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我在年底找工作,心態崩了

‌‌「大公司每年的招人需求很多,導致用人目標不清晰,有的崗位招人招多了,有的崗位還沒招夠,所以年底內部會對人才進行盤點,以制定下一年的招聘計劃。‌‌」湯浩說道,‌‌「而且很多公司年底要進行績效考核,也沒那麼多精力放在招聘上‌‌」。

張潔在12月中旬拜訪百度某團隊時得知,該團隊已經全部鎖HC,平時用於面試的會議室,已經許久沒有面試了。每年大量招人的滴滴,今年年底進行人才盤點,基本進入HC暫緩狀態。

湯浩接觸的HC,相較上半年高峰期的職位數量,縮水了三分之二。在張潔接觸的互聯網公司當中,今年的招聘高峰有100多個HC的,有幾十個HC的,現在最多的HC需求只有20個,剩下基本都是個位數的需求。

崗位需求減少,市場上找工作的人卻在增多。有獵頭注意到,不止是突遭裁員的人在看機會,即使是在職者,也開始了解市場行情、為下一步做準備。

崗位供不應求時,對人的要求自然變高。前教培從業者彭安求職三個多月後終於找到工作。這幾個月里,他清楚地感受到與去年同期相比,同一崗位的競爭者增多,而現在公司在招聘時要求更加嚴格,會更加關注‌‌「崗位匹配度‌‌」和‌‌「行業經驗‌‌」。有人形容道,求職者每一次面試,都需要像CEO做商業計劃書一樣來對待。

事實上,大廠門檻變高,並非今年的新變化。前年,劉晶還能推薦專科畢業的技術人才進入阿里,可近兩年完全行不通了。據他總結,大廠偏向的人才畫像,除了211、985的本碩學歷外,還要有明星企業的履歷。

張潔以技術崗位為例說道,大廠原本就對候選人的學歷、技術、公司背景要求不低,比較難進。以前大廠的老人,還能在大廠之間橫跳,現如今,很多大廠人,不得不往下走,進入低梯隊的企業或新興獨角獸企業。

51獵頭聯合創始人朱聚鵬表示,此前選擇大廠的人,往往最看重三點:薪酬高、職級體系和個人成長。但是一份好的工作,能夠達到其中的兩點就已經不易,往往很多進入大廠的人,會優先選擇前兩個要素,當個人成長陷入瓶頸期後,很容易在大廠養成‌‌「不出錯‌‌」心態,變成螺絲釘,也就不再符合變化中的大廠對人才的要求了。

‌‌「金三銀四‌‌」會更好嗎?

一般來說,‌‌「金三銀四‌‌」的社招黃金季,市場崗位比年底多。2021年這個寒冬即將過去,等到明年春天,行情會怎樣?

劉藝不再寄希望於年前入職,他想多看看機會,最好能在‌‌「金三銀四‌‌」前拿到幾個offer,掌握主動權。

佛系找工作的張寒,也正期待着明年的‌‌「金三銀四‌‌」招聘市場,到時放出更多崗位,‌‌「找到合適工作的機會也會更大一些‌‌」。

李宏也要在明年春天,打一場職場的翻身仗。但劉晶站在獵頭的視角衡量了他的職業經歷後表示,他馬上35歲,即便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有更多HC放開後,也只能降薪50%去一家小公司。

這就是現實,而且並非個例。

求職者們寄希望於等到明年開年後找到好工作,可一些人力資源從業者對來年的就業環境,依然持悲觀態度:2022年的‌‌「金三銀四‌‌」不一定會像往年那樣火熱。

大廠變了,對內,精簡結構、去肥增瘦,對外,即使要拓展,關注的也是高潛人才的挖掘,目標是創造更大的價值。朱聚鵬對記者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和往年相比,大廠今年在人才盤點上更加注重人效,更關心如何把握當前已有核心人才,而並不是一味向外延伸。

小廠們也無法倖免,難逃裁員、降薪、縮減HC。據社交平台爆料,蘑菇街全員裁員30%、技術部門裁員80%,輕鬆籌辭退千餘名員工,貨拉拉銷售團隊大裁員……還有更多中小公司的情況尚未被關注到。這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即便是迅速成長起來的明星公司,如今也不得不節衣縮食,走向精耕細作。

多位獵頭提示,求職者們與其期待來年的‌‌「金三銀四‌‌」,不如年前就開始行動,因為再等可能也等不來好機會。朱聚鵬提到,今年的春節比往年來得更早,給求職者在年前留下的找工作的時間就縮短了1-2周。這也讓這個年底淡季找工作更難。

外部環境變化之下,招聘市場的從業者們觀察到,包括求職者、在職者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

有些人想短期內賺一筆錢就離開。在張潔看來,很多人短期內還待在互聯網圈裏打轉,進行原始資本積累,但早已放棄在行業里的長期發展,計劃是,兩三年後去二三四線城市買房落戶安家。

有些人開始面向未來佈局。張潔提到,一些在互聯網大廠的人開始提前規劃,想着進入符合未來大趨勢的賽道,比如實業、自動駕駛、晶片等,但是很多人的經驗和這些領域的需求並不相符,幾乎很少有轉行成功者。朱聚鵬也提到,有不少人幾年都沒有接觸過新機會,他們對於當前就業環境的認知還需要提升。

更多的人,想求穩。去年疫情期間大量公司裁員,當時求職者的心態是,要去大廠,抗風險能力強,要去受疫情影響不大的賽道,但基本是看好互聯網的發展,要在這個圈子裏往上晉升,以期長久發展。

然而,今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很多人主動尋求國企等傳統企業的機會,‌‌「只要足夠穩定‌‌」。就連剛被騰訊裁員的劉藝,再找工作時,又將目光重新轉回國企,‌‌「不想再冒險了‌‌」。

張潔認為,大多數求職者的心態變化,是已經不看好、不計劃在互聯網行業長期發展了,認為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機會不多。

經歷了2021年之後,所有互聯網人都需要逐步建立心理預期,做好面對突變的準備。BOSS直聘研究院相關專家對記者表示,下半年以來,很多人都感受到或親身體驗了行業的突變。但是,這種局部的突變將會成為新常態,未來,唯一永恆的東西就是變化。職場人們,都需要從心態上真正接受‌‌「變化才是常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藝、李宏、夏妍、張寒、張潔、劉晶、湯浩為化名。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深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29/168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