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主席剛走總理即到 中共東盟展開攻勢 牽制TPP

本來奧巴馬準備在APEC推廣不包括中國在內的TPP自貿協定的簽署,現在由剛剛在日本參加完「2+2」會議的克里來替代。在此之前,中國與擁有2.5億人口的印尼簽署了一項金額為330億美元的貿易協定,並承諾加快用本幣結算。

【TPP:一個只禁止中國入內的俱樂部】TPP即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許多規則和條件是為中國量身打造的,如TPP成員國家的政治體制必須是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權、普世價值觀,其他諸如自由貿易、開放農產品市場、金融開放、金融監管、市場開放、誠信體系、降低GDP能耗、環境保護體系等等


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東盟各國領導人(AP PHOTO)

 

中國在東盟展開攻勢牽制TPP

October10,2013

文:都留悅史、五十嵐誠、齊藤德彥

10月9日,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和該區域外8個國家之間的一系列會議在汶萊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未能出席,中國向東盟擴大影響力的動向備受關注。

「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展,擴大互利共贏。」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談的一開始就這樣強調。

會議上,中國提議與東盟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加深雙方戰略夥伴關係。李克強表示,「推進合作的基礎在於加深戰略互信、推廣睦鄰友好」,呼籲雙方在經濟和安全保障等領域進行對話與合作。此外,李克強還提出目標,在2020年之前將雙方的貿易額擴大至1萬億美元,約為現在的2.5倍。

然而,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中國卻與之保持距離。原因是,若美國和日本的企業一下進入中國市場,過去被各種行政法規所保護的國有企業將陷入窘境。同樣狀況也存在於很多東南亞國家中。「選項不只有TPP」——中國正在向東盟傳遞這樣的信息。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日至8日訪問東南亞期間,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分析認為,整個亞洲在2020年之前還需要進行約8萬億美元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主張,在籌集這筆資金時不採用「美國式」(即依靠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民間銀行融資),而是以政府主導的形式開展。

美國想通過TPP來強行打開市場,相比之下中國採取的姿態是「兼顧他國利益,構建關係」。東盟方面也透露出「希望美國也稍微學習一下(中國)」的聲音。中國的目標是與東盟或日中韓等國締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張蘊嶺教授分析道:「沒有美國總統參加的東亞峰會,是深化RCEP合作的良機。」

中國外長王毅說:「我們要處理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關係,推動各類自貿安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封閉。」日美兩國的談判負責人們認為「TPP發揮着『中國包圍網』的作用」因此希望儘早締結TPP協定。在此背景下中國正悄無聲息地對TPP展開圍剿。

來源:朝日新聞


【述評】中國國家領導人緣何頻訪東盟

2013年10月10日17:23來源於財新網

又是東盟!繼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尼和馬來西亞進行訪問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身影也出現在東南亞——先是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正式訪問汶萊、泰國和越南。

記憶中,中國國家領導人前後腳對同一地區進行訪問,在中國外交史上比較罕見,特別是訪問的又分別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因此,單從形式上看,東盟在中國外交佈局中的地位顯見。

其次,從訪問的內容上看,除了強調中國-東盟關係的「黃金十年」外,李克強拋出中國新一屆政府對未來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2+7合作框架」,即強調深化戰略互信,拓展睦鄰友好以及聚焦經濟發展,擴大互利共贏,並輔之以推進合作的具體措施,比如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加快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本地區金融合作和風險防範、穩步推進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

作為中共政府東盟政策的宣示,這一合作框架虛實結合、涵蓋廣泛,既針對了雙邊關係的利益匯同點,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和地區金融和合作,同時也回應了關係中的不睦部分——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其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從共同利益方面出發。按照亞洲開發銀行的測算,亞洲國家在2010年至2020年共需8萬億美元的國內基礎設施投資和2600億美元跨國建設。行業分析稱,僅從昆明到老撾首都萬象修建一條鐵路,就需要超過60億美元,相當於老撾一年GDP總量。而此前習近平在訪問馬來西亞時提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想,正是響應了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瓶頸的問題。中國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大國,既有經驗亦有資金,作為緊鄰的東南亞國家,因此成為中國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場。

