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高中老師體檢之後三個月確診癌症晚期,難道做了個假體檢?

朱老師是我的高中數學老師,我們在校時他還是剛從師範大學畢業的年輕小伙子,轉眼20多年過去了,還有幾年就要退休的朱老師卻在今年遭遇了大的變故。這次,師母帶他到上海看病,一見面,師母就抑制不住地傷心流淚,原來五十多歲的老師已經確診為食管癌晚期,肺轉移,多發淋巴結轉移,進食不暢,聲音嘶啞,醫生判斷就算治療有效,他的生命最多也不會超過1年。令師母不理解的是,明明學校三個月前組織了體檢,體檢報告還在手裏,所做的檢查都是正常的,怎麼就得了晚期癌症呢。

三個月前體檢正常,如今發現食管癌晚期,難道做了個假體檢?體檢的意義何在呢?

實際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我的一個胸外科同事的母親也是如此,去年體檢一切正常,1月份因為便血去做了腸鏡,發現腸癌,全面檢查發現肝轉移無法手術,後續治療效果也很差,僅僅過了六個月就去世了。

體檢報告一切正常,卻在短時間內發現晚期癌症。而這些發現的癌症以消化道腫瘤居多,比如:食管癌、胃癌、腸癌、胰腺癌、膽管癌等等。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條,常規的體檢項目里沒有「胃鏡、腸鏡」!

我們發現體檢報告裏有血壓、血糖、血脂,有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腫瘤標誌物,有心電圖和B超(腹部、甲狀腺、乳腺、前列腺),有胸部CT,有的套餐還有幽門螺桿菌檢測、骨密度測定,但幾乎所有的體檢套餐中,都沒有胃腸鏡這個檢查項目,除非你自己特別要求另外開單去做。

實際上,我國是一個消化道腫瘤高發的國家,胃癌、食管癌發病率顯著高於歐美國家。隨着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變化,腸癌的發病率也是逐年升高。食管及胃腸道腫瘤發病人數加起來佔全身腫瘤的45~50%。消化道腫瘤如此高發,體檢中卻沒有胃腸鏡,這導致我國消化道腫瘤早期發現率很低,很多病人出現症狀才去做檢查,基本上已經是中晚期了。

胃腸鏡之所以未納入體檢項目,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胃腸鏡費用比較高,納入單位體檢中會讓不少單位難以承受;胃腸鏡預約時間長,檢查比較耗時,全民做胃腸鏡是不現實的;更重要的是,胃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比較痛苦,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是胃癌極其高發的國家,發病率全球排第三,但日本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卻高達80%,世界上遙遙領先,我國的胃癌5年生存率只有20%。其中的原因就是日本胃鏡的普及,早癌的發現率非常高,很多患者病變處於粘膜層,直接內鏡下治療(ESD、EMR),都不需要開刀。一項調查發現,日本每年做胃鏡檢查的人數超過1500萬,而日本人口僅有1.3億,即平均每8個日本人就有一位做過胃鏡檢查。

近一兩年,隨着對消化道腫瘤認識的深入,不少單位也將胃鏡納入到體檢中,包括我們單位,45歲以上的職工可以自願進行胃腸鏡檢查,這也是一種進步。就像以前肺部通過胸透、胸片來檢查,而如今絕大多數地區體檢都選擇胸部CT,這使得肺癌的早期發現率顯著提高。相信未來,隨着內鏡的普及,消化道早癌的發現率會逐漸上升。

並不是提倡所有人都要去做胃腸鏡,一般來說,建議45歲以上,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長期煙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胃腸道息肉、長期胃腸道不適症狀的人群建議行胃腸鏡檢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呼吸科大夫胡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