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淪落為孤家寡人 國際形勢大逆轉 流行「中國經濟到頂論」

—王赫:憂心中國經濟 北京「老朋友們」坐不住了

作者:

2021年中共高歌「東升西降」;2022年形勢大逆轉,國際社會流行起「中國經濟到頂論」了。2023年,中國經濟大盤動搖,中共「能救經濟」的幻想被打破,國內外對中國經濟走勢的認知空前接近一致,甚至一眾中共的「老朋友」「大好友」,也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擔憂,2024年尤甚。

3月27日,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時,說中國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但有幾人真相信呢?

4月1、2日,自由亞洲電台連續播出對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的專訪。這位「鐵杆的中國樂觀主義者」,自2001年以來連續24年受邀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就在3月24日至25日的本屆年會上,羅奇提出三點看法:(一)中國面臨嚴重的中長期增長問題,比如勞動力萎縮與全要素生產率下降,中國恐步日本後塵;(二)結構性阻力使中國消費者長期表現不佳,需要社會保障改革以減少恐懼驅動的過度預防性儲蓄;(三)美中衝突仍然是兩國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挑戰,建議通過建立以美中常設秘書處為框架的新接觸架構,將衝突解決進程制度化。

應該說,羅奇看準了中國經濟和中共的癥結所在。這其實已經是國際投資界的共識,只是羅奇如此表述出來了。但是,中共當局卻不一定接受,即使接受也難以操作。比如,他已連續十五年敦促中共政策制定者們推動中國經濟轉向消費主導的再平衡,有多大效果?又如,誰都知道,中美對抗對中國經濟損害太大了,但中共的全球野心已不可遏制,中美「極端的戰略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羅奇的「美中常設秘書處設想」根本不會被雙方所接受。中美合作、國際投行發大財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

而對羅奇更大的打擊,是中共禁止他公開發表涉香港問題演講。羅奇說:「我寫過幾篇文章(其中一篇標題為《Hong Kong is over》意即香港已玩完),對香港的未來表示嚴重關切。這觸及北京的一些敏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要求我不要在中國發展論壇上談論這個問題。」羅奇批評,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比歷屆更多掣肘,無論在活動舉行之前、期間和之後,主辦方都明確表示他們不想公開聽到尖銳的問題,只希望着眼於「對中國有建設性的看法」。他還直言,香港學術界及企業界代表(八人)在北京期間,沒有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羅奇擔憂中國經濟增長無以為繼。另一個華爾街大鱷、美國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3月27日在領英(Linkedin)上發表長文說,中國(中共)面臨一場「百年一遇的風暴」,其中五個主要挑戰,分別是債務負擔及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和價值觀相關的衝突、中美地緣政治衝突、自然災害,還有中共領導力。達利歐說,「我的觀點是,必須在大周期的背景下看待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習近平的領導。換句話說,區分習近平手中的牌和他選擇如何打是很重要的。」他判斷,具有馬克思主義、毛主義特徵的法家方針似乎是習近平選擇的執政方向,「沒有人知道鐘擺會朝着向更左的毛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做事方式擺動多遠。

和羅奇抱怨不能自由公開討論問題類似,達利歐說;「障礙在於,中國(中共)領導層的傳統做事方式並不是更直接的溝通,而且北京的做事方式正向(毛時代的)更封閉狀態回歸。存在這種溝通障礙就更能理解了。」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作為任時間最長的美國大型銀行CEO,說話則比羅奇和達利歐委婉多了。1月17日,戴蒙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接受美國媒體CNBC採訪時說,進軍中國的投資者有必要「有一點苦惱」,因為「風險回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而做過美國財政部長和哈佛大學校長的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1月在結束訪華之旅後表示,中國經濟前景存在很大隱憂,包括過剩儲蓄、基礎設施和地產過度投資等。他警告,在整體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的情況下,中國壞帳積壓的風險只會更沉重,且陷入惡性循環。薩默斯接受外電訪問時指,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日本上世紀九十年代相似。希望北京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錯判宏觀政策,令到中國進入長達幾十年的經濟蕭條。

郝福滿(Bert Hofman),世界銀行前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前中國區負責人,現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他認為,在過去,中國的經濟一靠大量投資,二把人們從農村拉出來從事更多的生產活動,三透過外國直接投資引進技術,四是人口紅利。現在,這些都沒有了。中國過去的成長,「改革」是最重要的因素。改革是什麼?有效地分配資源。「如果有正確的政策,中國還是能維持成長,」但前提是,中國能否維持經濟改革的道路?他以三大情境預測未來15年GDP走勢。郝福滿說,習近平重押科技,是沒用的。

郝福滿的觀點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相一致。3月24日,格奧爾基耶娃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岔路口」,必須在過去的政策或「親市場改革」之間作出選擇,以釋放經濟增長的活力。

可問題是,向左轉的中共當局,雖然口頭還掛着「改革開放」,但怎麼可能真正搞「親市場改革」呢?3月11日,美國情報總監辦公室發佈的《2024年度威脅評估報告》說,「北京明白問題所在,但它正在迴避改革,因為這與習優先考慮的國家主導製造業和工業投資的方針相悖。」

並且,中共越來越僵化,只想聽好聽的、它所想聽的,「大好友」「老朋友」們如不想被禁言,就得自我審查。中共最終淪落為孤家寡人。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6/204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