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發佈的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排名為倒數第8(172位);而香港則第135位。無國界記者表示,中國目前還有109位新聞工作者被囚禁,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記者監獄。而香港在實施《基本法》二十三條後,新聞自由情況也令人擔憂我們在今天發佈此文,以陷入囹圄的張展的故事,呼籲公眾關注迫切收緊的新聞自由狀況。

——————

2020年初春,她獨自進入已經封城的武漢,用影像和文字展示真相,記錄下這所城市所遭遇的遭遇。她是張展,1983年生,陝西咸陽人,本碩均退出西南財經政法大學,曾經引進上海金融人才,還從事過律師工作。

她曾在一家證券公司做投資人,收入不菲。在成為一名抗爭者之前,她過着美妙的渥太華生活。用她自己的話可以說,「是中產階級又既是利益者」。

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2015年。這一年,她接受洗禮,成為一名志願者。這也是中國司法獨立與人權活動遭受嚴重打擊的一年。「709大抓捕」後,眾多維權律師鋃次年9月,中國司法部推出新的《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與《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嚴令禁止律師以聯署簽名、發表公開信、網上聚集和聲援等方式,製造司法機關施加壓力,攻擊司法機關,違者將受到行政處罰。

《辦法》一經推出,便遭到了眾多法律人士與社會活動人士的反對。律師界立即公開徵署聯名信,反對《辦法》,要求撤換司法部長吳愛英。不日,便有少數名律師與公民簽署。而張展,即其中之一。

公開信地沒有取得眾人期待的成果,恐針對中國律師群體的打擊也愈演愈烈。張展在壓力下也被迫註銷了自己的律師資格證。而在此之前,她已經因為拒絕做假賬而被證券公司開工。失去經濟來源的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像被激怒的鬥志一般,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人權抗爭事業中。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2019年,她兩度因抗議被捕。在上海街頭,她舉起一把深藍色的大傘,傘面用白字寫着「結束共產黨,下台」幾個大字。雨傘,是香港社運中常見的標誌物。藍底白字,是許志永發起的「新公民運動」的標誌。

她獨自走了二十多分鐘。擁擠的南京東路上人流如梭,卻鮮有人回首,更沒有人理會她。孤獨,在很長的時間裏,都是她抗爭的主旋律。這次行動讓她被官方羈押了65天。

封城中的武漢:從傳福音到記錄真實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張展的Youtube短視頻。(張展Youtube頻道)

進入封城中的武漢,於旁人來說,或許是不可思議的。但對於張展來說,似乎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決定。年前她錯過了最後一趟去武漢的火車,於是據悉可以搭過路車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就買了車票。

2020年2月1日,武漢封城的第十天,她從漢口車站下車。給她測過體溫後,列車員問她為什麼去那兒,她擔心被阻攔,便用看朋友的搪塞過去。下車後,她被眾人所矚目的表情嚇了一跳。在《報道者》披露的採訪音頻里,她這樣形容道:

「整個火車站一個人都沒有,只有漢口火車站那個仿舊的建築。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到了拍電影的片場,沒有一個人,不是一個正常的生活、使用的地方。我感覺這是一個大型的災難現場,有種到了切爾諾貝爾,剛剛發生過一場核事故的感覺。內部特別受到衝擊。」

幾經輪轉後,張展找到了落腳的地方。給擔心她家裏的人報平安,她開始尋找自己可以做的事。最初,她嘗試着傳授福音。在老火車站小區附近,她分發過一張福音單張,單張上寫着一段從聖經中摘引的話,「除了他之外,別無拯救。」

被傳福音的人感謝了她,她便開心地發在朋友圈。問號小貓的頭像,配上三個開心的笑臉。但更多人對她視若無睹,抑或投以冷酷的眼神。

她發覺,發單張、傳福音,並不能提供這所危在旦夕的城市帶來最急需的幫助。雖然已經封城,但當時的官方口徑里,疫情還沒有那麼嚴重。很多普通人都以為這又是一場非典,苦挨把月,過去了。但依張展所見,事實遠非如此。武漢的情況極其危急,她想把真相散佈去,呼籲人們一起來搶救這座這座寺廟城市。

