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味精都是「害人精」,吃了傷身還致癌嗎?不敢吃味精的人來了解一下吧

味精作為調味料,很多家庭都使用。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提倡不使用味精,因為它是味精緻癌。這種說法,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沒有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味精,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味精中的穀氨酸鈉加熱到120℃以上時,可能產生焦穀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只可惜,這純屬自尋煩惱。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只是沒有了鮮味。這也就是為什麼建議出鍋之前,再放味精的原因。儘管味精已經被證明是無害、無毒的,但是依舊不能放的太多,否則也會讓你很難受的,就像是鹽吃得太多一樣。既然不致癌,能不能隨便吃?

1.為什麼味精被遺棄

味精的起源,從1908年開始,當時的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發現妻子做湯很好吃,就去研究了。結果,在海帶中,提取了穀氨酸鈉,發現湯很好吃。後來發明了專利味之素,一舉成名。之後,中國工程師研究了味之素,自己提取了穀氨酸鈉,研究了味之素。於是味精開始崛起,家家戶戶開始使用。

人們懷疑味精疑味精,是因為美國國籍的中國醫生每次去餐廳吃飯都會感到麻痹,所以給新英格蘭醫學報紙寄信,說懷疑餐廳里有味精。之後謠言逐漸加劇,人們越來越害怕味精,國內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2.味精如何放

溫度太高時,不宜放味精。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穀氨酸鈉會變為焦穀氨酸。伴涼拌菜時,不宜放味精。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

答案是否定的,在生活中的食物中,很多東西都含有穀氨酸鈉,肉、蛋、大豆。對人體沒有危害,也沒有致癌的證據。也就是說,人們害怕味精,只是聽了謠言。

3.相信權威

關於致癌物,其實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經列出過一份名單。上面有數百種致癌物質,只要比較數據,味精中的穀氨酸鈉就完全不在其中。現在網絡很發達,可以知道很多信息,但也要學會識別。

總體來說,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食用味精並沒有大問題。只要注意不要過量,在烹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點,不宜過早地將味精放入鍋中。另外有幾類人應該聽專家的建議,一定要少吃味精。比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為對鈉的攝入變得敏感,所以,老年人應該要少吃味精。另外孕婦、嬰幼兒以及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娜娜小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