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男性45~65歲是疾病爆發期?5件事應該避免

中年男性應逐步糾正哪些行為習慣?

1、吸煙喝酒

之所以把吸煙喝酒放在第1位,是因為對身體的傷害極大。香煙煙霧中含太多有害物和致癌物,雖然年輕時無症狀,但隨着對身體的累及傷害,易誘發慢阻肺、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以及肺癌等;酒精是公認的致癌物,喝酒直接傷害肝臟,易誘發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戒煙戒酒是第一要務。

2、久坐不動

雖然久坐不動比較舒適,但這種生活方式可傷身,可增加患多種慢性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徵以及腫瘤等。缺乏運動可減弱新陳代謝,影響機體調節,易造成脂肪和糖代謝紊亂。因此應減少久坐時間,持續坐着不能超過2個小時,尋找間息時間運動。

3、打呼嚕

打呼嚕並不是好現象,尤其是打呼嚕時呼吸暫停幾秒鐘,白天精神不振和嗜睡等,還需第一時間想到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長久下去可降低血液中氧氣含量,使得全身組織器官缺氧,甚至導致猝死。經常打呼嚕者應調整好睡姿,必要時尋求醫生治療。

4、宅在家中

有些中年男性不願意出門,每天的活動量很少,久而久之可造成肌肉萎縮,降低骨骼肌肉力量,易造成骨質疏鬆,提高骨折風險。因此應適當的戶外活動,接受陽光普照,能刺激皮膚生成維生素D3,利於鈣吸收,維持正常的骨密度,避免骨骼畸形或變脆弱。

5、錯誤的姿勢

沒有端正好姿勢會使得熱量積存,肌肉之間磨損,打破身體平衡能力,影響血液循環,同時也會造成腰背部和頸部疼痛。另外,經常彎腰駝背可增加臀部壓力,造成臀部肌肉僵硬以及疼痛,影響髖關節活動。因此應糾正不良姿勢,端正好站姿和坐姿。

家醫君寄語

中年男性不能忽略身體不適,一旦出現難以解釋的體重下降、胸口處疼痛、呼吸異常、水腫和和便血等還需立即就診。男性患前列腺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隨着年齡增長而升高,所以從45歲開始定期體檢,針對性做防癌篩查,掐滅疾病苗頭。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生活營養師Elli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05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