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世界媒體看中共: 如何看中共仍是問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北京人大會堂出席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式(2023年10月18日)

在中國共產黨領袖、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喬·拜登再次會晤之際,美國及其盟國應當如何看待、評估、應對中共控制下的中國,這成為世界媒體不約而同的話題。美國與西方國家近來一直在重新估算、權衡與中國打交道的各種方式的利弊和成本。

雖有蘇聯/俄羅斯之鑑,問題仍是問題

自從俄羅斯2022年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口頭上聲言中立的中國/中共當局幾乎是不加掩飾地策應和支持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中國高級官員甚至公開表示中國就是一直在「策應」俄羅斯,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對俄羅斯以及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自從蘇聯跟美國及其盟國進行的冷戰結束以來,長期以強人手腕統治俄羅斯的普京當局一直宣揚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一個跟西方國家別無二致的以商業利益和經濟繁榮為第一優先的國家,根本就不會對世界秩序構成西方國家所擔心的那種破壞。

歐洲國家尤其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基本相信了普京當局,與普京統治下的俄羅斯發展了相互依存的經貿關係,結果是俄羅斯在奪取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之後,再不管不顧其商業利益和經濟繁榮發動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使德國後悔莫及。

在習近平即將訪問美國與拜登之際,在習控制下的中共官方媒體悄然收起2023年上半年所掀起的中國公眾幾十年未見的激烈反美宣傳之際,中國官媒也在大力宣傳中美不要經濟脫鈎,而是要合作雙贏、共同謀求和達成兩國和世界經濟繁榮。

與此同時,諸多觀察家們指出,中共當局在南中國海、東中國海保持咄咄逼人的軍事態勢,對擁有全世界最重要、最先進的計算機晶片產能的台灣更是不斷提升軍事威脅,毫不掩飾地展示其不在意甚至樂意破壞美國及其盟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一直努力維護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於是,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究竟有多可怕就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中國究竟有多可怕?過高過低估計都不妙

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幾十年來藉助其「開放」政策從西方國家獲得的技術、資金和市場的好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大力投資於軍力發展,對當今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構成了不容忽視的挑戰和威脅。美國是否能應對這樣的挑戰和威脅?應當如何應對?

由於眼下沒有清晰的答案,這樣的問題便在美國社會引起焦慮,激起反中國的情緒。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過去的兩個星期發表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的標題就是,《中國究竟有多可怕?》,文章說:

「美國的反中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其之前對中國這個獨裁大國所構成的經濟、軍事和意識形態威脅滿不在乎情緒的過度糾正。來自中國的危險是真實存在的,拜登政府應該在很多領域勇敢地面對中共統治者。但現在也存在一種風險,這就是,美國對中國實力的看法會滑向可笑的簡單化,從而引發對抗,而且最壞的情況下,還可能觸發一場本可以避免的衝突。即使沒有戰爭,這種激情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成本,使美國與其盟友分裂,並破壞使美國強大的價值觀。美國現在所需要的不僅是清醒地評估中國種種優勢,還需要清醒地評估其種種劣勢。」

《經濟學人》系列文章指出,面對實在的風險和威脅,過低和過高的估計都是有害的,美國應當接受1950年代和60年代跟蘇聯對抗的教訓,這就是,不必要地過高估計對手的實力和破壞力,不必要地投入過多的本來可以使自己發展得更好的人力物力資源,結果導致美國政府已故的前總統的感嘆,「我們在做我們本來不需要做的事情,我們在建造我們本來不需要建造的東西。」

不錯,中國在過去的20年裏藉助大量的投資和從西方盜竊的技術以及自己研發的技術,大大改進了軍力,給美國、西方國家和世界和平帶來切實的威脅。但在《經濟學人》看來,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人員眾多,裝備眾多,預算雄厚,但其訓練陳舊,腐敗泛濫,難以招募優秀的人才,缺乏綜合作戰能力和經驗,在過去的40年裏打的死傷最多的大仗是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周圍屠殺中國人。

靠打台灣來保政權也不那麼容易

自習近平2012年接近年末的時候上台以來,隨着中國經濟狀況越來越差,年輕人失業率高到了北京當局不好意思發佈的高度;習近平以反腐為名進行的政治清洗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共體制內的人感到不滿和威脅,習當局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逐步升級。

