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李夏恩:1966老舍之死-----自掘墳墓

—老舍之死:五十年前太平湖畔悲劇如何發生?

作者:

「我的嘴和幾百個嘴一齊喊:『該打!該打!』這一喊哪,教我變成了另一個人!我向來是個文文雅雅的人。不錯,我恨惡霸與壞人;可是,假若不是在控訴大會上,我怎肯狂呼『打!打!』呢?人民的憤怒,激動了我,我變成了大家中的一個。他們的仇恨,也是我的仇恨;我不能,不該,「袖手旁觀」。群眾的力量,義憤,感染了我,教我不再文雅,羞澀。說真的,文雅值幾個錢一斤呢?恨仇敵,愛國家,才是有價值的,崇高的感情!書生本色變為人民的本色才是好樣的書生!

有一位控訴者控訴了自己的父親!除了在這年月,怎能有這樣的事呢!我的淚要落下來。以前,中國人講究「子為父隱,父為子隱」,於是隱來隱去,就把真理正義全隱得沒有影兒了。今天,父子的關係並隱埋不住真理;真理比爸爸更大,更要緊,父親若是人民的仇敵,兒子就該檢舉他,控訴他」

1966年8月24日,當老舍踏進太平湖了結自己生命的時候,是否會記起他在15年前所寫下的這段話?在這篇發表於1951年10月1日《人民文學》上,題為《新社會就是一座大學校》的文章里,老舍熱情洋溢地描述了自己如何在一場批判大會上受到了教育,面對萬眾一心的喊打聲,老舍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這場打人的合唱之中。在這篇文章里,「打人」並非僅僅對某個有血有肉的人進行身體上的凌辱,更是「為社會除害」。老舍號召「跟我一樣文文雅雅的人們,堅強起來,把溫情與文雅丟開,丟得遠遠的;伸出拳頭,瞪起眼睛,和人民大眾站在一起」,不要對那些「在我們面前跪着,顫抖着的傢伙們」有所憐憫——而15年後,這個站在人群中喊打的人,自己卻成為了這個「跪着,顫抖着的傢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當老舍寫下這段話時,他剛剛從美國回國兩年。此時的老舍正享受着「新政權」為他帶來的種種榮耀,周恩來特別囑託馮乃超和夏衍親自寫信盛情邀請他回國,他被增補為全國文聯委員,內定為文聯主席,應邀列席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先後被任命為北京市政府委員,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就在他寫下這篇《新社會就是一座大學校》後不久,他被授予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這個至高的榮譽至今仍是辭典上老舍條目下必不可少的榮譽頭銜。

儘管在1949年前,老舍最負盛名的作品《貓城記》裏,他有意將「新政權」的意識形態調侃為「大家夫司基」,還暗諷某些人對「馬祖大仙」的崇拜。而在一篇少為人知的作品《大悲寺外》,他曾經描述了一場學潮是如何被煽動起來,並且將一個「慈善寬厚」的學監活活打死的,打人的學生雖然最終得到了黃學監的寬恕,但自己卻活在靈魂的拷問和煎熬中。

1949年前的老舍對暴戾毫無疑問採取反對和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但在1949年後,他再次面對以「打人」為口號的批判會時,他卻真心叫好,並且表示這是給他上了一課。他是如此真誠地擁抱「新政權」,在接下來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老舍用自己熱忱的實踐,展示自己在新社會這座大學校中學以致用。1957年6月至9月,中國作家協會陸續舉行了27次黨組擴大會議,批判老舍曾經的朋友丁玲和陳企霞,老舍幾乎一次不落,他「感謝作家協會黨組給我這樣的機會,使我受到永難忘記的教育」,在《個人與集體》的發言中,他批判丁玲「在作協與文藝界裏面,破壞團結,搞小集團」,是「唯我獨尊的惡霸作風」,其行為「不但自絕於作家,也自絕於人民」——9年後,這句話成為了官方為他欽定的死因。9月28日,老舍在北京國畫界反右派鬥爭大會上的發言更是精心準備,他痛斥徐燕蓀「既是畫家,也是惡霸」,他更借陸定一的話強調:「要狠狠地鬥爭右派,狠狠地改進工作,狠狠地改造思想!」在為批判他昔日摯友吳祖光而特別撰寫的文章《吳祖光為什麼怨氣衝天》一開篇,老舍就寫道:「當我看了有關他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材料之後,我很氣憤,覺得過去認識他真是對我的一種侮辱」,儘管事後老舍對吳祖光不乏心懷愧疚之感,但當他在大會上痛斥自己老友時,確實給坐在台下的人做了的很好的榜樣。

老舍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熱情配合,對同行和朋友的大力批判以及對「新政權」的高唱頌歌,甚至連某些人都覺得難為情,在1957年9月11日,老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封給他的匿名信,儘管刊發的目的是為了批判這封信的內容,但也足見老舍的種種行為確實到了令人齒寒的地步:「老舍,我希望你今後弄筆墨時,還是不溜尻子不捧頌好,應說些實話。難道說目前全國成千成萬的所謂右派都不愛國愛民嗎?你深深思慮過嗎?」

這個曾經被老舍大加批判的問題是否在9年後曾經縈繞在投身太平湖前老舍的腦際?儘管沒人知道他在自殺前究竟想了些什麼,因為並沒有片紙字句留下來,有些人聲稱他讀了毛主席的詩詞,這是他最後的想法嗎?用革命領袖的慷慨壯懷的詩句為自己送最後一程?亦或是對自己如此真誠、徹底地讚頌的革命卻反過來吞噬了自己表達一種難以理解的矛盾?他的死亡一如他死前最後的想法一樣是一個迷,甚至有了專門的調查報告來縷述這些眾口異詞的說法——老舍的死亡成為了一個傳奇,被賦予了各種崇高的意義:「士可殺不可辱」、「用生命為維護最後的尊嚴」等等,他被人同情、哀憫,但很少有人從中讀出某種濃黑的諷刺意味。

一年後,當他的妻子和兒子來領他的骨灰時,得到的答覆是因為老舍是反革命,不許家屬領回骨灰,他們被命令繳了28元火化費後離開,在那以後,「28元」成了北京一個流行語:「打死一個人,也不過花28元」。在老舍遺體被發現的那天,北京有86人被毆打致死,這些被打死的人大多數和老舍的最終歸宿一樣,骨灰拋諸荒野。只不過他們沒有老舍幸運的是,老舍最終還可以等來被平反並風光大葬的一天,並且還會有人不厭其煩地細細搜求他的死亡故事。這至少證明昔日的名聲和地位還是有用的,儘管在他的骨灰盒裏,只有一支筆和一副眼鏡。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920/996709.html