再比如區域金融合作,李克強在「10+1」領導人會議上指出,中方建議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規模和範圍,擴大跨境貿易本幣結算試點,以降低區內貿易和投資的匯率風險和結算成本,發揮好中國-東盟銀聯體作用。強化清邁倡議多邊化合作,儘快完善2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庫操作程序。中方願為東盟國家貨幣當局和其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便利。

1997年遭受金融危機打擊甚重的東南亞諸國,迄今對當年的危機心有戚戚,並對當時IMF強硬的立場詬病連連。在這種背景下,堪稱迷你版IMF的「清邁倡議」應運而生。而在歐債危機、美國緩慢復甦的大背景下,東亞國家加強金融自保的需求更甚於前,此時加強外匯儲備庫的操作,可謂應景。

當然,中國-東盟關係並非坦途一片,其中既有東盟部分國家與中國的領土齟齬,也有東盟自身身份認同所產生的迷離感。

目前,東盟內部與中國在南海存在爭端的國家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其中後兩者與中國的爭端相對溫和,這也是為何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對兩國進行了訪問。也正是因為東盟內部在對華關係上的分歧,導致去年東盟峰會罕見地未發表聯合聲明。

而相較領土爭端的激烈性,對中國-東盟關係造成更持久「利空」的是東盟自身的身份演變。2003年10月,東盟首腦會議首次提出將於2020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其三大支柱分別是「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之後東盟國家將此時間表提前到2015年。

眾所周知,東盟內部本身發展程度參差不齊,文化宗教各異。既有新加坡這樣的發達經濟體,也有老撾、柬埔寨這樣的貧窮國家,既有馬來西亞、印尼這樣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亦有泰國這樣的佛教國家。而在緬甸進行民主過渡前,緬甸的東盟身份一度遭到質疑。此外,擁有2.4億人口的印尼,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令人矚目,對東盟身份認同不以為然,以單一身份位列G20之中,與東盟平起平坐,而諸如菲律賓等國,國小民弱,對東盟的身份尤其看重。

因此,在內部差異化如此之大的地區建成共同體,難度之大可以想見。簡單談論中國-東盟關係,略顯單薄。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由於美國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特別是在經濟上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錨,試圖以此形成高於一般自貿協定的區域自貿區。但在中國方面,雖對TPP持開放態度,但更看重以東盟峰會成員國為班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而非TPP的12個國家。

對於這兩個區域一體化版本的看法,東盟存在不同意見。比如,印尼外長納塔萊加瓦(Marty Natalegawa)就表示,印尼目前仍然把通過東盟推動RCEP進程作為首要目標,對TPP將保持密切關注,並確保印尼利益不會被忽視。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則對TPP相對熱情。鑑於此,中國-東盟關係的發展難免磕磕碰碰,而非一如想像中美好。

但對中國而言,東南亞絕對是外交戰略佈局中不可或缺的地區。這一點可從日本安倍晉三首相就任後頻繁的東盟外交看出,中日加大在東南亞的爭奪已經非常明顯。從這個意義講,主席剛走、總理即到也就不難理解。


 

美商務部長稱TPP談判或在年內完成

2013年10月10日12:35來源於財新網
 

「讓TPP談判勝利結束,現在是時候了。」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10月9日在新加坡表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的談判代表致力於、也完全有可能在今年完成談判。

  這是美國政府高官本月對TPP談判的第二次公開表態。10月7日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CEO峰會上,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也曾表示,TPP代表了區域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預計將在年內結束談判。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普利茨克是在新加坡向美國業界領袖發表演講時作出這一表示的。她稱,「我們將解決所有仍未解決的難題,我們有能力這麼做,也必須這麼做。」