這種局面導致中國國內外許多觀察家認為,習近平不僅在內政方面成績乏善可陳,在外交方面大力推動戰狼外交也導致外交困局,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習大有可能發動攻打台灣的戰爭以打造中國公眾對其政權的向心力,並擺脫困局。

於是,在過去的幾年裏,習近平將在什麼時候或什麼情況下攻打台灣就成為國際間的熱題。由於中國和台灣跟世界經濟的依存關係要大大高於俄羅斯,由於美國以「戰略模糊」的方式承諾在台灣受攻擊的時候給台灣提供幫助,習近平對台灣不斷加強的武力威脅受到美國的格外關注。

習近平真的會不惜冒美國可能採取干預行動的風險攻打台灣嗎?對這個問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以及中共內部的戰略規劃者有截然不同的、相互對立的觀點。有人認為權力沒有制約的習近平會像普京一樣不惜代價冒險;但也有人認為習近平不是很傻,不會傻到連自己的權力安全都置之不顧的地步。

後一種分析家包括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度-太平洋項目的常務總監葛萊儀(Bonnie S. Glaser)。葛萊儀10月30日在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分析和解說了習近平不那麼容易在台灣問題上好勇鬥狠:

「最近中國高級將領遭到清洗,其中包括國防部長,以及兩位負責中國核武庫和導彈庫的領導人,這表明習近平對軍隊的作戰能力缺乏信心。雖然這些內閣成員免職的原因尚未公開,但種種跡象表明,可能存在腐敗及其對軍事準備的影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中飽私囊的軍官很可能沒有太把習近平做出的做好2027年奪台準備的指示當回事。習近平經常告誡人民解放軍加強軍事訓練,加強戰備。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給習近平敲響了警鐘。在戰爭初期,久經沙場的俄羅斯軍隊未能完成穿越陸地邊界佔領基輔這一相對簡單的任務。解放軍穿越台灣海峽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大規模兩棲入侵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之一,需要空中和海上優勢,以及在曠日持久的戰役中維持入侵部隊的能力。

「對習近平來說,如果不能迅速、低成本地成功入侵,政治風險將是巨大的。長期的僵局可能會削弱他對振興中國的主張,危及其實現民族復興和軍事強國的目標。更讓北京擔心的是,在潛在的美國軍隊的干預下,北京可能會被裝備精良、固守地面、頑強抵抗的台灣打敗。這是一個噩夢般的場景,可能會削弱習近平對權力的控制,甚至威脅到共產黨的統治。」

「中國有一個全面重新打造世界的願景」

習近平政權在決定是否以及何時攻打台灣的問題上或許有遲疑,但在跟美國競爭、重新打造世界方面一直沒有鬆懈。習近平多次宣揚所謂當今世界百年不遇之大變局以及所謂的「東升西降」的世界大勢。在習近平時隔六年半再度訪問美國跟美國總統舉行會談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發表記者西蒙·麥卡錫的長篇分析文,標題是,《中國有一個全面重新打造世界的願景》。

文章從多方面陳述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尤其是在習近平上台十多年來中共政權力圖將其不講人權和基本自由的經濟發展模式向全世界推廣的努力,以及這種努力的成果和挫折。文章說:

「幾十年來,中國圍繞其經濟影響力建立了國際影響力,將自己從一個深度貧困國家快速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作為可以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的模式。正是本着這種精神,習近平於2013年啟動了他的標誌性的「一帶一路」融資計劃,拉近了幾十個借款國與北京的距離,並在他就任領導人一年後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並承諾將中華民族「復興」到一個擁有全球力量和尊重的位置。

「『中國的傳統(外交政策)思維非常注重經濟能力,將其作為其他一切的基礎。當你成為一個經濟大國時,你自然也會獲得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和軟實力等等——其他一切都會水到渠成。』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趙通表示。

「但趙補充說,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伴隨着與美國及其盟友的地緣政治摩擦,北京認為有必要擴大其視野『並解決地緣政治問題。』烏克蘭戰爭只是加劇了這種態勢。在中國拒絕譴責克里姆林宮的入侵後,中國在歐洲的主要經濟夥伴加強了與美國的關係,並重新評估了與北京的關係,同時華盛頓也加強了與亞洲盟友的關係。」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14/197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