹膜廟、盆底痙攣綜合徵、會陰下降綜合徵、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內括約肌失弛緩綜合徵7種類型。

臨床多表現為「開門」困難,患者排便顯得格外費力。

02

慢傳輸型便秘是指結腸的傳輸功能障礙,腸內容物傳輸緩慢引起的便秘,症狀表現為大便次數減少,少便意或便意消失,糞質堅硬,一般伴有腹脹。

病因不清,症狀頑固,多發於育齡期婦女,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其症狀逐漸加重。

直腸指檢時無糞便或觸及堅硬糞便,而肛門外括約肌的縮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其病因在於結腸運動障礙,結腸將內容物推進速度減慢或結腸收縮無力。

03

混合型便秘:具備以上1和2的特點。以上三類適合於功能性便秘的類型,也適合於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便秘。

例如,糖尿病、硬皮病合併的便秘以及藥物引起的便秘多是慢傳輸型便秘。

腸易激綜合徵便秘型的特點是排便次數少,排便常常艱難,排便、排氣後腹痛或腹脹緩減,可能有出口功能障礙合併慢通過型便秘,如能結合有關功能檢查,則能進一步證實其臨床類型。

慢性便秘的危害

便秘不僅造成糞便滯留體內形成垃圾站,還會帶來一系列危害:

01影響膚色

長期慢性便秘會使肝臟的負擔加重,體內毒素得不到及時排出,這樣會使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失常及激素代謝失調,從而導致面部色素不正常沉着,出現黃褐斑、皮膚變黑、青春痘及痤瘡等。

02導致肛腸疾患

便秘時大便乾燥,造成排便困難,這樣可直接引起或加強肛門直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

03胃腸神經功能紊亂

慢性便秘時糞便瀦留,造成有害物質的吸收,會誘發胃腸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腹脹、食慾減退等症狀。

04引起性生活障礙

慢性便秘使得排便過於用力造成直腸肌肉疲勞,肛門肌肉過度收縮使得盆腔底部充血導致性慾減退,性生活沒有高潮等。

05影響大腦功能

慢性便秘時代謝產物久滯於消化道,細菌的作用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如甲烷、酚、氨等這些物質,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功能,突出表現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慢性便秘的治療

便秘的治療原則:根據便秘輕重、病因和類型,採取主動的綜合措施和整體治療,以恢復正常的排便習慣和排便生理。

1

自我治療

(1)調整生活方式,使其符合胃腸道通過和排便運動生理。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及足量飲水,增加活動量。

(2)調整心理狀態,消除緊張情緒,經常作提肛運動可以強化盆底肌肉,有助於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3)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應注意力集中,避免看書或玩手機。

(4)儘可能避免藥物因素引起的便秘。

2

藥物治療

膳食纖維通常被推薦為慢性便秘患者的首選治療。膳食纖維治療便秘的效果非常好,它治療慢性便秘的原理是膳食纖維大部分在小腸中不被消化吸收,進入到結腸後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完全或部分酵解,產生的終產物甲烷、二氧化碳、氫等氣體,能刺激腸黏膜,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食物殘渣在腸內的通過時間,加快糞便的排出速度。

此外,針對導致便秘的病理生理選用不同的瀉劑,常見的瀉劑主要包括容積性瀉劑(如歐車前、聚卡波非鈣)、滲透性瀉劑(如聚乙二醇、硫酸鎂、乳果糖、甘露醇)、刺激性瀉劑(如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鈉、番瀉葉、蘆薈素)及大便軟化劑(如多庫酯鹽)。應避免濫用瀉劑。

3

生物反饋治療

糾正不當、無效的排便動作,恢復和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4

手術治療

只有經嚴格的上述非手術治療後仍療效不好者,才需考慮手術治療。對於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治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