  此前一天,TPP談判代表在印尼結束最新一輪談判。普利茨克指出,在目標日期之前完成談判有難度,時間表最終還是要取決於談判的實質進展。「各方有動力、也有可能在年底之前完成談判。」

  美國將TPP定位為「下一代自貿協定」,在一體化程度安排上,高於傳統的自貿區,不僅致力於取消或降低商品關稅,還聚焦成員國市場監管體系和競爭政策,提出了經濟立法、經濟透明度、反貪污、金融改革和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要求。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12國參與談判,中國並未參與其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月夏季達沃斯峰會上表示,中國對TPP、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等都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增加區域貿易安排和發展多邊貿易體制,可以形成「兩個輪子一起轉」。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10月7日在印尼表示, TPP談判是亞太地區的一次重要的自貿協定談判,其結果將對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乃至多邊貿易體系產生深刻影響。中方主張,各方在開展自貿區建設時要秉持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各自貿協定談判不能相互封閉、各自為戰,而應相互開放、相互促進,並實現最終融合。


 

 

克里的表情

VOA:Kerry Defends US Commitment to Asia at APEC

JAKARTA, INDONESIA— Filling in for the president, U.S.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Kerry has reassured Asian leaders of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region. Kerry said the partial U.S. government shutdown is a mere footnote, and in a hyper globalized world a secure economic system is the best antidote to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After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was forced to stay home and address the government deadlock,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Kerry reassured APEC leaders gathered in Bali, Indonesia, that American commitment to the region is unwavering.

Joking that when he campaigned to replace the president in2004 this is not what he had in mind, Kerry said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ounce back and the shutdown would quickly pass.

"I guarantee you we will move beyond this, and we will move beyond it with strength and determination," said Kerry.

Obama’s absence at the summit of economic heavyweights, part of his canceled Asian tour, however, has prompted criticism that America’s much-touted"Asia pivot" also is transient.

China gains leverage

U.S. attention has continued to be occupied by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 civil war in Syria, all at a time when China is shoring up regional ties.

Analysts say Obama’s absence has given China a critical advantage.

In a prelude to the APEC summit,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igned a$33-billion trade deal with Indonesia and pledged to significantly boost trade with neighboring Malaysia by2017.

At the APEC summit, the U.S. president had planned to push forward on negotiations for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 a U.S.-led trade bloc that excludes China.

The TPP will formalize open market access between12 major economies, including Japan, Canada and Mexico.

Speaking at the forum on Monday, Kerry stressed the trade initiative remains a key element of the Obama’s administration Asia pivot.

"We understand how critical this is. At its core, TPP is about generating growth for our economies and jobs for our people by unleashing a wave of 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ll across the Asia Pacific. This comes at a time when we all seek strong and sustainable growth. TPP is creating a race to the top, not to the bottom," he said.

APEC’s21 member countri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global GDP and about44 percent of world trade.

Obama’s decision to skip this year’s summit drew the sympathies of Russian President Vladamir Putin.

Putin comments

Putin said the U.S. situation is not easy and Obama’s decision to skip APEC was"quite justified.""If I was in a similar situation," said Putin,"I would not come either. Nor would any other head of state."

A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Putin said solving the U.S. shutdown as swiftly as possible is in the interests of all.

Speaking to the streng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Kerry also said that in today’s hyper globalized world, economic security is the best antidote to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In a world where vast populations of young people are exploding on the scene with aspirations and demands all interconnected by the social media, at that time, anarchy and terror are sometimes offered as alternatives to the fulfillment of those jobs and opportunity," said Kerry.

The comments come on the back of two consecutive raids by U.S. forces against two high value terrorist targets in Somalia and Libya. The Libyan raid resulted in the capture of a leading al-Qaida leader.

Following the APEC meeting that ends Monday, John Kerry will travel with a U.S. delegation to Brunei to attend the East Asia Summit.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