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超過5600人!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廠大裁員

據報,中國電動車廠理想汽車展開新一輪裁員,裁員比例高達18%,按該公司去年財報的數字計算,被裁的員工將超過5600人。

理想汽車大裁員 至少波及5600人

5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理想汽車內部正在進行新一輪全公司的人員裁員,整體裁員比例超過18%。2023年財報顯示,理想汽車近3.16萬人,按照裁員比例來計算,這輪裁員涉及超過5600人。

此次裁員較多的部門是招聘部、銷售服務運營部和智能駕駛部門等。具體而言,銷售服務運營部門裁員超過400人,招聘部會從原來的200多人縮減至40~50人,智駕團隊會縮減至1000人以內。

知情人稱,4月底,理想管理層通過了最終的裁員名單,這輪裁員正式啟動於5月第一周,大部分會在5月底前結束,被裁員工實行N+1賠償。理想汽車希望在6月15日員工股票解禁之前完成大部分計劃,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為員工進行股票兌現的成本。

報道指,理想汽車已是中國新興電動車廠中表現最好的一家,去年共交付37.6萬輛車,淨利潤超過118億元人民幣。一季度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理想的銷量增速達52.9%。

理想汽車市佔率符合預期,但3月初,新款MPV MEGA銷量不及預期。3月底,理想將今年銷量預期由65萬~80萬,調低至56萬~64萬輛。

下調銷量預期之後,原來配備的人員也得做相應的縮減。與此同時,理想也進行了全系的官宣降價。降價會影響毛利,而裁員便是理想的關鍵一步。

作為中國電動車廠中表現最好的理想汽車尚且如此,電動車市場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

價格戰與產能過剩

今年4月,特斯拉、理想汽車和其它許多車企開啟了新一輪史無前例的降價。中國有200多家電動汽車製造商都在應對巨大的產能過剩問題,專家預測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將無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

今年4月,特斯拉再次將中國銷售的四款車型起售價下調1萬4,000元,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跟着提供大幅折扣或補貼來吸引買家。

降價擠壓了汽車商的盈利能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下滑至5%,是十年來最低水平。

2023年,在中國只有三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盈利,分別是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後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0%和22.2%,特斯拉的全球毛利率為18.2%。

野村證券分析師應重熙(Joel Ying)上月說,競爭形勢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年,然後市場才會進入一個新的穩定階段,屆時市場上的競爭者數量可能大大減少,只剩下少部分存活下來的車企。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在中國售出的電動汽車中有60%已經比燃油汽車便宜。其它國家預計要到2030年左右才能實現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的價格齊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年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約為2,680萬輛。但目前主要製造商的總銷量目標就已接近3,000萬輛。

供應過剩意味着企業需要加快銷售,包括增加出口——這可能會加劇北京與主要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但如果不這樣做,會導致現金流問題並使製造商陷入危機。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