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南渡文化悲劇:民族主義從香港反哺中國大陸

作者:
除了南渡而來的文化精英以外,向香港延伸的共產主義分子和中共的地下黨組織網絡也跟着來了。夾縫求生的香港文化產業,創造了一個並不存在的「中國」。被中國大陸接手過去以後,那個並不存在的「中國」正在從夢想變成噩夢。如今這個受到民族主義狂熱背書的極權主義噩夢,也給香港帶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對於回歸中國以後就遭遇法治覆滅的香港來說,民族主義卻是南渡文化帶來的悲劇。

 

作為在冷戰期間夾縫求生的微型經濟體,香港人一邊接受來自中國的難民,一邊努力地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屬性不被英國侵蝕,一邊尋求從文化產業突破,創造新經濟動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南渡文化精英帶來的文化土壤,給香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知名南渡人士中,不但有唐君毅、錢穆、牟宗三、余英時這樣的傑出文化精英,也有金庸、倪匡、梁羽生這樣的小說家。正是這些人直接促成了香港的黃金時代,這些人是香港人至今引以為傲的文化脊樑。但也正是這些人所保存的新儒家思想火種和中國文化傳統,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開始重新「反哺」中國大陸。

 

除了南渡而來的文化精英以外,向香港延伸的共產主義分子和中共的地下黨組織網絡也跟着來了。在這些左翼分子持續煽動下,反殖民情緒為加劇民族主義傳播創造了環境。民族主義情緒,不但刺激南渡文化精英反覆想像已經永遠失去的「中國」,還把那個「中國」進行浪漫化演繹。

 

小說家和電影製作人將自身的民族主義憤懣,發泄在想像永遠回不去的「中國」身上;假如用在批判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上,可能對於本土和海外市場來說,還不夠有吸引力,甚至還引起左翼分子反彈。比起痛斥和諷刺共產主義社會的刻板無情和顛倒混亂,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顯然是更有趣的選項。

就這樣,夾縫求生的香港文化產業,創造了一個並不存在的「中國」。被中國大陸接手過去以後,那個並不存在的「中國」正在從夢想變成噩夢。如今這個受到民族主義狂熱背書的極權主義噩夢,也給香港帶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誰能告訴我們,我們憑什麼要忍受那麼多的不幸?

 

1

蕭功秦. 2012. 「近代以來中國的高調民族主義.」 認同與全球化: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悖論. 陳彥, 鄭宇碩 (編著). p57-p67.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

陳學然. 2014. 五四在香港: 殖民情境, 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 香港: 中華書局. 另見: 港識多史. 「一百年前香港學生也發起過『雨傘運動』?」 2024年3月30日查閱. https://www.wetoasthk.com/五四運動與香港

3

Frank Welsh. 1997. A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p371-p372.

4

周永新. 2015.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 香港: 中華書局.

5

張家偉. 2012. 六七暴動: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

6

參考: 程翔. 2018. 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7

盧思騁. 「民族主義與殖民統治: 國粹派的民族觀念系統.」 誰的城市? 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 羅永生(編). p39-p67.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8

Lu Zhouxiang. 「Shaolin, Wuxia Novels, Kung Fu Mov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sation. Ed. Lu Zhouxiang. p61-p84.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另見: Lu Zhouxiang, Qi Zhang & Fan Hong. 2014. 「Projecting the 『Chineseness』: Nationalism, Identity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31(3): p320-p335.

責任編輯: 李安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2/203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