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反駁隊成立近3個月出動23次 分析指太敵意反令外國更反感

保安局局長作為應變反駁隊隊長,多次「挺身」開腔指罵批評政府的聲音。

雖然立23條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連保安局局長兼「應變反駁隊」隊長鄧炳強亦已表示反駁隊終會解散但精神長存,言猶在耳,保安局近日回復立法會時,卻以現時仍有誤導和抺黑為由,指反駁隊有需要繼續運作。據本台統計,反駁隊成立短短近三個月,已出動23次反駁及譴責外界的批評,平均不足四天便開腔指責一次。有國際遊說經驗的羅子維認為,反駁隊的行徑太過敵意,反而令外國更反感,連私下溫和溝通的空間都失去。

鄧炳強說:「首先,我作為應急(變)反駁隊隊長,我要反駁一些謠傳…」

自特首李家超1月底宣佈將成立「應變反駁隊」解說23條立法;其後擔任隊長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幾乎戰狼上身,全方位出擊反駁,打頭陣的是反駁外界指犯了23條會被送到內地受審。鄧炳強說:「這是本地立法,本地法例是在本地處理,是不會將(被捕人)送到別處。這個事件我們隱約看到2019年的腳影,用這些嚇我們的市民,說立法就慘了,這些全是虛假的,我要予以譴責並出來反駁。」

本台根據政府新聞處1月25日至4月18日的新聞公報,統計出「應變反駁隊」成立約3個月,已提出了23次反駁或譴責,平均不足四日便「出動」一次。被他們批評過的外國政要有前港督彭定康、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英國保安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等;媒體方面則有BBC彭博、泰晤士報、自由亞洲電台等;當然外國組織也是被批評象,其中「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及「香港監察」更被港府直指為反華組織。而「香港監察」被譴責最多,有三次被港府點名,例如指其「企圖挑撥宗教人士和信眾對立法的不滿」。

至於要「反駁」的內容,則圍繞港府口中的反華組織,「公然」要求美國制裁中央和特區官員,特別是參與23條立法的官員;另外較多批評的是外界「抹黑詆毀」23條立法,至少批評過7次,例如布林肯認為23條對「煽動」、「國家機密」等定義含糊,恐被用來遏制異議,鄧炳強就反駁說這是「卑劣的政治技倆」。

因誤導和抹黑時有發生「應變反駁隊」繼續運作

雖然23條已經旋風式通過並立法,鄧炳強上月初也表示隊伍「終有一日要解散」,但「精神長存」。豈料事隔一個月,保安局因應立法局審議政府開支,書面回複議員提問時卻說,因誤導和抹黑仍時有發生,「應變反駁隊」有需要繼續運作。

身在台灣、曾多次為港人事務進行國際遊說的羅子維向本台指,自己與外國朋友甚或在港外國官員聊天時曾談及反駁隊,他們都認為反駁隊的行徑太過敵意。羅子維說:「傳統沒有一個國家如果你要釐清一些政策立法工作或法例立法工作時,他是不會公開說反駁甚麼。非常不符合現代國家工作慣例,會令人覺得好有敵意,亦令其他外國政要對23條或相關國安政策、法例更加反感。」

相關23條工作費用不公開

他更指,港府現時的行徑抹殺了溫和處理的方式:「如果某些國家對某相關法例有意見時,你要做的好多時都是比較溫和完善的解說。但現在香港政府用這種公開對抗公開反駁的方式時,就消除了私下溫和溝通的空間,這樣對一個正常外交關係非常差。」

至於有議員關注反駁隊的編制、會否增加資源和人手、以及為23條「做好解說工作」的預算開支等問題,保安局以23條工作屬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一部分為由,指人手和開支的分項數字不會公開,但保安局會確保有足夠的經費推展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19/204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