使用鏡頭記錄,是她找到的最好方法。

頭幾天,她拍了兩三張照片,發在朋友圈。但封號的速度快過主人的想像。她申請了新的微信號,卻很快又被封了,政府不允許任何人翻牆內部的信息封鎖。於是她索性開通了YouTube賬號。在李文亮去世後的第二天,她發佈了第一條視頻:《張展:關於侵犯自由權利的聲張》。視頻里,她聲調平和,吐字輕柔、一字一句地傾訴着中共打壓自由權的控訴。

這種溫和,在另外的一百個視頻中不斷地被呈現。

那些視頻記錄了她在武漢的經歷。她當時而來到了群聚着逃難回鄉者的武昌火車站,當時而去往預定修建完畢的趕工的雷神山醫院,但又時而出現在正在燃燒的貨物中無人攙扶而倒在道旁的路人、四十天只收到兩回物資的八十歲老人、餓死家中而被消毒車上門清理的小狗……她的鏡頭前沿這些在宏大的敘述中看不見可見的生命,卻常常用激烈的語言去描述。

在一個深夜,她前往武漢的殯儀館。晚風呼嘯中,徹夜運轉的焚化爐轟作響。道旁的車很少,她沿着大道行駛,街面空中蕩蕩,鮮見行人。先前都還在。正常營業的提供殯葬服務的小店,如今也都被圍進了鐵欄里。

視頻里,她一邊敘述,一邊敘述。呼吸聲淺淺深沉,所有的情緒,都像是被克制在鏡頭的哭泣里。直到視頻的結束,她才緩緩嘆出一口氣。

她在2020年5月14日被捕。直到被捕前的最後一天,她都還在堅持視頻的拍攝。張展其後被法院裁定「尋釁滋事」罪成囚犯4年,整個法庭審了三個小時。

她勸權力者「悔改」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張展陸續上傳上百個政府防疫的記錄視頻。(張展的Youtube頻道)

作家慕容雪村進入武漢時,封城已經結束。他聽說過張展嘗試潛入P4實驗室的經歷,對她的故事很感興趣。每個朋友介紹,他與張展取得了聯繫。在酒店裏,他們進行了五六個小時的採訪,從中午持續到天黑。

第一次見張展時,慕容雪村有些迄今異。他說,眼前的女人身量頗高,眉眼平靜,穿一身樸素的藍裙,說起來話來慢聲細語,十分溫柔,讓人難以想像就是這樣一位女性,在武漢做出了艱辛的事。

張展在描述自己所做的事時,語氣總輕描淡寫,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勇敢。甚至是賦予自己語句之前看守所羈押時被震撼的遭遇,她也只採用陳述性,而且略去感受與細節。只有當慕容雪村詳細詢問的時候,她才會願意稍微吐露一點,但也不會過多訴諸情感,最多只是淺淺提一句:「哎呀,情況真的太糟糕了。」

慕容雪村說:「在採訪中,我會問她特別多的細節,比如『你以前的生活是怎樣的,你的情感經歷』。但她很害羞於談論自己的生活,更喜歡談論中國的金融系統腐敗犯罪到了一定程度,更想談論把人當監獄的防疫政策有多不人道,多不合理。」和談論自己相比,張展更希望能將大眾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的人身上。

武漢解封後,張展傾向離開,而留下來繼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及的事。解封之前,她的主要活動圍繞老火車站社區展開,有時會溜出去,到其他地方看看一看。而解封後,她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她開始在網絡上尋找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幫助對方維權。

但維權的過程並不順利,很多人剛聯繫上她就被公權力警告,首先噤聲。而那些沒有噤聲的,則面臨更嚴重的打壓。

有一位因政府隱瞞信息而在疫情中失去了女兒的母親,在母親節當天拿着女兒遺照,並寫下「還是我女兒」、「政府隱瞞真相」的紙牌,去隱瞞武漢市委申訴,並在機構門前靜坐。她說,這份「申訴」是給自己的「母親節」禮物。

但她真正的禮物卻是:來自警方收到的毆打。

張展說,自己試圖聯繫這位母親,她找遍了信訪辦、市政府和市委,卻找不到對方的蹤影,後來才知道對方已經回到家中。等她再次懇求母親去市委維權時,對方卻被網格員軟禁在家裏,連小區也被封鎖。在她們約好見面的市委門口,則停了許多警車。

