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王干城: 中國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作者:
以今觀之,老子道學與孔子仁學應該相輔相成,道學建制度,仁學樹人格,二者缺一不可。

老子是講政治哲學的,而不是講人生哲學的,這一認識截止到司馬遷都沒有異議。《論六家要旨》劈頭就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老子居天子諮詢之官,當然首先要思考治理之道,況且天下已亂,哪有功夫思考人生哲學呢?

但是有一條暗線,從莊子到河上公到道教到魏晉玄學再到後來的人生哲學。東漢道教興起,奉老子為太上老君,以道教解釋老子。魏晉時代莊學大興,開始以人生哲學看待老子。從此以後,世人以莊子的解釋為正宗,於是老子的政治哲學被莊子的人生哲學遮蔽了,長達兩千年。

不別老、莊,看不懂真老子。

十二、老莊有別

老子處春秋末年,天下雖亂還似乎有挽救的機會。莊子處戰國時期,天下已經不可收拾。老子是天子身邊的近臣,莊子是邊鄙小吏。因此老子致力於救世,魏源說「老子是救世之書」,而莊子致力於避世,遠離世事才能苟活。所以老子講政治哲學,莊子講人生哲學。由於老子所處時代久遠,是道家文化的開創者,他寫政治哲學要以人生哲學和形而上學的隱喻方式,完全可以理解。

莊子與老子有三處顯著分歧:

1,老子認為道的應用,從「修之於身」到「修之於天下」,範圍約大價值越大;莊子認為道的精華就在於個人修身,用於治天下就是浪費。

2,老子較早版本,包括竹簡本、帛書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都說「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也」,表明其政治哲學的性質。莊子說「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唐朝以後的老子修訂本都是「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表明正是受了莊子的影響,對老子的理解從政治哲學轉移為人生哲學。

3,老子十二字箴言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莊子解說時故意增字為「為而民弗恃」,從約束候王轉移為百姓自主,也是出於把老子政治哲學轉向其人生哲學的目的。

十三、莊子為什麼能夠長期遮蔽老子?

自從魏晉時代莊學崛起,就壟斷了對老子的理解,其實是莊子人生哲學遮蔽了老子政治哲學,長達一千八百年。主要原因是兩千年秦制時代社會常常非常黑暗,士人有機會出世又能做點有益時代的事業機會稀少,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代都只能苟活於世,只能用莊子人生哲學麻醉自己,哪裏還敢生文明政治的夢想?

兩千年秦制時代,要麼是異族入主的王朝,要麼是漢族苟存的王朝,剩下的就是戰亂時期,哪有機會落實老子的理想呢?不僅異族入主的時代不會,漢族苟存的時代也不會,因為有異族的壓力,只能搞政治集權。一個成語透露了其中秘密,即「尊王攘夷」,後來叫「攘外必先安內」,意即集權對外,從東周一直延續到今天。

南北民族的對峙與衝突決定了兩千年秦制時代的制度選擇,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說「南北民族的對抗與衝突對塑造中國歷史的作用超過其他所有因素的總和」,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說「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巨大壓力,南方漢人只有集合起來才能進行有力的對抗」,他們看透了集權制的底相。

十四、秦制時代,儒家在幹什麼?

從秦朝到滿清,兩千一百三十二年秦制時代,基本特徵就是「陽儒陰法」、「儒法互用」。儒家通常只能在法家的框架內做些勸勉和彌補的工作,即只能勸勉掌權者提高德性,幾乎從不討論制度的根本變革。所謂「內聖開外王」,當代沒有實現,古代更不可能。孔子不主張無休止地勸勉,「再而可」,而秦制時代的士大夫則認為勸勉無極限,因為除此之外他們不敢做別的。比如南宋理學家呂祖謙在其名作《東萊博議》中就說臣子對君王要善盡勸勉之責,如果君王不聽,那就繼續勸,沒有勸不好的皇帝,只有不會勸的臣子。儒家迷信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認為只要自己天理功夫涵養到位,就可以感天動地,當然能感動皇帝。歷史證明這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古代帝王願意納諫者稀少,拒不聽勸者眾多,不管臣子多麼盡心,有多麼好的口才。

