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鮑爾5通膨論點遭嚴重挑戰 專家稱年底仍將面臨危機

Fed主席鮑爾對通膨的論點遭到嚴重質疑。(路透)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8月在傑克遜霍爾年度研討會上的演講中,提出5個理由來支持當前高通膨脹將會消失的立場。但截至目前為止,它們的說服力明顯不足。

Evercore ISI全球政策和央行戰略主管古哈(Krishna Guha)在報告中表示,「Fed面臨的風險是,即使目前過渡的說法暫時正確,它也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因再承受壓力而面臨危機。」

他警告,其他問題也可能讓Fed犯錯。風險在於「Fed將被迫轉為鷹派,最終過度強硬而導致資產價格暴跌,使全球經濟重新陷入衰退」。

鮑爾的5個通膨觀點如下:缺乏全面壓力、高通膨項目走低、低工資壓力、溫和的通膨預期,以及讓全球通膨保持在低點的長期力量。

古哈認為鮑爾在某些方面的過渡性觀點有道理,但其他方面則不然。

首先,沒有全面壓力的論點看來很弱。供應鏈中斷已比預期來得要長。這些問題對物價的影響已滲透到經濟其他部分,並因長期勞動力短缺和住房成本上漲而加劇,而住房成本是備受關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重要成分。

其次有關高通膨項目,鮑爾經常將車輛成本列為整體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但二手車價格在9月已開始下降,包括能源和食品在內的總體通膨率仍保持在30年高位。即使通膨最終可能消退,但仍遠低於Fed的預期。

第三是工資。政策制訂者一直在推動提高勞工薪資,因當前世代的實質工資一直停滯不前。以Fed最愛用的通膨指針PCE指數衡量,內核PCE通膨年增率一直保持在3.6%,但如果通膨持續下去,可怕的工資飆升近在眼前。

鮑爾的溫和通膨預期論點取決於旁觀者的看法。通膨指針若非在Fed2%目標範圍內,就是高不出太多。但其中一項指針5年期遠期通膨率為2.37%,為8年來最高水平。

最後,鮑爾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通膨受到Fed無法控制的力量主導,包括人口老化、生產力下降和科技進步。

古哈表示,即使通膨預期上升,但政府債券殖利率水平相對較低,這證明了一旦疫情影響消退,結構性力量將重新站穩腳跟的論點。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21/166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