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不止天上飛的!美專家重提「海翼」 論證中國科研「助攻」軍事擴張

美國本月4日擊落中國制高空氣球後,全球各地傳出多起不明飛行物入侵的消息,美國更因此宣稱中國氣球入侵全球五大洲。而美國知名潛艦軍事專家薩頓(H I Sutton)則在個人推特PO出2021年的一篇舊文,指中國無人潛航器「海翼」(Haiyi)也在全球海域「橫行」,印尼、澳洲都曾發現它的蹤跡,論證中共積極以科研名義,輔助軍事力量的擴張。

印尼當地漁民相繼於2020年12月底及2021年1月捕獲兩枚形似魚雷的水下無人機(UUV),和中共所研發的「海翼」型號相當雷同。圖:取自推特

美國本月4日擊落中國制高空氣球後,全球各地傳出多起不明飛行物入侵的消息,美國更因此宣稱中國氣球入侵全球五大洲。而美國知名潛艦軍事專家薩頓(H I Sutton)則在個人推特PO出2021年的一篇舊文,指中國無人潛航器「海翼」(Haiyi)也在全球海域「橫行」,印尼、澳洲都曾發現它的蹤跡,論證中共積極以科研名義,輔助軍事力量的擴張。

根據了解,「海翼」無人潛航器屬於「自主式水下滑翔機」(Autonomous Underwater Glider,簡稱AUG),利用重力下潛與浮力引擎,在海中以垂直鋸齒狀V型軌跡運動;由於只有改變深度、方向或偵查才需耗電,因此續航力持久、下潛深度可達6000米以上,航程可超過1000浬;不過航速最高不超過1節(時速1.85公里),多用來搜集跨深度的水文資料,進行數個月的長期探測。「海翼」由中國國家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公開紀錄曾創下6329米世界深潛紀錄。

而「海翼」的足跡經常出現在南海,臨近的印尼在2020年曾3次撈獲,而最遠曾在連接南海和印度洋的巽他海峽(Sunda Strait)與澳洲進入南海門戶之一的龍目海峽(Lombok Strait)發現過蹤跡。由地理位置研判,「海翼」應是執行戰略通道水文勘查作業,以利解放軍海軍、潛艦部隊運用。

印尼漁民撈獲的「海翼」無人潛航器,長2.25米、尾翼18公分、機翼50公分、拖曳天線長93公分。薩頓PO出剖面圖指「海翼」內部可依任務需求調整搭載偵測裝備,例如:水聽器、湍流計、溫度計、鹽密度分析儀、濁度計、溶氧感應、防撞聲納等,基本上都是潛艦部隊非常重要的感測裝備。因此推斷中國是藉由科研名義為解放軍潛艦先行搜集可用航路資訊。

印尼曾3度撈獲中國無人潛航器「海翼」。圖:翻攝hisutton.com

美國知名潛艦軍事專家薩頓(H I Sutton)PO出剖面圖指「海翼」內部可依任務需求調整搭載偵測裝備。圖:翻攝hisutton.com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Newtalk吳賜山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213/186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