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三月份結束疫情?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張文宏說,這可能是新冠的最後一個寒冬。

柳葉刀》的多篇論文用模型預測,新冠病毒將繼續存在,但大流行的終結預計在今年3月到來。

南非和歐洲一些國家的新冠新增感染數據已經邁過或接近這輪疫情的拐點。

多種跡象表明,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在渡過這一波奧密克戎毒株高峰之後逐漸消退,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一種常規流行病。

最近好消息的確是很多,但是要說三月份結束疫情?不會有這種好事的同學們。

新冠疫情要在中國結束,讓大家回歸常態生活,需要三個先決條件。這三個條件我相信未來某一天都能實現,但一個比一個難,我非常確定它們不會在這個三月成為現實。

疫情結束先決條件一:公眾對新冠感染的恐懼需要平復

雖說網上總能看到各種對疫情管控措施的吐槽,雖說某些地區不人性化的疫情管控措施讓群眾付出過生命的代價,但總體來說,中國有相當大一部分民眾是支持所謂【硬核防疫】的。

究其原因,第一是疫情初期武漢的慘烈給中國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包括我媽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感染新冠就意味着自己和家人要去鬼門關前闖一遭,即便康復也可能面臨嚴重的長期後遺症。

這種對新冠的恐懼當然已經不合時宜,也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毒性真實情況不符,但這的確是很多中國人的真實想法,真實的恐懼。

作為常年與健康謠言做鬥爭的科普博主,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要平復公眾對某個新生事物的恐懼是非常難的,想要單純靠普及知識、列舉客觀證據來平復這種恐懼,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我們的官方媒體和一部分自媒體對新冠感染嚴重性的長期渲染。

出於某些不便討論的原因,官媒非常熱衷於報道國外疫情的慘狀,包括但不限於播報不斷刷新的感染數據,三句話不離美國死80萬人,哪位知名人物又死於新冠感染等等。

雖然國內已經很久沒出現新冠死亡病例,甚至重症病例也不多,但公眾一直不缺少新冠感染嚴重性的信息刺激,也一直維持着自武漢以來就存在的對新冠感染的極度恐懼。

要改變最廣泛公眾對新冠的認知,一方面需要通過他們生活中往來的、信任的人的切身經歷來證明,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媒體、社會多方協作,在公共輿論中不厭其煩地信息轟炸。這才有可能讓大家從心底里接受新冠成為一種常規流行病,不再需要特別的社會管控。

昨天我在電梯上還被一位大姐高聲提醒要戴口罩,其語氣之嚴厲不亞於指責意圖散播生化武器的恐怖分子。

人心不變,恐懼不平,疫情就沒辦法在中國真的結束。

疫情結束先決條件二:新增病例數量要與國家治理能力脫鈎

自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以來,中國的外宣和內宣工作都默認了一個前提,就是對新冠疫情的控制能力反映的是國家治理能力,控制的效果(即新增病例數)就是對治理能力的評分。

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實力比拼,小到縣城與縣城之間的政績考核,中國都將新冠疫情治理作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

我大概不夠資格來評價這種觀念是對是錯,但有一點我很確定:

在世界其它主要國家宣佈新冠大流行結束,再到中國宣佈全面回歸疫情前社會常態,這中間的過程一定不可能是無縫連接,也不可能是悄無聲息地完成。

疫情結束之前,中國大概率還會經歷一波新冠確診患者數量的顯著上升,而這個上升的數字可能會比新冠兩年來中國累計確診的病例數量還要高。幸運的是,那時我們將不必承受如武漢那般慘烈的代價。

到時候,如果新增確診病例的數字和國家治理能力還沒脫鈎,那要面向國民做解釋工作將會面臨非常非常沉重的壓力。

因此,脫鈎的工作肯定會在中國宣佈疫情結束國門打開之前就啟動,這是繞不開的一個檻。

疫情結束先決條件三:中國擁有足夠的新冠口服特效藥產能

新冠病毒已經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疫情結束是社會生活狀態的(部分)恢復,而不是新增感染數字的永久清零。

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病毒,作為一個基因多樣性已經相當豐富的物種,COVID-19必然還會持續感染人類,也必然還會持續變異。在人類放鬆管控之後病毒殺個回馬槍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那時候,我們怎麼辦呢?這就需要回到常規流行病的防控思路上來。人類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持續研發新的疫苗,研發越來越好用的抗病毒藥物,建設越來越多的ICU床位,以及寄望於公眾衛生習慣的整體改善。

疫苗這一項,中國整體上是略有落後但可以及格,後續的疫苗研發也有儲備的人才與成果。

ICU床位的建設主要難點不在設備和錢,而是重症醫學人才的培養,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預見在中國會持續改善向好,但並不能指望像口罩和呼吸機產能那樣短期井噴的。

至於公眾衛生習慣的整體改善,我個人既有樂觀也有悲觀。樂觀的是原本就有衛生意識的人經歷疫情後得到了更好的強化,悲觀的是那些不具備基本衛生意識的人也不太可能很快實現整體的轉變。

唯有一項重要的變數,就是新冠口服特效藥的開發,是我現在估計不來的。

設想一下後疫情時代,我們身邊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很可能包括我們自己,會在幾年之內感染至少一次新冠。到時會有兩種局面:

A:沒有口服特效藥,有連花清瘟,那就等待極大概率的自愈+很小概率的重症

B:有便宜量大的新冠口服特效藥,出現症狀後及時服用,將重症概率壓到接近忽略不計。

更穩妥的顯然是方案B,但這個美好的未來並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他需要中國市場能夠供應足量的、便宜的、好用的口服新冠特效藥。

第一種辦法是找國外買,但短期內國外製藥公司的產能也自顧不暇,很難指望他們能及時應對中國的人口基數。排除。

第二種辦法是讓國外製藥公司低價授權中國公司生產,但這個已經被現實證偽。由於中國不再被認為是低收入國家,相關製藥公司並不同意免費或超低價授權給中國生產。排除。

最後一種辦法就是中國研發出自有知識產權的、生產成本較低的特效藥,用以支撐後疫情時代的常規流行新冠防控需求。

你覺得什麼時候能實現呢?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基本常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28/170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