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這句從小聽到大的「正能量」,最讓人抑鬱

  最近刷到了一張圖——

這句從小聽到大的「正能量」,最讓人抑鬱

  首先,我很慶幸第二句的點讚更多。累了就休息,多麼樸素的一個道理呀。

  可對於很多人而言,我們長期活在第一句話的邏輯里。

  當感到辛苦時,第一時間想的並不是照顧自己,而是習慣去和別人比較——

  有人比我更累嗎?我有資格喊累嗎?

  事實上,這種「攀比痛苦」的做法不僅無益,而且有毒。

  它並不會使人變得強大或有成就,只會不斷侵蝕人的內心。

  01  在「攀比痛苦」中長大的人們

  相信我們都聽過很多這樣的話——

  「覺得學習苦?家庭貧困的孩子想上學還沒得上呢!」

  「你看看那些烈日底下工作的農民,人家有說什麼嗎?」

  「有的殘疾人都能積極面對生活,你有胳膊有腿,抱怨什麼?!」

  它們可能出自家長、老師、老闆,或是網絡博主之口。

  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可仔細去思考,其實充滿了漏洞。

  這類話語背後表達了兩個意思:

  訴苦,是需要資格的;

  只要有人比你更苦,那你就沒資格說。

  按這邏輯,全球80億人,只有最苦最累那人才有資格說話了,其他人都得繼續忍受着。

  顯然,這很荒謬。

  可儘管荒謬,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說呢?

  因為,在一些人看來,這些話語有着不錯的「激勵」效果。

這句從小聽到大的「正能量」,最讓人抑鬱

  我想起小時候老師帶大家看的所謂「勵志教育」視頻——

  演講者在台上洋洋灑灑地說着:你的爸媽有多苦、非洲的孩子有多苦、戰爭時期的人有多苦......

  通過講述一個更加巨大的苦難,來和大家當前的學習之苦對比——

  看,你現在的苦不值一提!

  小時候不懂,我們並不會去琢磨背後有何不妥,只會一味去反思和責怪自己——

  爸媽才是真的辛苦,我的難過不值一提!

  那麼苦的人都沒抱怨,我太脆弱了。

  接着台下的孩子痛哭流涕。

  有人說那是感動的哭,但回過頭看,更多是苦難故事的沉重感,以及無地自容的羞愧感雙重作用之下引發的情緒崩潰。

  類似的「勵志教育」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也常有,例如管理者會用另一個更卷更虐心的故事來「教育」員工——

  「我當年一宿一宿地熬,才有今天的成就。」

  「你是沒看到我背後的付出啊。」

這句從小聽到大的「正能量」,最讓人抑鬱

  於是,孩子閉嘴了、員工也閉嘴了,說教者滿意地覺得大家被精神洗禮了,把這樣的說辭奉為聖經。

  但這並不會讓人真正變好。

  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讓人不敢訴苦,同時又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長期活在攀比痛苦的氛圍中,人的內心會被侵蝕。

  最先受影響的,便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02  理解換來理解,攀比換來攀比

  如何看待他人的痛苦,便會如何塑造關係。

  在我讀高中的一個暑假,已經工作的表哥來我家玩。

  那時我正處於學業繁忙期,時不時也會發牢騷。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媽說:「來,問下你表哥,學習辛苦還是工作辛苦?」

  我媽的目的很明確,希望表哥說工作更辛苦,從而讓我不再抱怨。

  但表哥的回答讓我記憶至今,他說:「工作有工作的辛苦,學習有學習的辛苦,不一樣的,沒法比。」

  表哥的話讓我暖心,因為感覺自己的辛苦被理解了。

  如今我工作快10年,有時接觸到讀書的孩子,我也依然很能理解Ta們的不容易。

  可試想另一個情景——

  假設我從小在攀比痛苦的教育中長大,如今艱難地取得一點成就。

  那麼,再聽到別人生活中吃了苦頭,那我會是什麼反應?

  如果從未體驗過被理解,人是無法去理解別人的,只會用自己經受過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因此,我會變得無法去共情受苦的人——

  一方面,我會充滿自我優越感:

  你這點苦算什麼,我那時吃得苦才多,而且我啥也沒說。

  另一方面,我又會對對方充滿鄙夷:

  現在的年輕人,吃一點苦就嘰嘰歪歪,真沒用!

  表面上看,我在進行一番充滿智慧的發言。

  而實質上,我的內心在長年的攀比失敗中變得扭曲陰暗,只有在與更弱者的攀比勝利中來獲得短暫的心理平衡。

  這是一種可怕的現象,當人在無情中長大,待人的態度也會變得無情。

  「攀比痛苦」的氛圍之下,人會失去同理心,聽到別人的苦難第一反應不是去理解,而是去比較——

  你有我苦嗎?沒有就趕緊閉嘴吧!