張展特別無奈,她只能在微信記錄下這件事,試圖傳播出去。她給對方傳播了福音,講講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背負了眾人的罪孽,普天之下除基督之外別無救援。但「這個福音」,用她視頻里的話來說,「更想傳給那些警察、那些關閉她社區的人。」

她要號召那些有權者悔改,不要浪費手中的權力,不要這樣輕忽地對待公民,更不要這樣對待他們的鄰居和母親。

老車站社區曾經派出四名小伙子監視她,只要她一出門,卻立刻如影隨形地跟上,阻止她離開。有一次,她終於突破了重圍,立刻被四人按倒大庭廣眾之下,他們抓緊張展的四肢,將她抬了回去。張展試圖和這四個人講理,卻被他們無視。

而之前,她多次強沖社區關卡,推倒柵欄,和「紅袖章」們對峙:「你們確實是為了人們身體的健康,但是人活着絕不能單單為了身體的健康而失去公義和真理。不能因為你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就代表你是合法的、正當的。」

「所以我今天做一件我認為代表中國公義和真理的事情,就是要推倒這個柵欄,這是我應該做的一件事情。」

在她講話時,社區裏的人不圍觀、不過問,連路過的外賣員都沒有曾放慢腳步。當她上手推柵欄時,特有的「紅袖章」來了一點攔一柵。

「自由」、「公義」、「真理」,她在演講時強調的這些詞,就像肥皂泡一樣,甫一吹出來,就立刻消散在風中。

她或許失望:「明明我是在為了他們的權益而抗爭,為什麼這些人都不站在我一邊?」

「不是維生,是維死」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張展接受ABC採訪。(視頻截圖)

「我無意成為一名烈士。如果反抗暴政的代價就是死,那我便欣然赴死。」最後一次和朋友聚餐時,張展如是說。

慕容雪村在《我的靈魂在歌唱》中記錄了這次聚會:那是一次難得的快樂日子,她吃了魚、雞肉和米飯,甚至還喝了一點酒。

說完上面那句話後,她把曼德放在桌子上,有點尷尬。「但無論如何,我希望在我活着的時候,我還是愛這個世界,愛這些人。」

這並不是張展第一次主動提及死亡。一年前的平安夜,她因上街遊行而登上後,接受了自由亞洲電台的專訪。在電台記者問及她「沒有工作,要如何維」生」時,她給出的答案是「不是維生,是維死」。在記者追問後,她這樣解讀:「當個人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國家,又呼籲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的時候,還是不能停止呼籲,就是等着和底層一起餓死的狀態。我實際上改變不了,我就和他們一起餓死。」

慕容雪村如此訴說張展對於死亡的坦然:「你知道,她是個大象,會想到各種聖經里不同的死法。比如聖史蒂芬就是被人生打死的。那麼張展呢,也常會想死自己的死法,被車撞死,被人暗殺。但即使她想到了這些死法,她還是決定,『我要繼續往前沖,死就死了,死了之後大家都知道了,我是為正確的事而死。」」

張展不是一個典型的基督教徒,而高調的她顯然不會是一般的教會所喜。在上海期間,她扭轉了三個地下教會,但都被毀滅了。那些教會的牧師對她說: 「我們最重要的關係是我們和上帝、和耶穌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我們和政府之間的關係。你這樣雖然是抗爭中國政府,但如果這樣死了,就會被視為中國政府而死,主要是不會喜歡的。」

張展和持此人的一位牧師大作:「你們這樣,算什麼負擔?你們援着自己,完全不去反抗,這怎麼能行呢?」她和這些人格格不入。

但如若想要理解張展,仍然要從基督教義出發。同樣是負載的王劍虹認為,張展的基礎所是基於一種慈悲和愛,而這種愛,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你沒有看過聖經的話,最簡單的總結起來就有點:一條是愛上帝,一條是愛人。那個『人』是普通人,不一定要和你一樣觀點的人。」

這也是張展雖屢屢慘遭白眼,卻又覺放棄的原因。雖然她對人群的冷漠與盲目感痛心,甚至有時感也沮喪。

「她並非沒有過猶疑」,慕容雪村說:「在武漢時,張展時常自省,懷疑自己在哪。她經常問自己,『我做的這件事有意義嗎?我做的是對的嗎?』」 ?我為什麼要跑去這些地方,做這麼危險的事?我到底在做什麼?」

