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份差評訃告引發的諾貝爾獎

1895年的一個早上,一位富有的瑞典商人,正在用鹹魚、雞蛋和培根製作早餐。弄好後,他又開始調製咖啡,在這個過程中,他無意間瞥了一眼當天的《斯德哥爾摩日報》,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照片竟被刊登在頭版上,再仔細一看,那竟然是一份「訃告」!

他很生氣,但轉而一想便明白了,報紙很可能把他剛剛在東印度群島遇難的兄弟誤當成了他,為了「搶發」這條吸引讀者眼球的新聞,並未核實就發了出來。

這麼一想,他便不再生氣了,相反抱着無比好奇的心態,想看看報紙到底是如何對「死去的他」蓋棺定論的。結果,他在訃告看到這樣一些「刺人」的字眼:「富得冒油的軍火商」「炮火災難的始作俑者」「失敗的經銷商」「小販之死」!

這完全讓他始料未及,他一生都走在發明和創造之路上,僅發明專利就有三百多項,目的只是想幫人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可沒想到,死後,人們竟是這般地評價自己,給了他一個「差評」的訃告!

再也沒心思吃早飯的他,立即叫來了司機,讓他載着自己直奔斯德哥爾摩最大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去。在那裏,他寫了新的遺囑——一份創立一個獎項的遺囑,他決定把自己存在銀行的九百多萬美元的年定期利息拿出來,獎給那些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以及文學、和平等領域內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不錯,他便是炸藥的發明者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因為設立了諾貝爾獎,他被一代又一代的世人牢牢記住。

想想人死後的「訃告」吧,它或許能提醒我們,在活着的時候,該做些什麼。

諾貝爾生平:

諾貝爾出生於1833年,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家庭因為一場大火而破產。諾貝爾也因為從小過於瘦弱,一度擔心是否能活到成年。好在他的父母為人樂觀,諾貝爾的童年雖然艱苦,但也快樂。8歲那年,諾貝爾到當地的約台小學上學,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接受的正規教育。由於生病,諾貝爾幾乎沒有在學校上過什麼課,可他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曾有富二代嫉妒諾貝爾的成績,想修理他一下。可是想到諾貝爾家是做炸藥的,他們也就放棄了。

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

諾貝爾曾經問過自己的父親,炸藥是一種殺人的東西,那爸爸你為什麼還要製造呢?他的父親回答,炸藥也是可以用來開山僻路,發展工業,技術沒有好壞,關鍵看人怎麼使用。之後不久,諾貝爾父親研製的水雷,被俄國皇帝賞識。全家搬去了俄國,時年9歲的諾貝爾因為不懂俄語,身體又不好,不得進當地學校。他父親不得已請了一位化學家當家庭教師,輔導他們兄弟三人的學習文化。或許是巧合吧,在老師和父親的雙重薰陶之下,小諾貝爾反而迷上了化學。

諾貝爾平常學習俄語之外,幾乎每一天都投入化學的海洋之中。7年之後,年僅17歲的諾貝爾,就已經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化學家了。可事世難料,1859年平靜的日子又被打破了,父親所在的工廠再度破產。諾貝爾一家只好又搬回到瑞典,當時瑞典的炸藥根本滿足不了採礦的需求。於是諾貝爾和他的弟弟一起,建立了一所實驗室,開始研究炸藥。經過多次試驗,諾貝爾終於發明了使硝化甘油有效爆炸的方法。諾貝爾開心的不得了,可研究炸藥不是開玩笑的,隨時都有危險。

終於,意外發生了,在1864年9月3日,他們的實驗室在製造炸藥的時候,就不小心發生了爆炸。這次爆炸帶來的結果,無疑是慘烈的。不僅父親受了重傷,弟弟更是被炸死,此外爆炸的威力,也讓附近的居民產生了恐懼。紛紛反對諾貝爾的實驗室繼續,不僅瑞典政府禁止重建實驗室,整個歐洲都不讓建設。

恍惚間,諾貝爾忽然發現,那些以前支持自己的人們突然都變成了敵人。諾大的歐洲,竟然容不下一個諾貝爾,他陷入了雙重困境之中。

▲諾貝爾遺囑手稿

迫不得已,諾貝爾只好將工廠,建設在了一艘破敗的駁船上!可是命運沒有眷顧他,諾貝爾這座工廠生產出來的硝化甘油,在世界各地的工廠和火車中發生大爆炸。這種災難性的大爆炸,讓民眾痛斥諾貝爾是個大惡魔,並且接連遊行,要求政府禁止這類產品的銷售與生產。在巨大的壓力下,各國政府迫不得已頒發了禁止生產硝化甘油的規定,諾貝爾再次被逼到了窮途末路,曾經帶來榮譽和財富的炸藥,現在變成了致命的武器。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僅靠專利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他所建立的工廠,更是構成了龐大的商業帝國,盈利多到諾貝爾本人都無法計算。他的炸藥軍工影響着世界實力分佈和政治走向,各國政府敬若神明。然而這一切並非諾貝爾的本意,他厭惡商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發明帶來的流血衝突。他說我的理想是為人類過上理想幸福的生活,他視金錢和名利為無物,一生質樸,無欲無求。他的一生都在為人類進步而努力着。比起他的巨額財富,諾貝爾的精神才是難以估量的富足。

即使他富可敵國,即使他取得了驚人的貢獻!但諾貝爾卻最終落得個一生孤獨的結果。他一輩子居無定所,身邊沒有一個能分享快樂的親人,也沒有一個可以互相支撐的生活伴侶,膝下更是無兒無女。

1896年12月10日晚上,諾貝爾在聖利摩的米歐尼德莊去世,終年63歲。

他曾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描繪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孤苦伶仃的人,臨終時沒有一個人在他耳旁說過一句溫柔的話,咽了氣也沒有一個親人為他合上眼睛,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老人的悲哀與孤獨!實際也確實如此,直至諾貝爾臨終時身邊都沒有一個親人,最終幫他合上眼睛的,還是他的法國傭人。

諾貝爾去世前於1895年立下遺囑,將其財產大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萬美元)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獎勵當年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從1901年開始,獎金在每年諾貝爾逝世時間12月10日下午四點半頒發。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必記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