十五、唯一的例外:明清之際啟蒙思想

古代士人「內聖開外王」的理想一直沒有成功,只有一次例外,而且只有思想沒有實踐,就是明末清初啟蒙思想。

儒家堅持孔夫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每個朝代都不停地勸皇帝做明君,雖然一直沒成功,還是也有他們開竅的時候,即明亡以後,承續宋明儒學的東林學派後學,鑑於亡國之痛,終於想到要更新制度。尤其是顧炎武、黃宗羲和王夫之,從猛烈批評君主集權制開始,構建一系列新制度設想,與歐洲近代思想相契合,被梁啓超那代維新人士評價甚高。

三大儒以博學著稱,不可能不精研老子,王夫之專門寫了一部《老子衍》。他們的思想其實深受老子的啟發,而不僅僅是儒家思想的延續。比如顧炎武的地方自治思想,「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很可能來自於老子的「小國寡民、不相往來」。黃宗羲的民本法治思想,「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很可能受老子「貴以賤為本」的啟發。王夫之的自由思想,「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應該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翻版。

三大儒的啟蒙思想與老子思想的契合再次證明老子思想足以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

十六、老子思想的高度

老子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深相契合。原因是老子與歐洲啟蒙思想家都在為自己所處的封建時代找出路,正如兩個醫生面對同樣的病人開出同樣的方子,這毫不奇怪。

秦制時代不理解老子,是因為人們受到莊子的遮蔽。當代中國人仍然不理解老子,是因為受馬克思「歷史五階段論」的遮蔽,不敢想像老子所處的「奴隸制時代」(按照他們削足適履地推定)會有高超的政治哲學。實際上中國封建制發生於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之間的周朝,遠早於歐洲。拋開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遮蔽,實事求是地看待老子所處的時代和他的思想,不得不承認他的思想就是中國本土自生的法治啟蒙思想。

十七、老子的知音在外邦

中國的老子研究者一直在莊子的遮蔽之下,看不懂老子真相,反而是外邦學者更能看得明白。比如中國科技史的創立者李約瑟教授,他早就指出老子思想是中國的民主政治思想。當代著名漢學家安樂哲、老子專家John A.Rapp都認為老子思想主要是政治哲學,並給以高度評價。

中國也有某些智者明白這一端倪,比如近代翻譯家、啟蒙思想家嚴復認為老子就是中國古典時代的自由主義。胡適先生說老子是中國古典時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雖然他們的評價還不夠到位,畢竟在前面着了先鞭。

十八、老子思想系統

老子思想就是中國古典時代的憲政啟蒙思想,要點包括:

1,民本思想:「貴以賤為本」。

2,法治思想:「以正治國」。

3,經濟自由:「我無事而民自富」。

4,思想自由:「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社會自治:「我無為而民自化」。

6,地方自治:「小國寡民、不相往來」。

7,文化多元:「樂其俗」。

8,小政府;「朴雖小,天下莫能臣」。

9,有限政府:「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服務政府:「我不敢為主而為客」。

11,尊民政府:「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12,柔性政府:「柔弱勝剛強」。

13,虛位政府:「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十九、老子與林肯

我在新世紀之初發現老子再三申述的十二字箴言與林肯的「三民主義」一一對應,可以說是老子思想契合於歐洲近代啟蒙思想的鐵證:

老子十二字箴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林肯「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

「生而不有」,民有也;「為而不恃」,民也;「長而不宰」,民治也。

老子與林肯的共同思考其實也是管理學在政治領域的展現,企業經營的核心就是處理好三權:所有權、經營權和受益權。非常簡單。

二十、老子與孔子

史載孔子三次拜見老子,也許有後人演繹的成分,但至少見過面,應該是可信的。

孔子向老子講述自己的人生志向,就是「復周禮」,認為周禮太好了,「鬱郁乎文哉」,痛恨後來的禮崩樂壞。老子直接批評孔子:「你說的周禮和製作周禮的先人都不在了,時代不同了,應該考慮以新的方式治理天下了。」老子的創見就是「以道治國」,他想表達的就是「以法治國」。

孔子本來對自己的一整套理論非常自信,跟老子交流後感到信心不在了,所以三天不說話。此後應該是講仁多於講禮了,所以儒家後學即以仁學為主體了。

以今觀之,老子道學與孔子仁學應該相輔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光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07/156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