但自省之後,她又回過神來,認識到這一切痛苦都源於「這個政權在日益人民的自由」,「我不能坐待斃。」她還是在為這些人爭取權益,為這些人呼喊奔走,協議遭遇處罰。

張展對於自己的入獄早有一個意外,她告訴慕容雪村,「我估計他們用不了多久就能來抓我,這次肯定不會輕鬆。」 事情確定不出她所料。在他離開武漢後不久,張展就被上海警方跨省抓捕。

在跟采期間,慕容雪村與張展多次見面,還分享了一系列新冠死難者各自的信息。他一度擔心自己也被傳訊,所幸並沒有發生。他猜測,很有可能是張展受到保護了他。

林昭與張展

守望自由張展:解封的城和被囚禁的人

「多想齋齋你,

送你一蓬青蓮

潤你被灼傷的肺

給你糯米糕、豌豆黃,

熘肝尖給你一隻羊

可,你就是一隻羊啊!

你把自己放在祭台上

……」

這是自由撰稿人王荔蕻給張展寫下的詩篇,詩名就叫作《展》。

詩中所提到的「齋齋」,在蘇南吳語區的方言裏,是向死者獻祭的意思。五十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林昭的政治抗議人士,在監獄中寫過人生唯一詞開篇的家書:「見不見的你弄點東西齋齋我,我要吃呀,媽媽!給我燉一鍋牛肉,煨一鍋羊肉,煮一隻豬頭,再熬一、二瓶」豬油,燒一個蹄子,烤一隻雞或鴨子。沒錢你借債去。」

林昭寫下這篇文章時,已經在監獄中幾度絕食,料見自己時日無多。隨後不久,她便死於共產黨的槍決。和張展一樣,她也曾是一名記錄者,一名基督教徒。

2021年12月7日,被判刑後的第345天,張展獲得「林昭自由獎」。

中國變革的短片人曹雅學在代其領獎時提到,張展在獄中絕食多日,被綁在床上強制灌食。她減掉了一半多的體重,需要依靠兩個人的攙扶才能行走。林昭和她一樣,被關押在上海的一所監獄裏。

而此前存在的張展絕食的消息傳出,很多人因此為她擔心,其中就包括王劍虹:「2020年9月她生日那天,自由亞洲人發表了一篇報道,說她身體狀況很糟糕,這是推斷的,因為被送往醫院去打吊針了。在此之前,我只當她又是一個因言而被逮捕的人。」

她感知到張展情況的危急,「她得到的似乎沒有陳秋實、李澤華、方斌他們的多,但她的絕食情況很嚴重」,因此關注她所看到的,她的絕食抗議具有基督教意義上來看,屬於長期禁食禱告。

這是一種在禁食時祈禱尋求神的方式。禁食的常見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懺悔悔罪;謙卑祈恩;刻苦己心;悲悼死者。而張展的禁食,並非是為了自己爭取自由,而是為那些惡人贖罪。她要以這種絕決的方式,表達對政治迫害的不迫害。

「如果沒有人干預,她一定會絕食致死。首先的做法一定是讓你更痛苦。而強制灌食可能會導致併發症或者其他危險。這不是沒有先例的,更不用說長期絕食後可能有的器官。」

因此,她決定成立張展關注組,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張展。而在此之前,她和張展只有寥寥數片語之交,從未見過面。她搭建了網站,發起「自由張展」聯署活動,並呼籲海內外的指南為張展代禱、抄寫聖經。很快,有許多消息傳來。光是聯署信上的簽名,已有3500個之多。國內舉牌撰文者、海外活動聲援者更是不勝數。

這封聯署名單上,有許多人們熟悉的名字:唐吉田李翹楚、季孝龍、黎智英鄒幸彤……。他們如今或被嚴密監控,或同樣身陷囹圄。

2024年5月13日,是張展出獄的日子。為了迎接張展,王劍虹特意將這四年來人們對張展的聲援詩文,與張展本人即將的文章合併成集,並取名為《自由張展》,預計在張放映監獄當日出版。

她說:「張展,你終於要出來了,我們都祝福你。願你平安,好好休息,早日康復。祝福你和家人團聚。這本《自由張展》是送給你的禮物,聚集了很多朋友對你的支持,希望你會喜歡。」(作者:林硯青)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歪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3/205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