  而正在受苦的人也不會因此變得堅強,只會更加無地自容,因自己的情緒,而感到深深的羞恥。

  03  羞恥,是最深的內耗

  「攀比痛苦」的另一個危害,便是滋生羞恥感。

  可以說,這正是導致當代人容易內耗和抑鬱的一大根源。

  一位朋友和我分享過她和兒子的故事。

  7歲的兒子經常把情緒擺在臉上,吃不到喜歡的就撇嘴,玩具弄壞了就哭。

  媽媽覺得他作為男孩子,情緒太不穩定了,然後就「教育」他:「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兒子卻說了一番讓她震驚的話——

  「我腦袋要控制的東西已經太多了,不想再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如果傷心,我就大哭,如果快樂,我就大笑!」

  媽媽瞬間發現,兒子比自己活得更明白。

  你會發現,相比於大人,小孩極少內耗或抑鬱,因為Ta們會充分允許自己的情緒感受,並不會以此為恥。

  所以,即使感到難過,也能夠很快釋放,情緒也能迅速過去。

  相反,大人會有很多顧慮——要是哭的話,太丟人了;這麼大了我還訴苦,顯得太軟弱了......

  曾經一次直播里,我在講「接納情緒失控」的話題,有一位觀眾留言:

  「老師,我明白要接納情緒了,可你能不能說一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在崩潰的時候,顯得得體一些?」

  這個問題讓我覺得心疼又好笑——

  成年人可真累呀,連受不了崩潰的時候,也還得考慮別人的目光,想辦法崩潰得漂漂亮亮的。

  可以說,當我們以自己的情緒為恥——

  每一個表達都會反覆糾結,內耗便發生了;

  每一份痛苦感受都難以啟齒,抑鬱也就來了。

  攀比痛苦僅僅是逼人逞強,對成長無益,而真正讓人獲得強大內心的,是在關係里的看見與接納。

  04  看見與接納,塑造真正的強大

  習慣攀比痛苦的人,常常有一個認識誤區:

  以為一個人只要不流露脆弱,就意味着內心強大。

  比如,一個孩子玩具壞了,心裏委屈,但只要他硬憋着沒哭,就以為他由此變得堅強。

  一個大人在當眾演講之前十分害怕,但只要他強忍着不說,就以為他變得勇敢起來。

  於是,大家拼了命地憋着,幻想着越憋越強大。可這樣的邏輯無疑是掩耳盜鈴。

  蕾蕾是我一個諮詢師朋友。

  在早些年,當她工作感到壓力巨大,會打電話和爸媽說想要離職。

  可爸媽卻習慣講一個別人更慘的故事,來勸蕾蕾珍惜眼前的工作,不要放棄,鼓勵她要成為內心強大的人。

  久而久之,蕾蕾便不再和爸媽談離職了。

  可她內心依舊想離開,而且還多了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自己不如別人的羞恥感。

  後來的幾年,她轉攻心理學,了解了之前溝通的不妥,也慢慢教會爸媽——

  他們過去的說話方式其實並不會給到孩子支持,反而帶來傷害。

  慢慢地,一家人都在學習轉變。而在去年,蕾蕾又因為工作壓力大想離開,這一次,爸媽沒有再講別人的故事來攀比,而是靜下心來,聆聽女兒的壓力。

  最後,爸爸說:「確實很辛苦,實在頂不住就好好歇一歇吧,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後面的事情不用太操心,會有辦法的。」短短的一句話,讓蕾蕾淚目。

  那一刻,她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面對困境,而是背後有一雙強有力的手托舉着她。

  後來,蕾蕾越過了那段工作瓶頸期,狀態也慢慢恢復好了。事後她感慨,訴說痛苦並沒讓她更脆弱,當這些感受能夠被好好看見與接納時,會煥發強大的力量支撐自己。

  寫在最後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曾寫道:

  「勇氣並不是沒有絕望,相反,它是一種儘管有絕望,但依然能夠奮力前進的能力。」

  在痛苦面前,會害怕、會想逃、會絕望,都是人的本能,不必以此為恥。

  一個強大的人,並非毫不退縮,而是一邊直面自己的脆弱,一邊成長。

  我想起作家史鐵生的故事。

  余華評價說,他是一個「對世界充滿愛的人」,人們對他的印象也是堅強、豁達、溫暖。

  而在史鐵生的自述里,他並非毫無怨言。

  雙腿剛癱瘓時,他會暴怒、會砸碎玻璃、會狠狠地捶打自己的雙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

  真正讓他獲得力量的,是母親和朋友們。

  看到鐵生崩潰時,母親會躲到一旁,待恢復沉寂後再悄悄出來,鼓勵兒子好好活,也常常帶他去地壇散心。

  余華回憶時提到,他們幾個作家朋友和鐵生關係很好,會帶着他和人踢球,讓鐵生當守門員,晚上去地里偷黃瓜給他吃。

  深情的陪伴的給了史鐵生巨大的支持與力量。

  後來,他在文字裏寫道:「二十一歲末尾,雙腿徹底背叛了我,我沒死,全靠着友誼。」

  2001年,好友成立了抑鬱症患者互助組織,史鐵生受邀參與第一場講座,分享自己如何走出「每天想死」的困境。

  他經常會去與人們談話。史鐵生絕不會居高臨下地以自己的苦難去說教別人,相反,他寬厚、溫暖、總是笑着。

  人們相互袒露脆弱,並彼此聯結。10年來,有無數人從中受益。你會發現,攀比苦難並不會產生力量,真正產生力量的——

  是人們對苦難進行訴說、傾聽,建立起一縷又一縷相互理解的紐帶,是一顆受過傷的心去照亮另一顆受傷的心。

 願你的成長之路,如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充滿希望和力量。♥

  作者:和小畏,後現代取向心理諮詢師,專欄心理作者。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武志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9/196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